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上利用放疗方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众多肿瘤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可对放射治疗产生耐受导致疗效下降。本文从基因调控异常、信号转导障碍等方面探讨细胞凋亡抑制与肿瘤耐受放疗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调控与肿瘤辐射敏感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辐射作用于细胞引起各种损伤而导致细胞死亡的主要机制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高剂量(大于10Gy)的电离辐射会使细胞发生被动的坏死过程,而促发细胞凋亡所需要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促发细胞坏死所需剂量。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降低辐射剂量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使正常细胞受照剂量降低,减小损伤,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此临床上利用放疗方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众多肿瘤治疗的目标之一。但由于肿瘤细胞可对放射治疗产生耐受,导致疗效下降,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邸小青  胡新荣 《西南军医》2009,11(5):936-93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复发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放射治疗诱发的瘤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及细胞凋亡调控的不同直接影响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近几年提出的肿瘤干细胞(TSC)理论认为,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对治疗的耐受等均与TSC相关。本文将从放疗所致的DNA损伤修复,瘤细胞凋亡和肿瘤干细胞三个方面来对NPC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肿瘤存在辐射抗性,且正常组织存在辐射耐受剂量问题,两者严重影响肿瘤的放疗效果。因此,研究辐射增敏新策略以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尤其重要。核受体是细胞内含量丰富的一类转录因子超家族,参与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受体及其相关配体可能参与肿瘤的放疗抵抗,因而核受体可能是肿瘤放疗增敏的新靶点。笔者总结了核受体及相关配体在肿瘤放疗增敏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放射增敏药物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放射增敏药物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向胡璧肿瘤临床治疗中,放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在总的治疗中占70%、然而肿瘤放疗效果不尽理想,如果采用正常组织可耐受的照射剂量进行治疗,肿瘤的平均治愈率仅40%,用放射增敏药,可以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因此,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4(TLR4)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不但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也表达于各种肿瘤细胞。TLR4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凋亡抵抗、转移和侵袭。激活的TLR4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且高表达的TLR4影响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进而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效果,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放疗的作用靶点,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及其联合放疗对骨肉瘤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人骨肉瘤细胞系9901接种的裸鼠16只,随机均分为4组.贝伐单抗组(每周注射贝伐单抗2mg/kg,1次/周,共2次),放疗组(5Gy/周,共2次),联合组(联用贝伐单抗和放疗)和对照组(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过程中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治疗第13天计算抑瘤率(TIR).通过病理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肿瘤的坏死、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贝伐单抗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TIR分别为32.87%、26.39%和87.50%(P<0.01),3组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11.49%±0.20%,10.30%±0.12%和27.15%±1.08%(P<0.01).对照组的MVD及增殖指数高于、凋亡指数低于其余各组(P<0.01),联合组的MVD及增殖指数低于、凋亡指数高于放疗组和贝伐单抗组(P<0.01).结论 贝伐单抗能显著抑制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贝伐单抗与放疗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模型并研究其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选取45只肝肿瘤大鼠,随机分成放疗组,酒精注射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分1d、3d、7d共3个时间点观察;每组大鼠每个时间点均采集磁共振MRI、DWI、~1H-MRS图像,分析磁共振图像,并测量ADC值及~1H-MRS各代谢物波峰下面积,进行统计学处理;磁共振检查后取标本送病理学(HE,TUNEL,PCNA)及电镜检查;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磁共振图像对照分析.结果:①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放疗组肝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酒精注射组肝肿瘤细胞以发生坏死为主;②放疗组同未治疗组比较肿瘤体积减小,T_1 WI信号等低,T_2 WI信号稍减低,DWI信号下降,呈等高信号,内见条片状等低信号区,ADC值增加,Lip、Cho、Lae、Glx峰下降,Cr峰变化不大;③酒精治疗组体积缩小,病灶中央信号强度明显减低,旱条片状,T_1 WI等低信号,T_2 WI低信号;DWI信号不均匀片状减低,ADC值介于正常组织与残留肿瘤组织之间;Lip、Cho、Lac、Glx、Cr各峰明显下降.结论:大鼠肝肿瘤放疗可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后磁共振检查有特异性表现.特别是T_2WI、DWI、~1H-MRS,活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肿瘤具有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抵抗作用,这是肿瘤细胞会产生放化疗耐受的原因之一。细胞程序性死亡不仅包括依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的细胞凋亡,也包括一种最近研究热门的非依赖caspase的死亡形式——坏死性凋亡。目前研究发现坏死性凋亡是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以及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MLKL)进行调控。笔者简要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坏死性凋亡相关的研究进展,为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肿瘤放化疗新靶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各种肿瘤仍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新近研究表明,中药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福音。细胞凋亡是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一种自发、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生物体维持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的固有机制,这一机制若有障碍或发生异常,就有可能引发肿瘤或其他病变。而肿瘤是一种细胞增殖过多而凋亡过少的疾病,若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肿瘤细胞就有可能停止生长。因而,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常用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中药有:单方制剂全蝎水浸液提取物可诱导HL-…  相似文献   

