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芝元 《大家健康》2016,(5):306-306
幽门螺旋杆菌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胃癌、消化性溃疡等。当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多采用药物方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降低复发率。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单药治疗、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用药等。现将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和耐药性分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经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阳性的195例慢性胃病患者,取病变黏膜组织,常规方法培养鉴定幽门螺杆菌,采用平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95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分离率高达79.5%。药敏显示,此次分离的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和替硝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敏感。结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首要因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仍然是根除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泰州地区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病情况调查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蒋桂芳,李国维,李美玲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我院自1991年5月开展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现将资料完整的327例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2年Warreh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注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仅是成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且与小儿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由于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吸烟、饮酒及社会活动)较少,与成人情况不尽相同,现就有关的研究概况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已为公众所接受。自从1983年Warreh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有关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不但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密切,而且该病原菌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和消化不良的一个病原体。在第4届东京国际幽门螺旋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近2年来,人们不再怀疑HP为组织学胃窦胃炎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从而对PU的认识和治疗产生了一次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旋杆菌已广泛被医务人员所认识,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并且广大医务人员根据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均给以二联、三联甚至四联疗法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如抗生素在其他感染性疾病中也广泛应用,因此幽门螺旋杆菌也出现了变异及耐药的问题.下面我们将近2年观察到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变异及耐药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及其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张子理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世武甘肃景泰县医院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组织胺H2受体阻断剂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近期愈合率高,副作用小,但容易复发,而且对幽门...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但传统三联疗法根除Hp逐年下降。寻找新的耐药率低,疗效相对高的方法已十分必要。我院用10d序贯疗法根除Hp感染取得理想效果,并与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尿素酶试验阳性的1036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不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结果:1036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448例,阳性率为43.2%.承德地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不良100%、十二指肠溃疡69.3%、复合溃疡68.3%、胃溃疡49.4%、胃癌29.3%、慢性胃炎19.8%.结论:承德地区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找到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目前,已推荐将根除Hp作为Hp相关性疾病、特别是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措施。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瑞倍(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联合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志添  陈燕凌 《医学综述》2008,14(14):2116-2117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除引起胃肠疾病外,还与人类某些肝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成功复制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肝炎和肝癌模型。近年研究发现,慢性感染过程中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协同作用、癌基因激活、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异常均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肝炎发展成肝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院自2004~2007年,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状况。 方法 随机选择经胃镜检查临床上确诊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594例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体检自然人群,根据病史、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及体检报告未见任何异常则确认为健康体检者共590例并作为对照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结果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总检出率为70.71%(420/594例),其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7.77%、84.37%、76.04%和28.70%,以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最高(84.37%),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最低(28.70%)。不同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组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总检出率为54.92%(324/590例),与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也有较高比例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临床观察潞城市人民医院(047500)刘振声沁源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李全心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发病率高,消化性溃疡又易复发,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此病目前研究认为是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致,应用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丽珠...  相似文献   

15.
小儿幽门螺旋菌感染124例徐书珍姚志伟*傅振荣张丽君**(附属医院小儿科*检验科,256603**阳谷县中医院)关键词幽门螺旋菌;胃炎;抗HP;上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已被证实,但研究主要在成人中进行。笔者采用抗HP测定对H...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和溃疡病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慢性胃炎由物理性汝口过热、过粗糙)、化学性(如过酸、过辣及烈酒等)及生物性(如幽门螺旋杆菌)等有害因素造成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溃疡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它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发病初期的症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腹痛、黑便和呕血等。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公认的是由于致溃疡攻击因子与胃黏膜保护因子失去平衡,攻击因子过强或保护因子减弱而形成。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可以控制症状、有利于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且难治愈。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组织活检后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70%,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HP阳性率23.8%。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47例,HP阳性率10.6%,十二指肠溃疡113例,HP阳性率94.7%;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68例,HP阳性率17.6%,十二指肠溃疡16例,HP阳性率5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胃溃疡、乙肝肝硬化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旋杆菌(Hp)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不同民族成人Hp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不同种族Hp感染率有差异,在不同地区慢性胃炎的Hp感染率也存在民族差异,但在吉林地区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不同民族间有无差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吉林地区汉、满、回族中年男性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胃镜检查确诊的494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黏膜组织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炎性反应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消化性溃伴慢性胃炎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Hp感染阳性率,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达72.7%、隆起糜烂性胃炎达76%、反流型胃炎达88.2%、萎缩性胃炎达75%,十二指肠溃疡(DU )和胃溃疡(G U )的H 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82.1%和86.5%。结论:几种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均伴有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