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金凤  侯文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49-26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2011年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0名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G抗体测定。结果免后麻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100%,GMT 1∶1 385.52;风疹抗体阳性33人,阳性率82.50%,GMT 1∶31.18。结论该区现行的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麻疹成分免疫原性好,风疹成分免疫效果较差,应进行风疹疫苗复种弥补。  相似文献   

2.
李国斌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94-1795
目的了解临武县城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于2005年5—7月对临武县城区5个调查点的儿童分:6月龄、8月龄、10月龄、2岁、3岁、4岁6个年龄组采集指尖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检测血清300份,麻疹IgG抗体阳性190份,阳性率63.33%,抗体滴度≥1:800的有153人,显性保护水平为51.00%。不同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800的人数及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儿童人数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月龄、8月龄儿童IgG抗体水平不足以保护儿童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建议在麻疹局部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无免疫史的6月龄、8月龄前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宝鸡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确定麻疹防控重点人群,为制定针对性麻疹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麻疹疫苗免疫策略不同阶段进行人群分组,对8个年龄组1 313人开展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定量检测。结果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8.9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562.15 mIU/ml,达到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8.06%,以8月龄~6岁人群免疫水平最高,1~7月龄最低。8月龄~14岁儿童调查免疫率为97.80%,有1剂次、2剂次和3剂次免疫史人群免疫水平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麻疹发病率基本上呈反比。结论将小于8月龄作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可以考虑对育龄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预防性接种。接种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的部分人群麻疹免疫力有所下降,可在生源较多的大、中专学校中开展入学新生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部分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10县10个乡(镇)8个年龄组<1岁~≥20岁人群血清标本2 55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检测2 552份血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4.40%。8个年龄组中,<1岁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2.24%,其余阳性率均高于93.29%。10个县中以威宁县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79.92%,其余县阳性率均高于91.25%。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在<1岁组,接种1剂次以上疫苗后,麻疹IgG阳性率高于95%,接种2剂次与3剂次麻疹类疫苗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结论 加强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的监测,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和乡镇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义马市适龄儿童接种麻疹和乙脑疫苗后免疫水平以及免疫屏障状况,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抽取1~15岁少儿末梢血进行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乙脑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义马市适龄儿童通过接种疫苗,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11%,乙脑IgG抗体阳性率95.98%,均达到消除麻疹和控制疾病人群免疫力>95.00%的指标。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乙脑等传染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开展适龄儿童的麻疹、乙脑疫苗免疫效果检测,了解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免疫状况,评价免疫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县制定免疫预防策略和工作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有关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检验和判定,采用Excel 2003及SPSS13.0软件对汇总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图的制作及分析。结果卢氏县分别共检测麻疹、乙脑血清标本5 657例、4 737例,阳性率分别为98.29%、97.51%;经x2检验,各地区的麻疹、乙脑抗体分布不同。各个年龄段中麻疹、乙脑抗体阳性率均为>2剂次的最高,分别为99.45%、99.00%。结论卢氏县适龄儿童的麻疹、乙脑疫苗免疫效果较好,接种全剂次麻疹、乙脑疫苗可有效提高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的麻疹IgG抗体水平 ,可分析其发病原因。在 2 0 0 0年对 184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的病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法测定了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 :在这些病例的发病早期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 90 76 % ,GMT为 1∶10 37 4 7;其中 <8月龄者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最低。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 ,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相同的采血时间 ,IgG抗体GMT以免疫史不详者最高 ,零剂次免疫者高于 1剂次免疫者。提示未进行麻疹疫苗免疫和麻疹疫苗初免失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奉节县2016年适龄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评估疫苗免疫原性,为控制和消除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麻风疫苗基础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平均滴度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麻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6,P<0.05);接种麻风疫苗后风疹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P<0.05)。儿童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6.66%,75.00%的监护人认为疫苗安全,儿童平均免疫率为63.33%。结论麻风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建议加强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和基层疾控机构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能力。监护人对疫苗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适龄儿童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风疫苗)后,风疹成分疫苗的基础免疫效果,为制定麻风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房山区260名8月龄常住儿童作为监测对象,采集麻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4~8周双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风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260名儿童中,麻风疫苗接种前风疹抗体阳性率为0.7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39 mIU/ml。接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79.62%,GMC为41.50 mIU/ml。接种前、后抗体阳性率和G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麻风疫苗接种前、后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麻风疫苗所包含的风疹成分免疫原性良好。风疹母传抗体到8月龄时已基本消失,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麻风疫苗,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消除麻疹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抽取的1686名适龄儿童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28%,保护率73.13%,几何平均滴度(GMT)1:551.30;不同居住形式、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年龄组、不同县儿童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抗体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溪市1~10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流动儿童是免疫薄弱环节,在流动儿童中全面落实MV常规免疫对消除麻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麻疹消除阶段IgG抗体亲和力应用于区分原发和继发性免疫失败麻疹病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92例麻疹诊断病例(其中17例为一起学校麻疹暴发疫情病例)的血清IgM和IgG抗体水平,测定IgG抗体亲和力,计算相对亲和力指数。结果 17例暴发疫情病例的血清IgM阳性率为41.18%(7/17),IgG阳性率为100%(17/17),全部为高亲和力IgG抗体。