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阴性家族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54例为A组,散发性乳腺癌339例为B组。通过免疫组化法对两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患者发病年龄≤30岁、双侧乳腺癌的比率较B组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发现,BRCA1、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和是否为家族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均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相比BRCA1、BRCA2阴性的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阴性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双侧乳腺癌的占比较高,其在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较高,因此其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OX-2、Ki-6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COX-2、Ki-6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COX-2、Ki-67的表达和MVD.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OX-2、Ki-67表达和MVD变化显著,分别由化疗前的62.5%,(46.81±23.17)%和(32.21±7.80)%.降到化疗后的41.7%、(33.23±18.11)%和(28.77±10.01)%,P<0.05.化疗前后COX-2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MVD均显著高于COX-2阴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在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在新辅助化疗中乳腺癌组织表达的预期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4 2例乳腺癌组织中ER的表达状况 ,并分析其在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结果ER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化疗反应显著相关 (P <0 .0 1) ,新辅助化疗前后E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ER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有重要的预期意义 ,在决定化疗后患者是否行内分泌治疗时 ,应考虑化疗对ER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735-1736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选取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观察其化疗前、后核芯针穿刺活检(CNB)标本的临床病理改变。104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标本病理类型及级别改变比例分别为6.7%和39.4%。乳腺癌的信息在新辅助化疗后可发生改变,因此化疗后对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及分级进行重复确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抗原(antigen Ki-67,ki67)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68例,研究患者癌组织化疗前后ER、PR、Her-2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ER、PR、Her-2新辅助化疗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新辅助化疗后高表达率为58.82%,低于化疗前的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内ER、PR、Her-2表达无差异,但会造成Ki-67高表达率显著降低,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辅助化疗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66.83%,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15.67%,部分缓解(PR)51.16%,肿瘤无变化33.17%,无病变进展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乳腺癌对术前化疗有较高的缓解率,且对改善乳腺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拓扑异构酶-α(TOPOⅡα)、肿瘤抑制蛋白P53(P53)、雌激素调节蛋白(PS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操作,研究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OPOⅡα、P53、PS2表达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P53、PS2、TOPOⅡα阳性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P53、PS2、TOPOⅡα阳性表达例数明显减少,且较对照组患者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腺癌病情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客观缓解率和病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患者P53、PS2和TOPOⅡα阳性表达例数明显减少,对于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单周方案和密集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研究组接受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单周方案,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密集方案。比较两种方案在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215)。研究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7),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3)。结论 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单周方案在乳腺癌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方面更优,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81-2282
对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疗效差异。以电子文献检索方式对2016年1月之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取得相关文献及数据,对其进行独立评价,并对其中肿瘤缓解率(RR)、保乳率(BCS)等进行统计分析。10篇文献中均含有肿瘤临床缓解率(RR),其中3篇RR存在统计学差异,7篇显示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3篇文献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保乳率较新辅助化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次荟萃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均是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式,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保留乳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 名词解释(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 ,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辅助性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这种肿瘤治疗的方式又曾分别被称为术前化疗、首次化疗和诱导化疗。目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是局部晚期乳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2 )前哨淋巴结 :是指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中肿瘤发生转移所必经的第 1个淋巴结。2 单向选择题(1 )B   (2 )D   (3 )E   (4 )E   (5 )C(6)D   (7)A   (8)B   (9)E   (1 0 )A3 简答题(1 )标准腋窝淋巴结切除 (ALND)手术步骤答 :标准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估价值。方法52例乳腺癌患者58个肿瘤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应用高频超声对肿瘤的大小和血流情况进行监测,其中16例患者(16个肿瘤)于化疗第二周期结束后增加了一次超声检查。所有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原发灶各径线均明显缩小,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明显降低(P<0.01)。术前超声测量的残余癌最大直径与病理测残余癌最大直径显著相关(r=0.894,P<0.01)。超声评估原发肿瘤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9.31%(46/58),其中3例(5.17%)达病理完全缓解;超声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26.67%(8/30),病理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20%(6/30)。12例患者根据化疗早期的超声检查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避免了无效化疗。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方便、准确,化疗早期的超声监测有助于临床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T2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并行保乳术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有保乳愿望的T2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施行新辅助化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化疗护理,2个周期后,达保乳手术指征的39例进行保乳术,并随机抽取同期39例T2期乳腺癌根除术患者进行随访5年疗效比较。结果:保乳组与根除组存活率均为100%,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69%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例(占2.56%)和8例(占20.51%),经比较P<0.05。乳房满意度分别为100%和0,保乳组明显优于根除组(P<0.01)。结论:T2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护理后可提高保乳率,保持女性曲线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观察术前经粗针吸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确诊的8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手术前后ER、PR、HER2等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总显效率为67.5%,手术前后肿瘤组织的ER、PR、HER2总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R、PR、HER2均出现较高的不符合率,依次为45.0%、37.5%、12.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并能帮助寻找术后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但对ER、PR、HER2等免疫标记有较大影响,可能会对术后选择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造成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降期目的。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月共48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辅助化疗是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辅助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降期),从而减少切除范围,保护正常的器官功能,同时控制亚临床病变,防止复发和转移。作者对50例未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采用CTF短周期密集方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orprimarychemotherapy,NCorPCT)是指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之前给予的全身化疗,也称早期化疗。目前它已成为某些肿瘤(如乳腺癌、骨肉瘤、胃肠道肿瘤、肺癌、女性生殖系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辅助化疗的基本理论为:(1)术前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R-206、miR-125、miR-21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乳腺癌组),以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检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iR-206、miR-125、miR-21水平。根据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为化疗无效组和化疗有效组。化疗结束后随访1年,根据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判断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miR-206、miR-125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miR-2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化疗无效组与化疗有效组之间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血清miR-206、miR-125、miR-21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8.
个体差异及肿瘤异质性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寻求准确且可靠的无创影像手段来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是十分必要的.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工具应用于肿瘤的高阶特征分析,弥补了传统MRI在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的不足;将影像学、临床和病理数据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作者主要对MR影像组学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均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并且于化疗治疗前、化疗治疗2个疗程及化疗治疗结束后进行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以评估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组化疗治疗第2个疗程后、化疗治疗结束后的Ktrans及Kep均有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无效组化疗治疗第2个疗程后、化疗治疗结束后的Ktrans及Kep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应用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估的价值确切,可以给予临床提供更客观真实的评估结果,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钙化变化与肿瘤病理学[MillerPayen分类(MP)]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88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钙化数量的变化与钙化形态的关系。结果:88例乳腺癌患者符合标准并进行新辅助化疗后,23例患者钙化数量减少,55例患者钙化数量保持稳定,10例患者钙化数量增多。新辅助化疗后钙化数量减少的患者较钙化保持稳定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高,钙化数量减少的患者化疗反应MP分级为Ⅳ和Ⅴ的比例为87.0%;钙化数量增加的患者化疗反应MP分级为Ⅰ和Ⅱ的比例为80.0%。钙化数量减少的患者中钙化仅分布在肿块内的患者比例为69.6%,钙化数量增加的患者中则不存在此类型。新辅助化疗后钙化减少的患者中细小多形性、细线或细线分支样钙化所占比例较高(78.3%)。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钙化数目的变化与化疗反应MP分级、钙化的分布及钙化的形态存在密切联系,但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钙化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