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芜湖市市属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芜湖市市属8家助产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或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芜湖市市属8家助产机构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使用率为100%,出生证专人管理率为50%,首次签发率为91.4%,3级以下医院的首次签发率显著高于3级医院的首次签发率(χ2=151.06,P<0.01);废证率为2.0%,废证主要原因为打印错误(81.5%)、人为因素(11.1%),3级医院的废证率高于3级以下医院的废证率(χ2=24.36,P<0.01);8家助产机构的工作人员关于《出生医学证明》基本知识的能熟练掌握,知晓率较高,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何办理、原始资料如何分类存档等知识知晓率偏低;同时也发现目前的管理规范尚不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结论芜湖市对《出生医学证明》实行规范化管理,但工作中仍发现缺乏细化的操作流程,应根据实际制定本级的《出生医学证明》相关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废证率,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孕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探讨更佳管理模式。方法:于2010年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18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108所助产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或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所有助产机构均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与换发工作,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或受委托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补发工作,87.5%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出具委托书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委托其他机构管理。2010年1~5月,参加调查助产机构平均废证率为2.9%。结论:北京市各区县和各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基本规范,但调查中仍发现部分管理环节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增强群众意识,升级电子计算机及打印机系统,加大培训力度,并完善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建湖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江苏省BCMS网络版<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中导出的2015-2017年建湖县各医疗保健机构签发的19 574张《出生医学证明》进行分析,包括首次签发、换发、补发及废证情况。结果 2015-2017年在全县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儿中,《出生医学证明》当年签发率平均为97. 85%,使用证件19 574张,其中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签发数为19 419张,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签发数为25张,废证数为130张。在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签发数中首次签发数为18 795张,换发数为239张,补发数为385张。首次签发率、有效使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 05);补发率、废证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 01);换发率、医疗机构外出生签发率均变化不大。2015-2017年换发、补发和废证共754张,换证、补证、废证总数逐渐减少。结论专人负责、跟踪宣传、督导发放是提高《出生医学证明》当年出生首次签发率的关键,专用电脑上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是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督查、提高责任心可进一步减少无效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相似文献   

4.
王平  曾芳玲  莫伟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4-1455
目的:分析《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换发、补发和废证等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及相关出生证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0年广州市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约33.5万枚,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婴儿签发3 641枚;2010年当年签发率比2009年提高1.78%,2010年废证率比2009年降低0.97%。结论: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能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废证率有所降低,当年签发率有所提高,仍需继续加强管理及监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签发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持续加强和改进《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方法 对2017—2021年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证件管理(包括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废证等)信息数据进行率或构成比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机构均为医疗保健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占比最高,为51.42%。2017—2021年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年平均首次签发率为97.20%,出生当年平均首次签发率为97.24%,后者远超国家要求(90.00%)。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年平均签发率为1.93%,补发率为1.30%,换发率为1.00%,废证率为0.47%,废证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1.00%以内。结论 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规范,签发使用良好,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签发使用环节较多,且涉及一定社会问题,故依法依规签发使用和持续监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2010-2013年《出生医学证明》的首次签发、换发、补发和废证等情况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0-2013年云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按补发、换发、废证等原因进行分类,使用Excel软件录入及折线图进行分析。结果 12010-2013年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签发率为先升后降趋势;2首次签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2010-2013年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签发率呈先降后升变化;4补发率逐年下降。结论云南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7省《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及使用现状,分析证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于2018年9—10月,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应用自行设计问卷对7家省级机构进行调查,收集2015—2017年中国7省《出生医学证明》证件管理(包括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废证等)信息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机构分布相对合理,落实了由助产机构直接签发的要求,公立一级医院2016、2017年占比分别为58.33%、57.89%;证件申领计划合理,2015—2017年申领使用比分别为1.26、0.96、0.99;证件签发及时性逐渐改善,首次签发率由70.29%增至88.78%;补发率由0.75%增至1.09%,换发率由0.70%增至0.93%,但均在1%左右;废证率分别为0.66%、0.58%、0.42%,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2015—2017年7省《出生医学证明》证件签发及使用情况较好;证件首次签发机构以公立一级医院为主,证件签发及时性逐渐改善,且换发率、补发率、废证率均多控制在1%以内;因纸质制发模式形成的空白证件的积压或短缺、废证情形及盗窃等问题则无法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余姚市2010—2016年《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余姚市13家医疗机构和1家管理机构上报的《出生医学证明》年度管理使用情况报表,对签发、换发、补发和废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余姚市《出生医学证明》年平均首次签发率为97.22%,当年出生签发率为96.94%,换发率为1.01%,补发率为1.00%,废证率为0.67%。这7年间当年出生签发率为95.31%~98.86%,均达到国家和宁波市要求,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废证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降至0.22%(P0.05)。结论余姚市《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率有所提高,废证率降低,管理工作已逐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机构外签发新政策实施前后的特点,为机构外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从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导出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全市签发的助产机构外《出生医学证明》相关信息,包括证件签发状态、签发时间、签发地、出生时间、签发对象父母亲的年龄及户籍地等,应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新政策实施后机构外签发数量有所增长,其中《出生医学证明》证面上仅有父母亲一方信息的签发量占比由19. 4%增至36. 4%,家长自述机构外分娩双胎新生儿的签发量占比由2. 8%增至4. 7%;机构外签发的签发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其父母的平均年龄均高于机构内签发新生儿的父母平均年龄。结论新政策的实施及时落实了国务院相关文件,解决了部分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同时也给《出生医学证明》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多挑战。