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可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38-3839
目的:分析“双C系统”,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10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CGMS联合CSII治疗,对照组予以指血监测联合CSII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新生儿1 h血糖和新生儿出生后24 h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治疗72 h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新生儿脐带血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出生后24 h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1 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C系统”比指血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动态血糖图谱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128例进行72h连续血糖图谱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65例)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63例),妊娠糖尿病组血糖达峰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基线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一致的情况下,动态血糖图谱仍存在差异,动态血糖图谱能够反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全貌,为精细调节糖代谢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GMS对6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和6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进行连续3d的皮下组织葡萄糖监测,计算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时间比和低血糖时间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系数、葡萄糖平均值、高血糖时间比、低血糖时间比、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早、中、晚餐3餐达到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及峰值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达峰时间均为餐后90~120min。未发生与探头置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妊娠妇女中使用CGMS感应器是安全的,GDM和GIGT患者经CGMS监测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GIGT的治疗应该和GDM同样严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调理过程中,糖耐量试验结果对饮食控制血糖效果的预测价值,并分析饮食治疗对改善妊娠糖尿病结局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室2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收集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结果等一般情况,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孕妇孕前BMI指数、文化程度及孕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妊娠期糖尿病组年龄高于正常对照组(t=4.389,P<0.05);②空腹血糖正常组的GDM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高于空腹血糖超标组的孕妇(χ2=12.079,P<0.001);在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中,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孕妇,其糖耐量试验餐后1h血糖(1hrBG)及餐后2h血糖(2hrBG)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t=-5.097,P<0.01;t=-2.042,P<0.01);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血糖值越高,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风险越高,OR值(风险值)处在中等强度范围内(P<0.05)。③血糖控制不佳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并且早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①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②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提示该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较低,尤其是空腹血糖水平超过标准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更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③及时有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能减少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6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与血浆血糖值及指端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r=0.89,P值均<0.01)。24小时平均血糖值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7,P<0.01)。患者1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中、晚餐后1~2h,尤其是早餐后2h最高。上午6时~11时是血糖高峰最集中(64.5%)的时间段,而在凌晨1时~6时出现血糖低谷值占59.5%,尤其是凌晨3时最低。空腹血糖>7.8mmol/L及餐后血糖>11.1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60(18~100)%和92(38~100)%。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何平  张玉洁  尹玉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23-2325
目的:运用一种新的持续检测血糖的方法,确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轮廓特点。方法:孕妇身上连续72 h连接上一个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该装置每5 min检测一次皮下间质组织的血糖水平。孕妇记录下检测期间每次用餐的时间。分析每次餐后240 min内的血糖值。结果:58名孕妇参与此项研究,其中21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单纯饮食控制,19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胰岛素治疗,另有18名孕妇为I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检测的所有各组糖尿病孕妇,从其用餐至达到最高血糖峰值的时间均相似,大约为90 min,早、午、晚3餐的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亦相似。Ⅰ型糖尿病患者组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2.8%,妊娠期糖尿病组为8.7%。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达到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约为餐后90 min。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更清楚全面地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有助于孕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及时前瞻性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1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前瞻性干预(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等),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前瞻性干预能降低母婴并发症,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健康教育中融合行为转变理论,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等相关事件总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66.6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健康教育融入行为转变理论,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孕妇自我管理效能,优化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指尖血糖仪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观察组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高血糖控制情况及C肽、胰岛素水平、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早餐2 h后、午餐前、午餐2 h后、晚餐前、晚餐2 h后、睡前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胰岛素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接诊且行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4名,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实验、对照组(n=37)。实验组采取加强护理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血糖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结束时QOL评分(52.14±2.98)分,比对照组(45.33±3.01)分高,P<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比对照组好,P<0.05。实验组干预结束时糖化血红蛋白(7.08±1.02)%、空腹血糖(6.42±0.94)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8.41±1.25)mmol/L,比对照组(7.94±1.13)%、(8.15±1.36)mmol/L及(10.92±1.33)mmol/L低,P<0.05。结论:于胰岛素治疗期间,采取强化护理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干预,可提升其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促进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改善,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A组)与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5.8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5d,其中20例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总量,空腹及3餐后2h血糖,比较患者用泵起始、结束时平均血糖(MBG),血糖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P〈0.01),且胰岛素的使用总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CGMS治疗的患者用泵起始、结束时MBG,血糖的AU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难治性糖尿病效果好,胰岛素总量未增加。联合CGMS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可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血糖波动小。  相似文献   

14.
