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赣州的灵山庙和会昌的赖公庙在宋代至明初,都是由地方大族控制的神明,但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赣南地域社会进一步"正统化",都转变为了带有"公共"性质的神明。灵山庙和赖公庙等神庙的角色转变,表明宋至明代,除了"宗法伦理庶民化"所带来的宗族组织的出现外,还伴随着地方神明逐渐褪去大家族色彩,演变为官方认可的地方神的过程。随着地方神明的转变,宋代赣南基层社会的控制模式,已经由"大族+神庙"模式转变为"宗族+祠庙"的模式。原来很重要的地方神明逐渐摆脱大家族的控制,成为官方认可的地方公共保护神。从家族神到地方神的这一转变历程,给赣南社会留下了深刻痕迹。在赣南的广大乡村地区,宗族组织几乎消灭了大型神庙,几乎所有的神庙都化身为依附于宗族的小庙;而在官方控制比较严的城厢,几乎所有神庙已经公共化,成为地方公众认可的保护神明。我们或可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神明的"公共化",以和华生所提出的神明的"标准化"相呼应,作为理解宋明以来地方社会转变过程的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性概念。  相似文献   

2.
开元二十九年,玄宗所置玄元皇帝庙并非太庙,它属于古代礼制中的先圣祭祀,与文宣王庙、武成王庙性质相同。《新唐书》所载之高祖庙不在太原,而在龙门县,其性质是地方神祠。天宝二年,玄宗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这是玄元皇帝庙从先圣祭祀转向道教宫观祭祀的重大转折之一。天宝八载加"圣祖"及高祖以下诸帝尊号,并规定每至禘祫于太清宫圣祖前设位序昭穆,有认祖归宗之味,使太清宫祭祀朝着"太庙"发展。天宝九年规定太清宫及太庙祭祀改为朝献,南郊之前依次祭祀太清宫、太庙,使太清宫具备与太庙的同等重要地位。天宝元年亲享玄元皇帝庙,将玄元皇帝庙的礼仪纳入国家礼典规范中,道教科仪渗透到国家礼制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菜肴中,芋头是再普通不过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芋头被用来当作主食。很少人知道,被穷人用来填饱肚子的芋头还是药食俱佳的物品,因此芋头也为富人所青睐,这在《红楼梦》里可窥一斑。《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样写道:大观园的姑娘们和宝玉在芦雪庭争联即景诗,当袭人遣人送来半旧的狐腋褂时,“李执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桔、黄橙、橄榄等物盛了两盘,命人带给袭人去”。  相似文献   

4.
正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自恒山被列为"北岳"以来,明、清两朝的国家祭祀曾多次在恒山此举办。从汉代起,恒山就开始出现庙宇,到清初的时候,仅仅是主峰就有六十余处寺庙,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古建筑群。同时,恒山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教圣地,有着浓郁的道教文化。相传太上老君曾经在恒山千  相似文献   

5.
寓言故事     
欹器的启示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人们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器。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若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  相似文献   

6.
在庆元党禁中,朱子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排斥禁锢,但其学术体系并未被摧毁。在学术领域,通过对朱子学说的文本编纂与义理发明,朱熹门人、后学不断扩大朱子学说的社会影响。在政治领域,朱子后学完成了朱熹对帝王之学的建构主张,并通过经筵讲学获得君主认同,确立了朱子学说的正学地位。朱子门人还将道统传承与学祠祭祀紧密结合,在州县学中兴建学祠祭祀朱熹,强化士人学子的道统观,使朱熹作为道统正脉、当代宗师的地位日益凸显。朱子学说在从“伪学”到正学的转变过程中,朱熹门人、后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考察晋水流域水利开发的历史人手,探讨晋水流域从国家赐封到地方"臆造"的各种神灵创造的过程与祭祀活动.从国家赐封的唐叔虞、圣母,到地方社会创造的水母娘娘、张郎,以及代表不同村庄共同体利益的王杰士、杨氏父子等,构成了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重要的是,在不同水神崇拜和水利祭祀活动的背后,蕴涵着不同水利共同体、尤其是不同村庄的现实利益,甚至是不同水利共同体为争夺有限水资源的激烈争夺与冲突,而这种冲突又是明清以来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表征.只有将晋水流域水利祭祀系统纳入整个中国社会的总体变迁趋势中进行考察,才有可能揭示祭祀背后丰富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8.
周宣灵王是宋元明清时期广泛分布于江南地区的地方神。本文主要根据碑刻资料,考察了该神的人物原型及其信仰形成的历史,并揭示了明代中期以来孝子传说及钱塘江江神传说的产生及其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背景,从中抽象出地方神信仰迎合王朝祭祀政策的规律及不同地域间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五代时期的"孔末之乱"事件并非历史事实,孔子第四十三代孙孔仁玉被孔氏宗族推为"中兴祖"是一个不断形塑的过程,其建构肇始于南宋,丰富于元代,定型于明中叶。之所以如此建构,是由于先前以姓源别族的方法失效、尊孔崇儒的朝廷需要孔氏宗族有清晰的世系传承、孔氏宗族有实现统宗收族的需求等原因。明代以降,形塑的中兴祖通过宗族祭祀、谱牒编写、方志记载等形式,日渐成为孔氏家族和地方社会的共同记忆。迨至清雍正时期,官方设立中兴祖奉祀生,标志着孔氏"中兴祖"这一名号为朝廷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正>绿豆的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3.8克,脂肪9.8克,还有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绿豆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比较完全,特别是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其赖氨酸的含量是小  相似文献   

