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侧扶突穴注药复合多穴位针刺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扶突穴注药组(观察组,FI组)与颈丛神经阻滞组(对照组,CB组)。FI组采取双侧扶突穴注射l%利多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而CB组采用相同药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两组常规连续监测MAP、HR、RR、SpO:、VAS,指导麻醉药物的使用。结果:双侧扶突穴注药具有阻滞麻醉作用,针刺内关、合谷穴亦能加强其阻滞效果,WAS评分(30±12)分,不同方式的复合可显著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19.0±4.0mL),对生理功能干扰小,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术后恢复亦较快,能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P〈0.01)。结论: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双侧扶突穴注药复合多穴位针刺更适用于颈部手术。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颈部的局部解剖结构及常用穴位,以人迎穴为例,对针刺颈部穴位的刺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1998年~2004年,笔者采用颈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头痛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应用麻黄粉贴敷肺俞穴对背部及气管-支气管解剖部位所对应的体表穴位的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纳入10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5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应用麻黄粉贴敷双侧肺俞穴180 min。贴敷前和贴敷180 min后应用可视化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受试者双侧肺俞、双侧魄户、身柱、廉泉、天突、膻中、双侧神封和双侧膺窗的血流灌注成像变化,贴敷60 min和120 min监测除肺俞穴外的所有穴位。比较同一穴位随贴敷时间变化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同一时间不同穴位间血流灌注量。结果 受试者贴敷前后体温、心率、血压和食指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图直观显示:贴敷前气管-支气管解剖结构所对应的体表穴位较之背部腧穴血流灌注量更大。贴敷180 min后,背部腧穴和颈部腧穴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图变化不明显,胸部腧穴血流灌注量较贴敷前减少。右侧肺俞穴贴敷180 min后血流灌注量较贴敷前上升84.35 PU (P<0.05),其余穴位贴敷前后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前,膻中穴、神封穴(右)、膺窗穴(右)血流灌注量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玥  王舒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77-679
人的颈部是经脉和奇经八脉循行的重要部位,颈部穴位的功效主治亦比较复杂。人迎穴位于人体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临床取穴操作要求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2~0.4寸,不宜灸。现代临床应用中,大多数医者认为针刺人迎穴应在喉结旁开1.5寸,用左手食指或拇指将颈总动脉轻轻推向外侧,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进针。  相似文献   

6.
王燕  李翔 《中国针灸》1996,16(10):21-21
中极穴临床应用王燕,李翔(北京市隆福医院,100010)主题词穴.中极中极穴为任脉经穴,别名玉泉、气原。本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据文献记载,其主治有遗尿、遗精、阳萎、疝气、阴冷、月经不调等多种疾病。笔者在临床运用本穴配合其它穴位治疗多种疾病疗...  相似文献   

7.
针灸戒毒中穴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利民 《中国针灸》2006,26(7):530-532
通过穴位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穴位的作用机理等3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戒毒中穴位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戒毒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很不够,特别是对腧穴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针灸戒毒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针灸戒毒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特别应加强对穴位临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穴位注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谈穴位注射临床应用(510080)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阮经文穴位注射的临床功效已是事实,它具有用药少,选穴精,疗效佳的优点,近几十年来,已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广泛应用。穴位注射是在针灸基本理论及物理刺激,药理作用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特殊疗法。它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根据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穴位注射治疗本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使颈部气血经络痹阻得以舒通,筋骨损伤得以滋养,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穴中有不少同名穴,如足少阳胆经有头临泣和足临泣,头奔阴和足窍阴;足阳明胃经有足三里、上巨虚(巨虚上廉)、下巨虚(巨虚下廉),而手阳明大肠经则有手三里、上廉、下廉;腹部任脉有气海、关元,背部足太阳膀脱经则有气海俞、关元俞。这些命名基本相同的穴位,其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穴位的发展,早期只是依照病痛的局部找压痛、郁血等异常反应处进行针灸,这就是“以病为输”和“取血者”的取穴法;后来到了“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的阶段,则针灸处确定了位置,又定出了名称。从名称上可以反映出古人是怎样认识这些穴位的,还可分…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久咳58例,经2年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治疗方法主穴:①肺俞(双),尺泽(双);②定喘(双),孔最(双)。配穴:足三里(双)。每日取一组主穴加配穴,二组穴位交替选用。药物选择: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核酪注射液。操作方法: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吸取鱼腥草注射液2ml、当归注射液2ml混匀,在无菌操作下,将针刺入主穴中,并上下提插,待病人有酸、麻、重、胀等得气感后,回抽无血即可推药。每穴注射1ml,随后再抽取核酪注射液2ml,按上述操作注入配穴,每穴1ml,每日1…  相似文献   