11.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 它主要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特异性靶基因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 通过降解靶RNA或抑制蛋白质的翻译合成, 从而实现对靶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肿瘤的辐射生物效应对其放疗效果至关重要, 也是确定某肿瘤组织辐射敏感或辐射耐受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实, miRNAs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凋亡、信号转导、肿瘤组织微环境等因素参与肿瘤放疗敏感性的调控, miRNAs为肿瘤放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是早期评价肿瘤疗效的指标之一, 放射性核素凋亡显像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体内肿瘤细胞凋亡分子影像学检测技术, 能在活体内动态、无创地检测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细胞凋亡, 有助于肿瘤疗效的早期评判和预后分析, 其中特异性分子探针技术的研究开发是放射性核素凋亡显像的关键技术之一。笔者将目前有代表性的肿瘤细胞凋亡核素显像分子探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己糖激酶(HK)是糖酵解的第一个限速酶。研究发现,HK2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促进肿瘤进展。HK2可与线粒体外膜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结合,增强线粒体膜稳定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生存,从而抑制化疗药引起的凋亡,减少肿瘤细胞损伤,促使肿瘤对化疗药耐药。该文综述了HK2在肿瘤糖代谢及线粒体凋亡、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但其仍存在辐射剂量高、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大,以及肿瘤细胞的放疗耐受等缺点。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放疗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一直是放疗研究的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是一类表观遗传学修饰剂,除了其固有的抗癌特性外,还能调节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敏感性。本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重点阐述了HDACIs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不同分子机制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迁移到远处部位形成转移病灶的过程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放疗可通过电离直接或通过产生活性氧间接导致DNA损伤,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疗诱导的肿瘤微环境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可促进肿瘤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放疗后肿瘤微环境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笔者对放疗如何通过诱导细胞因子表达、缺氧、整合素表达水平升高以及外泌体变化等因素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肿瘤的辐射抵抗是影响放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电离辐射可以对STAT3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同时STAT3的表达水平也可反作用于细胞, 通过对肿瘤细胞DNA损伤、自噬、凋亡、增殖、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免疫抑制等的调节影响其辐射敏感性, 这预示着以STAT3为突破口的辐射敏感性研究将会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放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放疗抵抗是影响肿瘤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的一大难题。由于肿瘤细胞放疗抵抗的机制十分复杂,所以至今还未找到特别有效的调控放疗敏感性的开关分子。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通过反式剪接使得 3' 末端与 5' 末端共价结合的闭合circRNA分子,具有丰度高、结构稳定和特异性强等特征。circR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可以作为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circRNA在受照后的肿瘤细胞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并可作为微小RNA(miRNA)的海绵,调控与肿瘤放疗抵抗相关的miRN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使其有望成为攻克肿瘤放疗抵抗的突破口。笔者综述了circRNA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及其在肿瘤放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放疗作为一种肿瘤治疗手段,可通过电离辐射对肿瘤细胞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但电离辐射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肿瘤的放疗抵抗等问题会影响放疗的疗效。肿瘤放疗增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旨在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从而克服放疗的缺陷,提高放疗的疗效。无机纳米材料介导的肿瘤放疗增敏主要通过增加细胞内的辐射能量沉积、催化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和调控肿瘤微环境等方式提高放疗的疗效。笔者就无机纳米材料介导的肿瘤放疗增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氧对放射所致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氧对放射所致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低氧组。肿瘤细胞为LA-795小鼠自发性肺腺癌细胞,接种于T-739纯系小鼠右后肢皮下,待荷瘤肢直径达10mm时照射22Gy,HE染色及TdT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照射后LA-795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在6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高氧可增加照射所诱导的凋亡;低氧吸入0.5min后照射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不大,其水平与空气组相近。结论:吸入高浓度氧后改吸低浓度氧的同时合并放疗的方法能够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这一现象可通过其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解释。氧对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热疗对肿瘤的致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热疗对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的致伤机制,高热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加强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整体条件下,高热还可以从细胞代谢,微环境以及血液供应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