应加强区级管理岗位的业务培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完善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机构外签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出生医学证明》(出生证)管理情况并探讨对策,为改善出生证签发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4—2019年院内《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换发和废证登记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首次签发率2014—2019年均在98.0%以上,年换证数占当年出生证使用数的1.0%左右,年废证率均低于1.0%;74.4%是患方原因申请换证,其中要求信息更改者占40.3%;不同时期出生证换证的原因受政策变化的影响。结论应提升《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对内加强培训,对外加强宣传,以进一步提高出生证管理签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助产机构外分娩现状及原因,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数据准确上报。方法:2009年第四季度~2010年全年北京市开具助产机构外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共257份,查询、整理相关发证资料后,根据登记户口及分娩地点对此257份开展入户调查,填写结构式调查问卷。结果:257份成功获得资料并纳入分析的个案中,收养婴儿9例(3.80%),41例(17.30%)实为机构内分娩,机构外分娩187例(78.90%),原因依次为急产(48.66%),经济原因(18.72%),计划外妊娠(17.11%)。结论:助产机构外分娩《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仍然存在各方面不足,应针对发现问题加强管理,完善签发流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状况,为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的发证率提出有效地对策与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在医院内出生的28231名新生儿的《出生医学证明》发证、换证、废证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9年医院的《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率为88.43%,换证33枚,作废129枚,人为因素造成的原证作废有95枚,占废证总数的73.64%。结论: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意义的宣传,提高新生儿父母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视程度是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提高发证率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措施。同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和软件应用知识的培训,尽可能减少废证的发生,提高工作责任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纵向分析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使用情况,依法加强证件的管理.方法 对2005至2010年广州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及出生证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逐年上升,年平均增幅大于出生婴儿数,6年共签发85万枚.2010年当年出生的签发率为85.92%,较2005年增加了3.88个百分点.废证率逐年下降,6年内每年平均降幅为17.98%.结论 广州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出生证签发率逐年提高,废证率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率的措施和建议。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包括个人深入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了解《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流程和条件。结果 医疗助产机构(供方)设置的《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流程较为复杂;新生儿父母(需方)重视程度及主动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某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影响《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结论 建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水平,简化《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流程;探讨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规范使用;加强群众宣教,提高群众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发现知识水平较低人群,以期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的整体管理水平。方法对北京市所有《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的签发管理人员进行闭卷考核,将其基本信息以及考核成绩录入Epi Data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导出至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北京市16个区县131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的276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参加了考核,共回收有效问卷275份,问卷回收率为99.6%。全市参加考核人员的平均得分为86分,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内容涉及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要求,无效证件的概念、空白证件的管理以及特殊情形《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其从事相关工作的时间越短(t=2.394,P=0.018)及其隶属的签发机构级别越低(t=2.430,P=0.016)其考核成绩分数越低。结论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相关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知识掌握不足;从事相关工作时间较短以及隶属机构级别较低的管理人员其知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152家助产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或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使用率为99.31%,打印发证率达98.63%,专人管理率达到80.14%,同时也发现由于目前的管理规范尚不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各机构执行中具体流程差别很大.结论 北京市对<出生医学证明>实行规范化管理,但工作中仍发现缺乏细化的操作流程,应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孕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百色市2012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编辑的信息采集、录入、汇总等成功管理的经验,找出差距,确保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制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管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百色市2012年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主要相关结果指标和信息管理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分析。结果在随机抽查的25个签发单位中,总评合格的21家,限期整改的4家,有些签发单位编辑信息存在错项、废证率过高、当年活产发放率低,《广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信息数据备份不及时、不规范,月报、年报上报不及时,各种登记台账不健全、记录不完善,资料归档、保密工作、签发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控制还需加强。结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网络队伍建设,加大对签发信息人员培训力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签发信息人员工作与绩效考评挂钩,按照百色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好质控,利用《广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做好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录入、登记,利用市妇幼保健院的网站,做好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备份与上报,确保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2 0 0 2年 1月 1日起启用北京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计算机化管理 ,并不断总结经验 ,使《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更加规范化。1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模式流程产房助产人员职责 :接生者将婴儿出生时间、性别、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分娩信息如实填写到《分娩登记本》。病房责任护士职责 :1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发放《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须知》,让每一位孕产妇及家属了解办理时所需证件及程序 ,并做好准备工作。 2产后第 2天 ,督促家属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  相似文献   

19.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医学文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出生医学证明》的持有率也逐年提升。《出生医学证明》上承载的出生人口的社会学信息与医学信息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人口信息资源,而证件的签发环节是准确获得这些人口信息的契合点。随着国家对出生人口库项目与金人工程的推进,随着《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依托《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终能获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方法:对1996~2012年全国空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情况及国家对各省督导调研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约6千万新生儿未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各年度《出生医学证明》未领取数量均较大,累计签发比例较低,且签发不够规范。结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数量和签发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通过加强宣传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加强监管,取消阻碍《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附加条件;加强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