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部平滑肌肉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结果9例平滑肌肉瘤发生于腹膜3例,胃3例,直肠、结肠及子宫各1例。肿瘤密度不均,中心有大片坏死,周围实质呈破絮状或环状,其中1例可见液平面。增强后为延迟边缘强化。结论CT检查对平滑肌肉瘤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肾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平滑肌肉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肿块最大径均>5cm。CT平扫示1例呈均匀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2例呈高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时1例呈均匀强化,4例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其内见明显的坏死、囊变征象。结论:肿块巨大、坏死囊变明显及肿块内出血为肾平滑肌肉瘤的主要CT表现,但其CT及临床表现均与肾癌相似,术前鉴别困难,最终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6例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VR及MIP等。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检查显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准确性。结果6例患者中,4例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中等程度强化,CT检查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问的关系及周围侧枝循环形成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CT对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检查资料,重点讨论了CT检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CT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资料中,CT检查15个病人,发现22个病灶,7例为双侧,5例合并肾内和肾包膜下出血,CT诊断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高准确性(80%)。结论:笔者认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多数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平滑肌肉瘤(primary renal leiomyosarcoma,RLS)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RLS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5例均表现为类圆形的单发病灶,突出肾轮廓之外,平扫呈等或稍高于肾皮质.2例位于右肾,3例位于左肾.4例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大片囊变坏死,1例见陈旧性出血,1例密度均匀.1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肾包膜受侵;4例直径>6 cm,1例直径<6 cm;病灶常突破肾包膜侵犯周围组织,1例同侧输尿管受侵,1例肾盂扩张积液,1例下腔静脉瘤栓.增强扫描5例病灶实性部分均呈延迟性强化,囊变坏死部分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肾脏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平滑肌肉的X线表现及其中1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结果均为单发病例,X线片上腔内型4例,表现为圆形、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软组织肿块,肿瘤中心出现不规则的龛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骨软骨肉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4例起源于颅骨,其中3例发生于颅底,临床表现与颅神经、脑质结构受压或受侵以及颅内压增高有关。CT检查所有肿瘤均见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并含有钙化。结论:颅骨软骨肉瘤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5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12例均作CT检查,其中3例作了胃镜检查,6例作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是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好发部位,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大、分叶状、不均匀强化及溃疡形成均提示平滑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胃镜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腹痛1月伴加重14 h,伴腹胀、恶心、呕吐.体检:腹部压痛伴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影像检查:CT显示小肠局部肠壁增厚,腔内见软组织肿块,部分肠管及系膜疝入邻近肠管,相应肠管呈囊袋状扩张,增强扫描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肠系膜区见多发小淋巴结(图1~4).手术及病理:术中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X线、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0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CT表现。结果股骨远侧骨端3例,胫骨近侧骨端2例,胫骨干、股骨干、锁骨、骶骨和髂骨嵴各1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溶骨型3例,囊肿型3例,混合型4例。6例见骨梗死灶,4例见骨膜反应,4例合并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主要发生于长骨骨端,以膝关节附近最为多见,多侵犯单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内或周围软组织肿块出现骨梗死灶,有助于对骨平滑肌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右上腹及腰背部持续性绞痛十余天入院,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局限性隆起,肝下缘位于肋下5 cm,质硬,光滑,边缘钝,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AFP 阴性,CA-125为63.66 kU/L(0~35 kU/L),余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超声示肝右叶大小约13.6 cm×11.5 cm×8.4 cm 的肿块,回声强弱不等,并见不规则片状液性无回声区,肝内胆管结构无明显改变。腹部 CT 平扫示肝右后叶下段内有一巨大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0.9 cm×8.0 cm,中央区及边缘部见低密度区,CT 值约20~30 HU,边界尚清(图1);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 CT值40 HU,且于病灶内见粗大肝动脉穿行(图2),门脉期和延迟期示肿瘤实性部分进一步强化,CT 值达75HU(图3),低密度区无强化。腹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镜下见梭形细胞增生,部分细胞核大、深染、有异形性(图4)。免疫组化检查:AFP (-),CD117(-),CD34(-),Ki-67(+),NapsinA(-),Pan-CK (-),S-100(-),SMA(+),TEF-1(-),Vim(+),CD68(-), Desmin(+)。病理诊断:肝脏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2.
