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合超声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高强度聚合超声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及对照组(高强度聚合超声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清E2、LH、FSH、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清E2、LH、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合超声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另设健康组51例。采用总痛经评分(TD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T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TDS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干预组、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与健康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将60只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盆腔炎造模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组(对照组),各组均为12只,另选假手术慢性盆腔炎造模大鼠(假手术组)、正常饲养未干预大鼠(正常组)各12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8的水平。结果:(1)血清TNF-α、IL-8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高、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2)血清IL-1β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高、中剂量实验组、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通过影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以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和预防、缓解盆腔粘连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SP患儿168例为观察组,其中≤2岁104例为A组,2~5岁42例为B组,5岁22例为C组;同期随机选择正常健康儿童80名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4和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4、IFN-γ、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分别为(9.8±6.2)、(69.1±13.4)、(20.5±5.3)pg/ml、(0.5±0.32)、(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越小,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越高,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越高。结论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和网络失衡是SP的重要因素,并与患儿的年龄呈反比,且TNF-α、IL-4和IFN-γ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36-4338
目的:研究EMAb、CA125、TNF-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女性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EM-Ab、CA125、TNF-α的变化,同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分期血清和腹腔液中EMAb、CA125、TNF-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EMAb、CA125、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Ⅲ和Ⅳ期血清和腹腔液中EMAb、CA125、TNF-α水平均高于Ⅰ和Ⅱ期(P<0.05)。结论:血清和腹腔液中EMAb、CA125、TNF-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和IFN-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1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TNF-α及IFN-γ含量,并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患儿血清IL-4和TNF-α明显下降(P<0.01),而IFN-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TNF-α及IFN-γ参与患儿免疫功能 改变,在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及产后时间天数相同的同期产妇109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产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感染部位分为子宫内膜炎组40例、盆腹腔感染组33例及外阴感染组36例,分组统计不同产褥期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按照确诊后治疗时间将观察组产妇分为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采集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不同时间段比较,综合分析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子宫内膜炎组高于盆腹腔感染组和外阴组,盆腹腔感染组高于外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患者治疗后72 h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低于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低于治疗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褥感染的部位及治疗时间,可在一定程度反应产褥感染发生发展变化,可作为产褥感染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监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72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51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肺结核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水平。分析血清IFN-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肺结核发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FN-γ、IL-6敏感性优于IL-10、TNF-α,其中IFN-γ特异性最高;IFN-γ与IL-6、IL-10、TNF-α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FN-γ、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结核感染发病及进展过程,为肺结核感染免疫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且通过外源性IFN-γ,有助于调节Th1/Th2动态平衡,促进肺结核感染患者体内Th2优势向Th1优势转换,为临床防治肺结核感染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抗结核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和Th1/Th2细胞因子的改变在卵巢早衰(POF)和不孕症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例POF、20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和20例健康女性的血清中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POF组和不孕组血清中抗透明带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OF组和不孕组血清中IFN-γ/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孕组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和Th1/Th2细胞因子比值增高在POF及不孕症妇女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IL-1β、IFN-γ、TNF-α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发病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RMPP患儿(RMPP组)和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MPP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FN-γ、TNF-α的水平,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组间比较:RMPP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1β、IFN-γ、TNF-α的水平均高于MP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急性期上述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RMPP组和MPP组血清IL-1β、IFN-γ、TNF-α的水平在急性期均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β、IFN-γ、TNF-α在RMPP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水平可为临床诊断以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细胞因子和IgE水平对哮喘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为CAP组,13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为哮喘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CAP组与哮喘组MP抗体阳性率。依据哮喘组M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MP抗体阴性组(62例)与MP抗体阳性组(73例),比较各组血清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 (IL-13)、白细胞介素-4 (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分析哮喘组MP抗体阳性患儿细胞因子与IgE的关系。结果 CAP组MP抗体阳性率为27.50%(22/80),哮喘组MP抗体阳性率为51.85%(70/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IgE、TNF-α、IL-13、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抗体阳性的哮喘患儿血清IFN-γ与IgE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55,P0.01),TNF-α、IL-13、IL-4与IgE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51,P0.01; r=0.57,P0.01; r=0.49,P0.01)。结论在儿童哮喘发作过程中,MP既是感染原,又是变应原,且TNF-α、IL-13、IL-4及IFN-γ等相关细胞因子与IgE的关联性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7,(9):1390-139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与其病情发展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比分析两组间及不同临床分期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肺癌组IL-1β、IL-6、IL-8、TNF-α与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中晚期组患者IL-1β、IL-6与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组(P<0.05),而两组间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与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中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这些细胞因子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因子、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安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E2、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2、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显著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精子抗体(ASAb)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研究EMAb、ASAb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T组)血清中EMAb、ASAb阳性情况,并与健康妇女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MT组EMAb的阳性率为59.76%(98/164),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2/164)(P0.01);EMT组ASAb阳性率15.85%(26/164)显著高于对照组2.44%(4/164)(P0.01);EMT组不孕症患者EMAb阳性率81.03%(47/58)与无不孕组48.11%(51/1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b的阳性率为36.21%(21/58)显著高于对照组4.72%(5/106)(P0.01)。结论:EMAb、ASAb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密切,EMAb、ASAb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原因之一,且EMAb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确诊的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与2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TGF-β1和IFN-γ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TGF-β1和IFN-γ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IFN-γ的蛋白含量及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α、TGF-β1的蛋白含量及TNF-α、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TGF-β1和IFN-γ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2例患者和52例正常人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水平,并比较其水平差异,同时分析患者各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水平[中位值(范围)]分别为20.59(12.64~198.00)、53.46(26.14~306.60)、28.05(12.83~256.36)、12.77(4.48~245.05) ng/L,对照组分别为13.62(6.03~28.18)、19.97(11.72~43.81)、12.34(10.39~22.39)、5.63(2.77~18.77) ng/L,以上4种结果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49、-5.891、-5.416、-5.264,P<0.01);病例组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均相互呈正相关(P<0.01)。 结论 IFN-γ、TNF-α、IL-4、IL-10在TCE药疹样皮炎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预测工人发病倾向以及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的相关性,为肝硬化腹水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11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感染症状分为感染组60例与未感染组5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IL-15)、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肝硬化腹水感染的联系。结果感染组患者IL-6、IL-8、IL-10、IL-15、IFN-γ、TNF-α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652.26±50.26)ng/mL、(122.49±24.98)ng/mL、(38.25±9.56)ng/mL、(6.78±0.89)ng/mL、(23.92±6.88)ng/mL、(3.87±0.84)ng/mL均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轻、中、重度腹水患者IL-6、IL-8、IL-10、IL-15、IFN-γ、TNF-α血清细胞因子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有密切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IFN-γ、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肝硬化腹水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将IL-6、IL-8、IL-10、IL-15、IFN-γ、TNF-α等指标作为预测肝硬化腹水感染发生的可靠指标,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与血清、精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男性不育患者和60例正常人检测血清、精浆中TNF-α浓度及AsAb水平。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及精浆的AsAb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男性不育患者血清及精浆AsAb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r=0.803,0.879,P<0.01)。结论AsAb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不育男性患者体内的TNF-α水平的升高与AsAb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中辉 《智慧健康》2022,(30):97-101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FN-γ、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1%吡美莫司治疗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和血清IFN-γ、TNF-α和IL-4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30);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和血清IFN-γ、TNF-α和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与1%吡美莫司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吡美莫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