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或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degeneration,FTLD)是一组以进行性行为异常、人格改变、语言障碍,而早期记忆相对保留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正>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以上和/或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是一组以明显人格、行为改变和语言障碍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有运动神经元病合并额颞叶痴呆的个案报道,且发现两种疾病可能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运动神经元病合并额颞叶痴呆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3 y,言语不  相似文献   

3.
老年痴呆的成因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老年痴呆 65岁以上老人约5%患有痴呆,其主要原因为脑血管障碍(脑血管性痴呆)及老年性痴呆.一般认为日本老年期痴呆中60~70%属脑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只占30~40%;而欧美相反,85~90%为老年性痴呆.痴呆症状在开始时有记忆障碍、计算障碍,以后逐渐发生思考、判断、对时间及地点定向障碍,不能料理日常生活,遂成为睡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期痴呆临床症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农村的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表现。方法:采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痴呆行为问答卷(CDBQ),对符合DSM-Ⅲ-R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患者共80例进行测试。结果:老年期痴呆临床症状可有行为、思维、情绪、睡眠和定向等障碍。以妄想、抑郁、违拗、易分心、幻觉、攻击、无目的走动、重复行为较为多见,因性别、年龄、病程、痴呆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结论:老年期痴呆常表现出多种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痴呆是一种后天性、持续性的智能障碍。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 ,出现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判断能力、语言和视空间能力的减退 ,情感人格的变化 ,并足以妨碍本人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综合征。可引起痴呆综合征的疾病多达百余种。可分为变性性、血管性、损伤、感染、中毒、肿瘤、代谢及其他等。在老年期痴呆 (发展中国家 >6 0岁 )中最常见的有两大类型痴呆 :(1)老年性痴呆 ,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D) ;(2 )血管性痴呆 (VD)。这两大类型的痴呆占了老年期痴呆的绝大部分 ,大约 80 %左右。AD是一种大脑皮质的退行性、…  相似文献   

6.
痴呆表现为智能减低及人格改变,病因甚多。现将我科1985年~1987年9月,经头颅CT扫描证实2个以上脑梗塞灶,临床上具有痴呆表现的14例住院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根据DSM-Ⅲ诊断标准,本组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主要诊断依据为:(1)智能缺损,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社交,职业功能或日常生活,(2)记忆损害可伴有定向障碍;(3)不同程度人格改变,(4)具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5)头颅CT证实具有2个以上脑梗塞灶。14例中,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35~78岁。有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2例,同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2例。曾发生过TIA或脑梗塞1次者6例,2次6例,3次2例。偏瘫13例,其中肌力0~15例,Ⅱ~Ⅲ°2例,Ⅳ一Ⅴ°6例。偏身感觉障碍9例。局限性癲痫发作1例。皮层性失明2例。记忆力减退12例、近远事遗忘2例,定向力和  相似文献   

7.
老年期痴呆精神病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对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往往存在严重影响,80%以上的家庭把痴呆患者的过激行为、暴力、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做为其困扰家庭的首要问题.与患者记忆、自理能力、语言功能的减退相比,直接照料者往往更注意到其精神、行为的改变[1].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三阶段调查方法,对南京地区4个居委会和1个乡,共计3268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为1.47%,Alzheimer病(AD)为0.95%。脑血管性痴呆(VD)为0.49%,其他痴呆为0.03%。结论: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痴呆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可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等功能受损,严重者可伴精神行为异常的且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病因,约占60%~70%;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为痴呆第二大病因,占15%~20%,是由各种脑血管因素所致认知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记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讲,所谓痴呆是指成年期出现的智能障碍,在老年期即使是健康老人也有记忆障碍,老年期痴呆是健忘性痴呆,因此,老年期健忘和痴呆的区别,不论在概念上或临床上都有问题。根据最近的研究,老年期的智能不是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阿尔采默氏病 (AD)、血管性痴呆 (VD)和混合性痴呆 (即前两者并存 )三种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取之于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且符合CCMD - 2 -R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 ,共计 115例 (男 5 9例 ,女 5 6例 )。另一部分病例则取之于本辖区内一所民政局管理的老年福利院 ,亦均符合入组条件的有 119例 (男 6 3例 ,女 5 6例 )。二者合计总病例数为 2 34例 ,其中男 12 1例 ,女 113例 ;年龄最大为 92岁 ,最小为 73岁 ,平均年龄 82 79岁 ;AD83例 ,VD10 6例 ,混合性痴呆 4 5…  相似文献   

