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智勇  彭峰  宋丽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87-4388
目的:观察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措施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每日总胆红素平均下降值、呕吐发生率、腹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总胆红素平均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呕吐及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及常规综合措施治疗新生儿黄疸与单纯采用常规综合措施及蓝光照射治疗相比能缩短治疗时间,胆红素下降速度更快,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茵栀黄口服液预防388例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兴惠  汤正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17-4617
目的: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减少胆红素性脑损伤。方法:将遵义医院的760例新生儿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的新生儿在生后第1天予口服茵桅黄口服液;对照组不用。结果:预防组72h胆红素增高值为(137.5±6.98)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3±8.86)μ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对天津市水阁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随机选取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各46例。联用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加苯巴比妥片治疗。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联用组患儿在出生后第6~7天的额部、胸部以及腿部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联用组患儿治疗后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联用组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明显。新生儿身体各部位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有利于降低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取216例日龄<28天,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3ml,3次/日。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疗程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着、疗程缩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用妈咪爱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给予早期充足哺乳等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1d后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妈咪爱,观察两组患儿在用药后新生儿胆红素峰值,需蓝光治疗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黄疸需蓝光治疗的概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峰值,减少需蓝光治疗患儿的比率,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探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出新生儿黄疸患儿1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以茵栀黄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观察两组儿童退黄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儿童在退黄时闻及疗效上均有差异性,两组疗效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苗智莹  张云慧  李蕴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1):1332-1332
我科采用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预防病理性黄疸,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胆红素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平衡胆红素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较高,逐渐成为危害我国新生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聚集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病因比较复杂,血液中胆红素超过5~7 mg/d 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严重者可引起去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2])。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取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7例病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观察平均治疗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黄疸婴)L10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胆红素值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肋治疗婴儿黄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胡忆芬 《现代养生》2014,(22):34-34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作为辅助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退黄疸作用以及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把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5人,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对治疗组实行为期15天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对照组则没有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辅助的治疗。依据胆红素的检测值将黄疸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观察治疗组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黄疸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肝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黄疸就消退,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胆红素处于中、高水平的肝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胆红素值都明显下降;胆红素值处于低水平的肝炎患者其胆红素值下降不够明显。在治疗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炎患者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值,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作为辅助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退黄疸作用以及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把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5人,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对治疗组实行为期15天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对照组则没有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辅助的治疗。依据胆红素的检测值将黄疸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观察治疗组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黄疸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肝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黄疸就消退,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胆红素处于中、高水平的肝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胆红素值都明显下降;胆红素值处于低水平的肝炎患者其胆红素值下降不够明显。在治疗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炎患者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值,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所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持续治疗3-5d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1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2±1.0)d.1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有9例显效、1例有效、0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此次1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提示此法有效性较为理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桅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08年5月到2010年6月的新生儿黄疸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妈咪爱散口服,观察组给予茵桅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茵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皮肤巩膜黄疸情况及经皮测胆红素值变化。结果治疗后7天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3%和93.3%(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程度及经皮测胆红素值明显下降,差异显著。结论茵桅黄联合山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疽,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不用打针,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对健康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复查的389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并给予相应的干预,观察各组黄疸消退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茵栀黄组、晒太阳组和茵栀黄加晒太阳组黄疸消退总有效率(89.6%、90.9%、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29.2%);茵栀黄加晒太阳组好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治疗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113.7±22.6)μmol/L、(111.3±18.1)μmol/L、(103.3±18.6)μmol/L]低于对照组[(245.9±22.6)μmol/L];茵栀黄加晒太阳组低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均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二者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患儿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是采用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测量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DBIL)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43.8±11.5)μmol/L,平均4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为(29.4±12.9)μmol/L,平均6 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蓝光照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延迟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82例新生儿延迟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转归,探讨茵栀黄治疗新生儿延迟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茵栀黄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出院时总胆红素为(43.0±15.5)μmol/L,对照组(64.0±33.7)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愈天数为(6.54±3.71)d,较对照组(8.80±3.24)d明显缩短(P<0.05).[结论]茵栀黄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延迟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可缩短平均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辅助头孢唑林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感染性黄疸患儿106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唑林钠,研究组给予茵栀黄颗粒辅助头孢唑林钠,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行为神经评估量表(NBNA)评分、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58%)(P<0.05);研究组治疗3 d、1周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黄疸指数、血清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CK、LDH、CRP、WBC、PCT及RBC-ICR水平低于对照组,RBC-C3bRR水平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茵栀黄治疗迁延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化抽取维生素C加茵栀黄治疗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单用茵栀黄治疗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黄疸7d内消退有49例,未完全消退有11例,对照组黄疸7 d内消退有28例,未完全消退有3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P〈0.01)。结论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维生素C联合茵栀黄治疗迁延性黄疸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