骨盆部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及CT影像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CT在骨盆部软骨肉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骨盆部软骨肉瘤的平片及CT表现(包括7例复发)。结果:CT能显示所有病例中的软组织包块及肿块内的不同密度,而平片只能在14例中显示有肿块影。CT能显示全部病例的肿瘤内有不同形态的钙化,而平片只显示15例有钙化。CT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而平片显示不清楚。CT还能对7例术后复发做出可靠诊断。结论:在骨盆部软骨肉瘤中,CT对肿瘤的定位、瘤内密度的显示、病灶范围及毗邻关系的显示等方面均优于传统X线平片,而且CT对复发的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脏肉瘤的CT诊断(附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肝肉瘤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血管肉瘤2例,非血管源性肿瘤4例。结果:血管肉瘤的CT特征是多发、病灶增强明显和钙化;而非血管源性肉瘤特点为单发、较大、边界欠清的分叶状混合密度肿块伴有坏死囊变。结论: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提示原发性肝肉瘤诊断,确诊需靠活检。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73岁。尿频、夜尿增多 10余年 ,自感小便困难伴腹胀腹痛12h ,查体 :下腹部膨隆 ,膀胱浊音界扩大 ,B超 :前列腺呈球形增大 ,边界清晰 ,内可见 7 0cm×6 0cm× 6 0cm不均质回声区 ,边界不清晰。直肠指诊 :前列腺明显增大 ,向后突入直肠腔 ,质地较韧 ,表面无结节感。以前列腺肥大并急性尿潴留收入院。钡灌肠 :直肠前列腺区明显受压 ,前后径变窄 ,壁光整。CT平扫 :前列腺明显增大 ,边界清晰 ,密度减低且不均匀 ,尿道受压被推向正前方。增强扫描 ,前列腺实质内可见 7 0cm×6 8cm× 6 0cm无强化密度减低区 ,其周边可见环状强化假…  相似文献   

15.
薛鹏  弓莉  杨纪周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04-304,312
患者女,63岁,腹痛、腹胀2月余,偶伴泛酸,嗳气.体检:腹部偏左触及约16cm×13cm大小肿物,质较韧,上下缘不清楚,活动度差.既往脑血栓史两年.B超显示:腹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6.
颅脑CT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价值: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钙,高血磷四肢抽搐14例。CT表现:基底节,小脑齿状核,丘脑,尾状核,脑干及脑皮质与髓质之间对称性钙化。本文对甲旁减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CT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在PACS影像诊断系统上,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HAML的CT表现,记录病灶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及强化.结果 ①12例病灶均无包膜;②病灶内含脂肪密度11例,其中以脂肪密度为主的有3例,其余8例含少量脂肪密度.在降低窗位、增加窗宽时脂肪密度内可见网格状、团絮状影;③HAML呈现早期强化、延迟强化的特征,增强脂肪密度区CT值有明显提高,延迟扫描部分病例脂肪密度区形态改变;5例显示增粗的供血血管.结论 病灶内含脂肪密度、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增粗的供血血管是HAML的CT特征,发现上述征象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估价CT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笔者对120例全部经CT检查的病例作了研究。有关前列腺大小与年龄的关系,在120例中其大小尽管有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大的趋势,但均未超过正常数值范围。120例中36例为前列腺癌,84例前列腺肥大。CT表现为密度不均、结节、精囊角变钝或消失;此多见于前列腺癌,亦见于前列腺肥大。然而CT的复合征象主要见于前列腺癌,只是阳性率相对较少。重要的是CT对前列腺的良、恶性鉴别是困难的。但对病变的延伸范围及前列腺癌的分期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肺内小病灶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附76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76例肺内小病灶(直径≤3cm)病例进行了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短毛刺征,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对于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临床价值;而尖角征、局限性胸膜肥厚粘连对诊断良性病灶有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血管集束征的定义,CT表现及病理基础;并就有争议的胸膜凹陷征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旨在提高肺内小病灶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