在另75例IgM阳性病例中,IgG阳性率为76.00%(57/75),有高亲和力IgG抗体的病例占61.4%(35/57)。92例病例中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CV)25例,有高亲和力IgG抗体的病例占48%(12/25);22例病例接种≥1剂MCV,有高亲和力IgG抗体的病例占77.27%(17/22)。MCV接种病例中继发性免疫失败麻疹病例17例,原发性免疫失败麻疹病例5例。结论麻疹IgG抗体亲和力测定可用于鉴别麻疹原发和继发性免疫失败病例,解决了中国消除麻疹的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崇左市江州区儿童麻疹免疫水平,客观评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调整策略并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对崇左市江州区内1~16岁7 772名儿童进行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合计检测7 772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的7 028人,阳性率为90.43%,风疹IgG抗体阳性的6 087人,阳性率为78.32%。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崇左市江州区儿童麻疹疫苗抗体总阳性率维持高水平,风疹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及检查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13.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2剂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 (MMR) 2剂免疫的效果 ,选择 8月龄已接种 1剂麻疹疫苗、且在 12~ 18月龄已接种 1剂MMR ,无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的健康儿童 110人 ,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 ,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检测麻疹IgG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 (HI)抗体、风疹HI抗体。结果显示 :观察对象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前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风疹HI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而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 5 8 18%。而第 2剂MMR免疫后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6 78,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14 6 8% ;风疹HI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GMT为 1∶6 11 90 ,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5 0 4 8% ;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 98 0 0 % ,GMT为 1∶32 4 9,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6 9 0 9%。表明MMR 2剂的免疫效果较好 ,为了消除麻疹、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及控制腮腺炎 ,上海市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在进一步开展接种MMR流行病学效果调查的基础上 ,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采取 2剂MMR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儿体内麻疹抗体的水平与患麻疹的关系,为降低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孕母及其新生儿脐血、婴儿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以1:800作为麻疹显性感染的保护性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1例孕母及新生儿麻疹抗体滴度多在保护水平以下,保护性抗体IgG水平阳性率分别为23.14%和19.83%,在6月龄和8月龄时保护性抗体IgG水平阳性率分别仅为16.05%和7.41%,新生儿和孕母麻疹IgG抗体阳性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可通过对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来提高婴儿抗体水平,并可将麻疹初免时间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同时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天津市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率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进行评价。方法 2012-2014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天津市0~44岁健康人群开展MCV接种率调查和麻疹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 2006-2013年8个出生队列993名儿童中,含麻疹成分疫苗首剂次(MCV1)接种年龄中位数从2006年8.42月龄提高到2013年的8.15月龄。8月龄及时接种率从2006年50.67%上升到2013年的90.90%。2006-2012年7个出生队列720名儿童中,含麻疹成分疫苗第2剂次MCV2接种年龄中位数从2006年21.99月龄提高到2012年的18.16月龄。18月龄及时接种率从2006年2.67%上升到2012年的71.11%。血清学监测共调查3 147人,年龄为0~44岁,麻疹抗体阳性率90.28%,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912.83 mIU/m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月龄麻疹易感性最高,其次30~34岁组,OR(95% CI)分别为7.27(3.93~13.46)和3.30(1.67~6.51)。对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发病率进行秩相关分析,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r=-0.73,P=0.007)。结论 儿童高免疫覆盖率下,难以阻止成人间的麻疹传播,成人免疫亟待考虑。  相似文献   

16.
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582例健康人群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阳性率为89.7%,保护率为76.6%。麻疹抗体保护率和GMT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有无接种史人群中都有差异。8月龄以下儿童抗体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与接种剂次和接种年限无明显相关。结论绵阳市麻疹抗体处在较高水平,已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对边远山区和散居儿童要适时进行强化免疫,防止发生小规模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客观了解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连续3年对10 524名人群进行血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并调查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调查目标人群10 524人,接种麻疹疫苗8 767人,接种率83.31%,<10岁年龄组人群调查接种率均在95%以上,>15岁人群调查接种率较低;检测血清标本10 524份,麻疹IgG抗体阳性10 084份,阳性率95.82%:不同年份检测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2,P<0.01),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2,P<0.01;x2=119.67,P<0.01);有无免疫史人麻疹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有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人群.结论 曲靖市<10岁年龄组人群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人群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各地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工各地发展不平衡,人群抗体阳性率存在差距;疫苗接种痕迹资料归档保存工作不规范,造成大年龄组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夏岳峰  胡素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5-1626
目的监测和评价深圳市南山区2001年麻疹疫苗的初次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的8月龄儿童86名,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阳性率22.09%,免后抗体阳性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P0.01)。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GMT为1∶138,免后为1∶2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P0.01)。免疫成功率为80.23%。对麻疹疫苗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的抗体阳性率及GMT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山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成功率未达到85%的指标要求,建议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评价南阳市宛城区0~5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循证和决策支持。方法分层随机抽取0~45岁健康人群40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宛城区0~8月龄儿童中麻疹GMT为1:197.23,抗体阳性率为25.00%,保护率为10.00%;8月~45岁组人群麻疹抗体GMT为1948.11,抗体阳性率为94.40%,保护率为73.13%。结论宛城区0~8月龄儿童中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和保护率较低,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效果,建议在3-4月龄增加接种一剂麻疹疫苗,提高抗体水平,降低初始免疫月龄前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儿童麻疹抗体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新区6所学校3~15岁儿童共56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儿童麻疹总体抗体阳性率92.32%,其中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现居住地、免疫史、既往麻疹患病史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病率为1.43%。接种1剂次及2剂次疫苗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人口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人口,并且随着年龄组的增高而抗体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