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简单牙合架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用简单牙合架制作全口义齿163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用简单牙合架制作全口义齿影响前伸牙合平衡与侧向牙合平衡。结论使用简单牙合架排牙,绝大多数通过选磨也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确定准确的正中关系位是制作全口义齿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在临床修复作中确定正中关系位对初学者是比较困难的。作者在工作实践中,采用分段取蜡■记录法确定全口义齿正中关系位,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现介绍如下:一 资料与结果 从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采用此法共制作全口义齿60副,患者年龄从44-85岁,修复成功率100%。二 制作步骤和方法1 上下颌牙列缺失患者口腔检查后,常规采取口腔印模,灌注石膏模后,在上颌石膏模型上进行后堤区的处理。2 在上下颌石膏模型上制作蜡基托和■堤,并将制作好的胳托引入患者口…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30名正常人在颌面测定铰链轴与切点间的位置关系,对200副装到简单(牙合)架上的石膏牙列模型测定(牙合)架旋转轴与切点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几何方法分析了在测得数据条件下,假设以(牙合)架开闭方法增加3mm垂直距离时,在制作的上颌修复体(牙合)接触关系上可能导致的误差。从而阐明了不合理使用简单(牙合)架的后果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总义齿修复中的一个传统观点,即前伸(牙合)平衡的同心圆学说,从相关因素、人工牙的解剖形态及几何作图三方面论证,对该学说存在的科学性提出疑点。同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和大家共同探讨,即利用现有的(牙合)架,建立一种在平动状态下的前伸(牙合)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理论计算ARCUSdigma系统测量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牙合架前伸牙合误差。方法:通过推导数学公式,建立解析法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区域前伸误差的方法。并计算ARCUSdigma系统对各前伸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设定值的最大、最小和平均测量值所导致的前伸牙合误差。结果:前伸髁导斜度小于30°时,最大、最小和平均测量值导致的咬合误差均小于0.2mm;而切导斜度的最大、最小测量值导致的咬合误差稍大。当切导斜度为80°、前伸髁导斜度达到45°时,测量平均值也会导致较大的前伸误差。结论:采用ARCUSdigma系统获取牙合架参数误差所导致的前伸误差较小。如前伸髁导斜度小于30°,不需多次测量;而前伸切导斜度应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对于大于30°前伸髁导斜度、大于70°切导斜度的测量值的采用,则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7版《口腔修复学》教材上对前伸髁道斜度及前伸髁导斜度的概念解释与上袷架的方法介绍存在前后矛盾,影响了学生对全口义齿操作步骤及相关概念的理解。本文对前伸髁道斜度的概念及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时上胎架的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建立能将三维模拟全口义齿在架上进行前伸运动的算法模块。方法:应用激光三维扫描和重建技术,建立全口义齿人工牙列模型,采用Matlab6.5数学计算分析软件,并结合空间解析几何原理,对全口义齿在牙合架上的前伸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和运动模拟。结果:建立了用于模拟全口义齿在牙合架上三维前伸运动的算法模块,并在实际病例进行验证。结论:该方法的设计思想可行,为定量研究义齿动态咬合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全口义齿修复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全口义齿修复的五个新观念:(1)除大气压力、吸附力之外,唇、颊、舌肌的肌力也是全口义齿重要的固位原理;(2)蜡堤平面前部的定位应参考口角联线;(3)依据上、下唇的接触关系确定面下1/3的垂直距离;(4)全面认识人工牙的唇腭向、颊舌向排列位置与牙槽嵴顶的关系;(5)纯钛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希望与同道共同探讨以上新理念,以达到提高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伸He平衡的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前伸He平衡的基本要求及前伸He运动过程中,下颌后牙颊尖的运动轨迹,提出牙尖运动斜度这一新的概念,并运用数学轨迹及坐标轴转换原理推导出牙尖运动斜度的计算公式。结果:牙尖运动斜度等于牙尖工作斜面斜度是获得前伸He平衡的首要条件。牙尖运动斜度与髁道斜度、切道斜度和牙坐标值成正比例关系,牙尖工作斜面斜度与牙尖斜度和牙长轴倾斜度成正比例关系。结论:牙尖运动斜度是前伸He平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水平颌位,是全口义齿修复中关键步骤之一。在临床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很多,如卷舌法,吞咽法,后牙咬合法,自然开闭口运动,肌监控仪,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以及美国最新推出Bio-park系统,都能帮助无牙颌患者的下颌回到他们的生理性最适位,建立正确的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但常用的方法,在取得了水平关系颌位后,往往缺少临床上的客观指标,为了能正确地确定无牙颌的水平颌位,我们在临床中对6例不易取得良好关系记录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了切点针在蜡堤上记录不平关系颌位,为临床确定水平关系颌位提供了客观指标。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下颌前伸矫治器 (MandibularProtractionAppliance ,MPA)和Herbst矫治器对AngleⅡ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6例AngleⅡ类错牙合病人 ,男 14例 ,女 12例 ,最大 13岁 ,最小 10岁。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微上颌前突 ,手腕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将这些病人分成两组 ,一组用下颌前伸矫治器治疗 (MPA组 ) ,另一组用Herbst矫治器进行治疗 (HA组 )。功能矫治结束时 ,两组病例均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由专人定点、测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两组病例中Co -Pg、Go -Pg及Co -Go均增大 ,其变化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表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及Herbst矫治器均能促进下颌骨生长 ,尤其是下颌升支的生长 ;SNB、ANB、U1-L1、U1-NL及L1-MP的变化量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都能有效矫治AngleⅡ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关系不调 ,尤其是前者更有效 ,而Herbst矫治器易引起支抗丢失 ,即易使上颌前牙舌向倾斜、下颌前牙唇倾。结论 :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治疗早期AngleⅡ类错牙合均可取得明显的骨胳改变 ,但前者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牙重度磨损在老年病例较多见 ,这类患者多伴有后牙缺失 ,龈高度变短 ,垂直距离降低 ,致使颞颌关节髁状突后移、——关节——肌肉功能失调 ,关节疼痛酸困 ,咀嚼乏力 ,下颌运动偏斜 ,面容苍老等一系列症状 .