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检查颈部淋巴结阴性(cNo)甲状腺乳头状痛Ⅵ区淋巴结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78例初治的cNo,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Ⅵ区淋巴结摘除术与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78例cNo期甲状腿乳头状癌行Ⅵ区淋巴结摘除者17例,萁中有14例淋巴结阳性.单纯腺叶切除术及腺叶切除+Ⅵ区肿中大淋巴结摘除术两种术式住随访中的颈淋巴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8),但后者较前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升高趋势。[结论] cNo期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同时完成患侧腺叶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间行胸段食管癌的根治性切除,两侧颈部淋巴结廓清20例。7例颈淋巴结转移,占全组35%。颈深淋巴结(102组)和锁骨上淋巴结(104组)转移多见,均占55.6%。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有关,食管中上段部占85.6%,低分化者占55.6%。本组淋巴结跳跃转移2例。术前颈部触不到淋巴结不能除外颈淋巴结转移的存在。本组20例中颈、胸、腹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5%、55%和30%。作者讨论了颈淋巴结廓清的范围,术中操作的要点及其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3.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处理探讨7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检查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78例初治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Ⅵ区淋巴结摘除术与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78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行Ⅵ区淋巴结摘除者17例,其中有14例淋巴结阳性,单纯腺叶切除术及腺叶切除 Ⅵ区肿大淋巴结摘除术两种术式在随访中的颈淋巴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8),但后者较前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升高趋势。[结论]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同时完成患侧腺叶切除 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Li XM  DI B  Shang YD  Li J  Cheng JM 《癌症》2005,24(2):208-212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淋巴结转移率在50%~59%之间,对其处理好坏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拟探讨影响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生存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口腔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8.7%。χ2分析显示,仅肿瘤浸润深度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特别是临床N分期、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了解其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提高口腔鳞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淋巴系统扩散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1988年1月~1991年12月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1456例,其中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者82例。根据淋巴系统的解剖特点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可见:锁骨上区淋巴结(直径0.5~2。0cm)22例,倾向于血源性转移为主;颈淋巴结(>5.0cm)19例,则倾向于淋巴系统转移为主;②鼻咽癌的远处淋巴结转移与颈内静脉淋巴结转移有关:③作者探讨了3例同侧颈淋巴结、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发生同侧肺转移的病例。根据肺淋巴结引流的解剖特点,提示这类肺的转移可能为淋巴结逆行性转移所致。作者还对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提出了一些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求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本文通过对1981~1990年间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的分化型(乳头状、滤泡状)甲状腺癌314例进行分析。治疗性组136例,选择性组178例(均为包膜外型及腺外型)。结果:选择性组淋巴转移率为68%(121/178),其中气管旁淋巴结阳性,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阴性4例,气管旁淋巴结阴性而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阳性者有98例,这些病例中转移淋巴结位于颈上、中者占91.8%(90/98)。结论:位于甲状软骨旁者多发生上颈淋巴结转移,位于环状软骨旁者多发生中颈淋巴结转移,位于气管侧方者多发生下颈及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及其靶区的勾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手术与病理资料证实,头颈部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有规律的,即从一个区域向邻近区域转移,就特定肿瘤而言,还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区域。基于这种规律性转移,外科手术已由根治性颈清扫术发展到依据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选择性颈清扫的治疗效果为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照射(ENI)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颈淋巴结转移对硬腭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64年至2001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27 例原发于硬腭的鳞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淋巴结转移与否及N 分期对生存率影响采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结果:有颈淋巴结转移49例患者与无颈淋巴结转移78例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别为17.59% 和39.55%(P=0.043)。 N0~N3 期患者5 年生存率分别为39.55% 、22.79% 、10.48% 、0(P=0.037)。 就诊时有颈淋巴结转移者49例(38.58%);就诊时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经治疗后11例(8.66%)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最终47.24% 患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结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硬腭鳞癌患者预后差,且N 分期越高预后越差。硬腭鳞癌有很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建议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孔令言 《癌症》1994,13(1):84-84
颈淋巴结恶性肿瘤221例分析孔令言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肿瘤科(512026)本文报告颈淋巴结的恶性肿瘤221例,对其病理分类,发生部位和原发瘤诊断作了分析提示了广东北部地区颈淋巴结恶性肿瘤多为鼻咽转移癌,占57.5%;其次是恶性淋巴瘤,占16.7%。临床...  相似文献   

10.
