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医学是根据量子物理学理论展开的医学,是通过测定分析生物体所释放的振动频率大小(即微弱磁场波动能量),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学,亦称波动医学。物理学上量子是电磁辐射最小的能量描述,因此量子医学上使用的电磁场辐射的能量最低、最安全。量子医学提供的最有效的屯磁辐射有磁场、弱强度的红外激光脉冲辐射、宽频红外辐射和红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低能激光体外照射治疗常见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量子医学的进展及其在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气的现代实质与气的定量:气集、气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气的实质是“信息 -能量 -物质 -空时”统一体广义波 ,古典气是集合概念 :气集 ,它是由气元组合而成。气可以有物质气、能量气、信息气等的定量 ,尊崇“物质 -能量 -信息大守恒律”  相似文献   

3.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对于量子态如何用于信息处理的问题,提出了量子通信的两种基本模型:量子直接通信模型与量子隐形传态通信模型.在量子直接通信模型中,用模块化的方法将量子通信全过程分为量子信源编译码,量子信道编译码,量子信道与量子噪声模块,并详细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与用途.在量子隐形传态通信模型中,利用量子隐形传态特性,通过将待传粒子与纠缠对的联合测量模块化为量子调制部分,给出了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一般模型.量子通信在安全性及效率方面具有经典通信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方琰 《中国医药指南》2006,4(1):112-113
用于围术期监测的的量子化电导结构成研究是一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与电子信息、遗传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前沿探索研究.它是一种以识别靶标、光电活性、生物化学药物分子为基本构件,自导向自组装构成纳米药物、纳米结构量子点和单分子层,具备矩阵几何构型、量子化电导结、逻辑开关功能的新体系,其A级纳米结构量子点和单分子层不仅可突破当代固体半导体信息技术所面临的技术瓶颈即Si-SiO2界面量子隧穿极限和物理极限,而且对发展新一代纳米药物传递体系、基因表达调控位点识别与调控新型医学诊断工具有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当今纳米药物传递体系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新技术挑战是获取原子和量子水平物性特性、信号分析方法、标准测量技术与阐明光电信号产生本质和机制等.最近,<科学>、<自然>杂志发表了系列专文研讨量子信号产生机制、量子波动探测技术与方法、标准量子测量技术形成等亟待中重点解决的实验与理论问题[1-6].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是实现测量准确度的保证,这对生命科学复杂体系中小分子和大分子、大分子和大分子复杂相互作用信号转导检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所有生物体及物质均带有微弱的磁场,这种磁场是由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产生的,被视为生物体或物质的标准磁场。原子以原子核和围绕其快速旋转的电子及多种微小粒子组成,这样的原子组成单位,即电子和微小粒子持有不断振动的能量—波动能量。此波动能量因电子和微小粒子的数量和旋转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 为探讨动物光气中毒性肺水肿非损伤性,定性和定量诊断的客观指标,本文采用STS—IX型超声波探伤仪,对兔光气中毒性肺水肿进行了观察。充满气体的正常肺,超声波大部分从肺表面反射回来,在银屏上呈多次反射回声波图。当超声波遇到肺内不同介质时,例如水、积液、实变和异物等,则可使回声波型改变。本文以回声波宽、高、密度、活跃度和衰减曲线改变为指标,测得15只正常兔肺波型为波宽3~4 cm,波稀疏、不活跃、随呼吸上下波动。波型呈梯型衰减。另外,还观察了正常心、胃、肝、肋骨、血管和肌肉波型,以便与肺波鉴别。值得提及的是各组织波型相当固定而易区别。典型肺水肿波为满视野密集,急雨状活跃,呈曲型或梯形衰  相似文献   

7.
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细颗粒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新型材料 [1],其粒径通常在100nm以内 ,超细颗粒的制备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在化学制备中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即主要在于生成了分子有序组合体 ,并以它的大小来限制生成粒子的大小。在分子有序组合体中 ,胶束、微乳液特别是以后者为介质用于超细颗粒的合成 ,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出的超细颗粒粒径小且均匀 ,这种方法的制备装置简单 ,操作容易 ,并有可能人为地控制合成颗粒的大小 ,当小粒子尺寸达纳米级 (1nm~100nm)时 ,其本身具有量子…  相似文献   

8.
阿霉素纳米微球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级微粒[1]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 nm的粒子,尺寸在100~1000 nm的微粒为亚微米粒子.在药物传输系统领域一般将纳米微粒的尺寸界定在1~1000 nm.这个尺寸内的微粒,即通常所指的超微粒子.超微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由于超微粒子比细胞还小,可以被组织及细胞吸收,从而使其可能成为优良的药物载体[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脂质体类纳米药物载体的研制成功,并得到正式批准.纳米微粒作为靶向药物控释载体在医药研究和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成为主流的药物载体[3].  相似文献   

9.
<正> 量子药理学是药理学中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它以量子力学的方法,从药物分子外周的电子行为,来研究药物的作用原理,分析药物的构-效关系。因此,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拓新药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量子药理学的发展起源于1970年量子物理学家Lowdin和分子药理学家Purcell等所组织的国际量子生物学学会,1977年量子药理学家Richards出版了第一本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研究表明近50%的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S,50%~60%的OSA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1],血压昼夜波动节律减弱或消失者更易发生心血管等靶器官损害[2-3].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合并OSAS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