12.
刘淑红 《新中医》2012,(2):87-88
目的:观察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用颈穴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慢喉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喉喑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部穴位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O%,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部穴位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慢喉喑疗效较好。络病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慢喉喑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TCD观察针刺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针刺不同的颈部穴位组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针刺不同的颈部穴位组,经穴组取大椎、风池、天柱,夹脊组取相应的夹脊穴,并通过经颅多普勒对针刺前后的血流速度进行观察.结果:针刺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及近期疗效,针刺不同的颈部穴位导致的即刻效应有差异.结论:针刺颈部不同的穴位组均能以双向调节的方式有效地改善椎动脉的供血强度,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紊乱.  相似文献   

14.
激光照射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11例临床观察梁尚清,哉巧云,林稚红(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5001)主题词三叉神经痛/穴位疗法,激光/治疗应用,耳穴贴压我室自1990年以来,采用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协同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  相似文献   

15.
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万昌  马奇 《陕西中医》2010,31(9):1217-1218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6例,采用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三联疗法,对照组88例,采用单纯牵引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P<0.01。结论:牵引推拿及穴位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调整颈椎关节扭曲,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人迎穴古今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田德全  严振国 《中国针灸》1997,17(5):305-307
人迎穴古今应用及研究田德全,严振国(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主题词穴;人迎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文献中对人迎穴的不同论述,往往使针灸临床工作者或望而却步,或无所适从。本文主要从古今两个方面,对古代人迎穴禁忌的提...  相似文献   

17.
神庭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尧其 《中国针灸》1995,15(3):37-38
神庭穴的临床应用孔尧其(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10012)神庭穴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属督脉。主治头痛、眩晕、癫痫、惊悸、不眠、鼻渊等病症。操作时,平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然临床应用起来,未必效验,究其原因,奥妙在针刺手法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8.
赵凯  李齐同 《针刺研究》1998,23(3):185-186
在针灸临床中,一些经穴由于性能相近,作用相似,经常同时配伍应用,这些两个经常配合应用在一起的穴位又被称为“对穴”,“对穴”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对穴”的应用起源较早,许多针灸古典医籍中都有记载。如明代高武编著的《百证赋》,其内容包括百种病证的治疗法则和配伍规律,大部分是一对穴位相互配伍治疗疾病。这是因为购穴的配伍要比药物配伍优越的多,药物配伍有时可发生相畏、相反之弊,而经穴的配伍却都能够互相协调,同时发挥各穴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可根据脑穴的性能,疾病的归属,选用不同的配穴方法。采取本经、表里经、…  相似文献   

19.
摘要:针灸穴位的命名含义甚广,人体穴位之名,是中国千年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各方面的元素,其中古代天文学对此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穴位定位、主治功能、经气流注方面,对穴位的命名进行了探索。深刻理解穴位命名含义,将对穴位的功效主治、临床应用有进一步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浙江省加善县水泥厂医务室(314104)张伯民主题词:坐骨神经痛/外治法穴位注射疗法环跳穴酒精/治疗应用笔者近几年采用酒精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最大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