胸段食管癌100例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性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2000年3月--2001年6月,采用右后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00例。结果:医院内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54%,颈、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1%、34%、26%,颈淋巴吉转移率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在颈淋巴结转移中,双侧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明显于锁骨上区淋巴结。结论:①胸段食管癌易发生纵隔、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②胸段食管癌浸润早期即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③颈淋巴结清扫对胸段食管癌术后准确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病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了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54例,探讨其咽旁间隙和/或“茎内”受累与颈淋巴结的关系。结果表明:咽旁间隙或“茎内”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其大小无关;当鼻咽癌仅累及鼻咽一侧时,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受累的鼻咽部位多少无关;双侧“茎内”伴双侧咽旁间隙受累比伴单侧受累更易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仅双侧“茎内”受累与同时伴单侧或双侧咽旁间隙受累,两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别;鼻咽双侧受累较单侧受累,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要高。  相似文献   

12.
051323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命名(2004年,大连),051324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及处理,051325 放疗联合瘤内注药治疗颈转移癌疗效观察,051326 颈清扫术治疗晚期颈转移癌的远期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051327 强负压吸引治疗8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T2~T4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T2~T4喉癌颈淋巴结处理规范。方法回顾2002-12-16-2013-01-0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401例行喉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T2~T4NXM0喉癌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喉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喉癌死亡危险因素,研究其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本组中晚期喉癌颈淋巴结总体转移24.4%(98/4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分级(P=0.014)、喉癌分型(P=0.001)及病理(P=0.009)分级是喉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Ⅱ、Ⅲ、Ⅳ和ⅡB区的隐性转移率分别为17.2%(69/401)、16.7%(67/401)、2.5%(10/401)和1.5%(6/401)。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83%和79%。Cox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P<0.001)与T分级(P=0.001)是喉癌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喉癌分型对于喉癌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的分型、T分级有关,不同分型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区域有一定规律性,颈淋巴结转移是导致喉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喉癌的不同分型和T分级处理颈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淋巴结转移及阳性淋巴结数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颈淋巴结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一直研究争议的热点。虽然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较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减少复发,但是,该种术式在使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术后高并发症。颈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直接影响着淋巴结清扫范围,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诊断颈淋巴结有无转移,但是敏感性及特异性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被认为是食管癌的前哨淋巴结,用于预测颈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然而准确率不超过50%。本文将对目前食管癌颈淋巴转移诊治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附200例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为研究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作者统计分析了200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病例,探讨各种病理改变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转移的途径和范围。作者认为: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是区域性和上下双向性的转移,跳跃性转移是另一特点。病变浸润越深,发生连续性转移的机会越多;而病变浸润浅,发生连续性转移的机会少,但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机会却较多。由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很高以及大跨度跳跃性转移的特点,作者主张采取三切口手术经右侧开胸行食管全段切除,颈部吻合,同时进行颈、胸、腹三区广泛淋巴结清扫,以减少转移淋巴结的遗留,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Yang AK  Chen FJ  Li QL  Wei MW  Song M 《癌症》2003,22(5):541-544
背景与目的: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影响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990~1996年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64例舌鳞癌患者的资料,分析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64例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5.71%,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同侧的Ⅱ区,其次分别为同侧的Ⅰ和Ⅲ区,82.98%隐匿性转移的颈淋巴结位于以上3个区域,大多数隐匿性转移的颈淋巴结在首次手术治疗后2年内(33/36)被发现。经统计学分析,显性颈淋巴结转移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log-rank,P<0.01),而显性转移组与隐匿性转移组患者的预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P>0.05)。结论:同侧的Ⅰ~Ⅲ区是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对较易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cN0舌鳞癌患者可行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影响cN0舌鳞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颈、甲状腺     
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和处理,铂类为基础的两种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前病变,cNo期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处理探讨78例报告,776例甲状腺肿块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分析,甲状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在判断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决定是否施行侧区清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24例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颈前区淋巴结转移与颈外侧区淋巴结 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前区淋巴结转移者87.5%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颈前区淋巴结无转移者仅19.6%有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临床无可触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前区淋巴结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可为临床医生决定是否施行颈外侧区清扫提供较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相关临床特征,为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的4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颈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本组共41例,颈淋巴结转移阳性38例;Ⅱ、Ⅲ、Ⅳ、Ⅵ区淋巴结转移常见(Ⅳ区转移率为56.1%,Ⅱ、Ⅲ、Ⅵ区均为46.3%)这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区、Ⅴ区少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9.7%、12.2%),与Ⅱ、Ⅲ、Ⅳ、Ⅵ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者Ⅱ、Ⅲ、Ⅳ、Ⅵ区转移常见,Ⅰ区、Ⅴ区少有淋巴结转移,建议手术中常规清扫Ⅱ、Ⅲ、Ⅳ、Ⅵ区颈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员和艺  胡梅 《肿瘤》1997,17(3):174-174
食管癌以右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1例报告员和艺胡梅唐焱张斌作者单位: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内三科(克拉玛依834000)食管癌以右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罕见,现报告1例。男性,56岁,汉族,既往体健,否认有任何消化系统疾病。入院前一月因右侧颈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