此类游离端及咬合低的义齿设计的难度最大 .垫矫正法是常用方法 ,制作垫的厚薄的确定 ,常用法有面中1/ 3和面下 1/ 3的比例法 ,口内直接蜡模咬等 ,这些都单纯直观和患者自我感觉 ,难免有偏颇而影响疗效 .作者自1989年始采用髁状突 X线摄片定位法结合面中 1/ 3和面下 1/ 3比例法 ,制作的垫在恢复关系及垂直高度上符合生理变化 ,更趋合理性、正确性 ,因而疗效也好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一种全数字化前伸髁导斜度(SCI)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获取的受试者左、右侧SCI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10名咬合关系良好、关节状态正常的受试者,分别使用方法A (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B (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C (电子面弓描记)测量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以传统机械面弓+基于实体架的实体前伸咬合记录组和电子面弓描记组作为对照组,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组为实验组,对3种方法获得的左、右侧SC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基于面部扫描数据构建的虚拟面弓+基于虚拟(牙合)架的数字化前伸咬合记录的全数字化方法用于SCI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分析同一受试者左、右侧SCI值之间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方法 A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41.70°±7.09°、42.80°±8.62°,方法 B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5.09°±12.49°、37.63°±12.10°,方法 C测量的左、右侧SCI值为39.43°±8.72°、3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哈尔滨市正常[牙合]人群的前[牙合]平面及后[牙合]平面的参考数据;得出前后[牙合]平面与骨骼和牙齿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正常[牙合]100名,拍摄正中[牙合]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定点测量后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与结论:哈尔滨市正常[牙合]人群的前[牙合]平面参考正常均值为9.82,标准差为3.00;后[牙合]平面参考正常均值为17.95,标准差为3.25;[牙合]平面差的参考正常均值8.13,标准差为2.55。骨骼参数方面,前[牙合]平面与MP(下颌平面角)、R-I(下颌升支高度)密切相关;后[牙合]平面与MP(下颌平面角)、FX(面轴角)、R-I(下颌升支高度)密切相关。牙齿参数方面,前[牙合]平面与U1-FH、U1-PP、U5-PP、L7-MP密切相关;后[牙合]平面与U1-FH、U6-FH、U1-PP、U7-P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在正中关系(centric-relation,CR)位与正中[牙合](centric-occlusion,CO)位时髁突位置的偏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6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CO位与CR位的咬合关系;利用AD2[牙合]架和髁突移位测量仪记录髁突位置,分析CR-CO位时髁突位置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CR-CO位时,所有患者的髁突出现偏移,最多出现的髁突移位方向是趋于后下,77.6%的髁突偏移超出可接受生理范围,双侧髁突位移量明显呈现不对称性。髁突的移位量与咬合关系改变量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与性别及错[牙合]骨型亦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正畸治疗前有必要分析错[牙合]畸形患者CR-CO位的一致性,必要时转移[牙合]架并从三维方向上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垫对髁突运动中心位置的影响,并探讨下颌定位技术测定髁突运动中心电子位置(ele-ctronic position analysis,EPA)指导垫调磨的方法。方法:从315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选择46例(92侧关节)有下颌绞锁运动症状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接受下颌稳定垫治疗;常规调磨后,为患者戴入合垫,再用超声三维下颌定位仪(3D-ultrasonic navigator)进行髁突运动中心电子位置及下颌运动功能分析,观察常规方法调磨后垫治疗对髁突运动中心的影响;对引起双侧髁突运动中心不均衡位移的病例,则根据EPA的测试,对垫进行修正性调磨。结果:常规调磨后,67.4%(31/46)的患者双侧髁突运动中心在矢状位的位移距离明显不均衡;63%(29/46)的患者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的位移方向不一致;而根据EPA检测修正性调磨后,91.3%(42/46)的患者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的位移方向达到了一致。常规调磨与修正性调磨对垫引起髁突运动中心位移时双侧的均衡性与方向一致性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过程中,超声三维下颌定位仪中的EPA检测指导下进行修正性调磨可以提高双侧髁突运动中心的位移距离和方向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两种前伸下颌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两种前伸下颌方式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病例所引起的髁突生长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19例安氏Ⅱ类男性患者采用逐步前伸下颌和跳跃性前伸下颌两种前伸下颌的方式进行功能性矫治,并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逐步前伸组比跳跃性前伸组获得了更多的髁状突矢状向生长量(1.3±1.2)mm和下颌骨前移量(1.4±1.8)m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逐步前伸组患者的下颌平面角明显减小(-0.08°±1.1°),P<0.05。前下面高度的增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伸下颌的方式可影响髁突的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下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患者用下颌前伸矫治器-3(MPA-3)矫治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后缩,ANB>5°。使用MPA-36~9个月后(平均7.2个月),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MPA-3后,表示软组织侧面突度的面凸角增加了3.57°,软组织面角增加了1.32°,软组织鼻颏角减小了2.40°,Z角增加了6.53°,下颌凸距增加了1.42mm;体现上下唇关系的上唇角减小了4.67°,上下唇角增加了13.16°,上下唇基角减小了2.61°,下唇基角增加了3.32°,颏厚度增加了2.22mm。结论MPA-3是一种有效的固定式功能性矫治器,可以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抑制上颌骨的生长,改善骨性矢状关系的不调,同时还可以协调鼻、唇、颏之间的关系,改善面部软组织侧貌和上下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