12.
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于老年期或由成年延续下来的痴呆,主要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与脑血管性痴呆,ICD-10将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依发病年龄于65岁前或后分为早发性或晚发性[1]。在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我国以60岁为老年期的年龄界限,预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3亿,本世纪中叶可能达到4亿左右[2]。现就有关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及其预后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和痴呆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期痴呆 ,不仅是个体的疾病 ,而且因其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负担 ,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一个主要类型 ,发达国家对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研究较早 ,也较深入。我国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现介绍如下。一、流行病学研究1.患病率和发病率 :近几年来 ,由于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标准和调查研究方法逐渐趋于一致 ,使各个研究之间具有可比性。国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 65岁及以上是 6…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最主要的与年龄有关的痴呆疾病,病程呈进行性、不可逆性,可引起记忆丧失,个性改变和行为异常。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为其次的老年期痴呆疾病(约占20%),但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aD是最常见痴呆病因。传统的概念中血管疾病是AD与VaD鉴别的定界,在目前应用的AD诊断标准中都需要排除脑血管疾病。但是,近年来影像学、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等方面资料却向这传  相似文献   

15.
农村老年期痴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期痴呆和Alzheimer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两阶段调查法对四川省新津县农村三个乡,共60个自然村5987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老年期痴呆及Alzheimer病流行学调查。结果;发现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1.74%,Alzheimer病(AD)的患病率为1.4%,血管性痴呆为0.18%,混合性痴呆0.05%,其他痴呆0.07%。痴呆患病率以女性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升高,不同文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在老年期发生的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衰退、性格和行为改变等.  相似文献   

17.
老年期痴呆和帕金森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期痴呆和帕金森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社区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二阶段调查法,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帕金森病筛查问卷为筛查工具:以Pfewffer功能活动调查表(POD)、Fud物体记忆测数(FOM)、快速词汇测验(RVR)、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为细查工具。按ICD-10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确诊病例。结果:在1186人5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痴呆患病率2.61%,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0.76%,血管性痴呆(VD)0.42%,混合型痴呆1.43%。帕金森病患病率为0.17%。结论 老年期痴呆和帕金森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和消耗卫生资源较高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老年期痴呆泛指60(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的各种类型痴果,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果(VD).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人中,痴呆的患病率为15%,其中9%为AD,4%为VD[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额颞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额颞叶痴呆早期的首发症状以人格改变(75%)、精神行为症状(12.5%)、语言障碍(25%)或(伴)记忆力下降(50%)等为主.伴随认知功能的逐步下降,患者会逐渐出现各种非特异的症状表现如淡漠、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异常或刻板行为、易激惹、口欲亢进、脱抑制及收藏癖.额颞叶痴呆的首次诊断符合率总体在50%左右. 结论:额颞叶痴呆患者症状丰富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特别要警惕痴呆患者的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20.
额颞叶退行性变(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FTLD)是一组以行为和人格改变、失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行为变异额颞叶型痴呆(behavioral variant frontotemporal dementia,bvFTD)即狭义的额颞叶痴呆或额颞叶痴呆额叶型、语义性痴呆(semantic dementia,SD)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PNFA).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学分类,FTL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引起年轻发病的痴呆类型[1,2].FTD在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上都具有多样性,同时,FTD还可合并运动神经元病(MND)或帕金森综合征,使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