11.
明洪武年间始,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遍设城隍神。善城隍即善化县城隍之神,又称定湘王。明清之际,善城隍经历了国家神地方化的过程。以善城隍庙为中心,结成了一张由信仰、文化和经济等相联系的关系网。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城81日不下,善城隍因护城有功,被敕封"永镇"二字。考察善城隍守城及敕封的来龙去脉后发现,官方敕封的真正原因是安抚在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商民,以达到联合地方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之目的;而敕封行为的发生,是缘于长沙民众的请求。地方神明能够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地方问题的原因,不仅与清王朝统治能力日渐式微有关外,还与地方神明的内在发展以及地方社会力量的增强相关。对于是否利用地方神明来解决地方问题,不同的地方官员的态度可能并不一样;在利用的过程中,晚清政府对不同神明态度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胡汉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道武帝开国之初所立祖神,并非指祭先祖,而是祭祀黄帝之子累祖。祭祖神礼虽非始于两汉,而北魏祭祖神礼远祧两汉新制,故而与先秦礼书所载祭道神具体仪节有异。在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下,祖腊时日与五行相比附,也多为两汉以降王朝所采用。北魏五德历运历经由土德到水德的变更,而所用祖腊时日对汉魏故事略有更定。行神与祖神在国家祭祀中并不同时并存,祖腊时日在隋唐文献中虽仍不乏其说,但由于隋唐祭行神礼的恢复,从而导致祭祖神礼在隋唐以后的国家祭祀中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惠综 《健康天地》2011,(9):77-77
<正>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圣物。每年在采春茶的季节到来时,无论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在云南普洱茶产区有的祭的是古茶树,有的祭的是一方山神,还有更多的是祭拜"茶祖"——孔明。可是为什么云南人不祭神农、陆羽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呢?这还得从诸葛亮(孔明)南征说起。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及整理国内外有关了哥王的相关文献,对了哥王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部位以及抗肿瘤作用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了哥王中含有木质素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甾体类、挥发油类、酸、酯、醇以及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药理活性。文献研究表明,了哥王的抗炎、抗菌及抗病毒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部位。此外,大量研究报道了哥王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该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使该药成为研究热点。建议对了哥王的药理活性物质及抗肿瘤机制等作深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易茗 《健康天地》2011,(1):77-77
<正>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  相似文献   

16.
据新出秦简材料可知秦国、秦朝在县、道设有宗庙,秦县道庙与西汉郡国庙共同构成了秦汉地方宗庙制度。与儒家经典中的"周礼"理想相对,秦汉地方宗庙制度是一种"秦制"。宗庙具有公私二重性,"周礼"之宗庙由"私"而"公","秦制"之宗庙以"公"摄"私"。西汉郡国庙与"祖宗"庙号、公共领域的"功德"有内在联系。地方宗庙具有国家"公庙"的性质,是面向吏民的公共礼仪空间,与秦汉国家结构之变迁息息相关。秦汉地方宗庙制度的废止,是西汉元、成之世儒家官僚整合"周礼"与"秦制"而形塑"汉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4月 2 6日 ,平原县王打卦乡许桥村徐××一家 ,食用新购的食盐做汤 ,引起 2人食物中毒。1 中毒情况   4月 2 6日下午 ,徐××从乡个体食品批发部购进15袋食盐 ,准备在其代销点零售。晚上 ,徐妻任意取 1袋食盐做鸡蛋汤时使用。 18:0 0进餐 ,19:30徐妻出现呕吐症状 ,将所吃食物全部吐出 ;徐××则出现呼吸困难 ,口唇发紫 ,脸色发青 ,抽搐 ,进入昏迷状态 ,送往县医院抢救。接到报告后 ,于 2 1:0 0赶至现场进行调查 ,并采取可疑物 (呕吐物、剩余鸡蛋汤、徐××所购食盐共 3份 )送检2 流行病学调查  徐××一家当晚除进食新购食盐…  相似文献   

18.
Santa Claus是19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圣诞节最重要的标志性形象。当圣诞节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及其他城市逐渐流行的时候,他被译为"圣诞老人",其形象频现于报纸杂志,同时也被广泛地用作商业促销。由于上海是最早流行过圣诞节的城市,本文主要探寻圣诞老人在近代上海的足迹,看他是如何被中国人接受并加以利用的,由此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圣诞节在上海等都市流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养神     
宋运峰 《长寿》2012,(1):17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知觉的总称,由先天之精生成。当人的胚胎形成时,生命之"神"也就随之产生。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  相似文献   

20.
楚地盛行山川之祭,楚地祭祷的山神包括二天子、三土皇(三公主)、峗山、五山(五主山)、武夷山、复山、不周山,以及众多的丘陵之神。它们有些分布在楚人所居的范围之内,有些则是秦人带到楚地的西方山神。在"楚邦"扩张的过程中,楚人也逐渐突破"祭不越望"的旧规,开始祭祷所征服之地的"名山名溪"。将山神用三、五等数字进行排列祭祀的习俗,并非楚人独有,商人及秦、晋、齐各国亦然。汉武帝时,在儒生方士们五行理论的推动下,继承了先秦各地分别祭祷过的三、五名山,并从中采选最具特色的地方神山,整合成"五岳",奉为国祀。楚、秦、齐等地的神山系统整合成"五岳"的过程,正是先秦地域文化"大一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