张旭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45-2446,2450
[目的]观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来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94例为实验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每组均采用胰岛素泵(CSII)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检测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空腹血糖值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但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0.24,对照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6,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血糖波动值差异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糖波动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度对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1月常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3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妊娠期糖尿病组,33例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酮症酸中毒组,36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妊娠结局和血糖变异度指标。结果 3组孕妇血糖变异系数(GluCV)、血糖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值(GluAVE)、血糖不稳定指数(GluGLI)、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酮症酸中毒组孕妇GluCV、GluSD、GluAVE、GluGLI、GluMAGE显著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均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GluCV、GluSD、GluAVE、GluGLI、GluMAGE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GluCV、GluSD、GluAVE、GluGLI、GluMAGE预测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4、0.765、0.678、0.694、0.710,截断值分别为24.011%、2.348 mmol/L、11.416 mmol/L、66.612、1.095 mmol/L。结论血糖变异度相关指标GluCV、GluSD、GluAVE、GluGLI、GluMAGE在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89-1090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胰岛素治疗的GDM孕妇63例,研究组32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诺和灵治疗。结果研究组孕32周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分娩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疗效相当,妊娠结局相似,但门冬胰岛素临床副反应小,调整血糖达标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采用空腹血糖变异系数、血糖水平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分别评估患者的日间血糖波动、日内血管波动、餐后血糖波动情况。入院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吞咽困难情况和营养支持方式,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7 d内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为(0.21±0.05),入院7 d内血糖水平标准差为(2.28±0.90)mmol/L;对7 d内血糖水平标准差进行重复检测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血糖水平标准差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内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标准差为(2.99±1.38)mmol/L,对7 d内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标准差进行重复检测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吞咽障碍情况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糖尿病13例患者自身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及时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间具有两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妊娠分娩史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其自身作为对照,比较此次妊娠和前次妊娠的母婴结局,如孕妇并发症包括早产、羊水过多、感染、死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子痫前期,围产儿病率包括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围产儿死亡等。结果:26次妊娠中,24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时间为20周后,前次妊娠孕妇并发症和围产儿病率显著高于此次妊娠(P<0.05);未诊治者或者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围产儿病率显著高于血糖控制满意或尚可者(P<0.01)。结论:规范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及时发现糖尿病孕妇并使之血糖控制满意可明显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裕娴 《智慧健康》2022,(32):218-221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行整体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4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分为实验组(20例,应用整体护理)、对照组(20例,应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指标、血糖指标、SAS评分、SDS评分、妊娠不良结局、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实验组收缩压(130.25±7.65)mmHg、舒张压(79.87±10.11)mmHg、空腹血糖(4.68±3.09)mmol/L、餐后2h血糖(7.71±3.24)mmol/L,与对照组相比,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2/20)低于对照组(40%,8/20),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5%,19/20)高于对照组(65%,13/20),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质量控制、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规范用药的依从性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合理运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的血糖与血压,使其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利于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脂肪酸的摄入类型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特点的膳食脂肪干预方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减少产科并发症及早产儿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以同期正常妊娠孕妇64例为正常妊娠组.对饮食治疗前后的两组孕妇进行膳食脂肪酸检查,比较两组孕妇膳食结构中各类脂肪酸供能百分比,连续监测2周孕妇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以及空腹和餐后胰岛素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孕妇日总热能摄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536);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P=0.028),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1);两组孕妇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8,P=0.702).对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例进行控制后,与正常妊娠组和未控制膳食脂肪酸妊娠期糖尿病组比较,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15).结论 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膳食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含较多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可能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一个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