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的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3日至2017年12月31日ESD术后的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187例。对每例标本的肿瘤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浸润生长方式、肿瘤是否出芽、脉管是否侵犯、切缘状态进行判读。查询所有患者术后内镜活检记录及手术根治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年龄42~83岁,男性147例,女性40例。9.1%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癌/上皮内瘤变,以胃腺癌最常见。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分别占0.5%、41.7%、15.0%,其余42.8%的病例仅有微灶浸润,难以分级。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浸润者,分别占39.6%、32.6%、27.8%。黏膜下层浸润<200 μm(SM1)占9.1%,黏膜下层浸润≥200 μm(SM2)占18.7%。淋巴管侵犯与肿瘤侵犯深度、肿瘤出芽、浸润生长方式有关。淋巴管侵犯率随着浸润深度增加及出芽级别增加而增高。浸润方式为混合型和弥漫型的淋巴管侵犯率高于膨胀型。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之间淋巴管侵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出芽是淋巴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完整切除130例(占69.5%)。非完整切除者(57例,30.5%)切缘多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9例再次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无复发46例(66.67%),复发19例(27.54%),其他部位新发4例(5.80%)。完整切除者与非完整切除者之间病理活检复发率〔28.3%(13/46) vs. 31.6%(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出芽、淋巴管侵犯均应作为ESD标本病理报告的必要指标,其中肿瘤出芽是淋巴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浅表型食管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浅表型食管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恫乡市中医医院住院的45例浅表型食管癌的患者,结合胃镜检查及术后病理,以探讨浅表型食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浅表型食管癌男性多见(75.56%,34/45);好发年龄为51~69岁(57.78%,26/45);好发于食管中段(77.78%,35/45);胃镜下溃疡型(44.44%,20/45)、息肉样型(33.33%,15/45)、平坦型(22.22%,10/45);术后病理黏膜下癌占多数(60.0%,27/45);鳞癌(95.56%,43/45);内镜下分型与浸润深度有明确的关系,肿瘤分化程度的高低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结论浅表型食管癌胃镜下以溃疡型和息肉样型为主。胃镜检查是发现浅表型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且有助于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浅表型食管癌病理,以表面扩散生长型多见,以鳞癌为主,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浅表型食管癌的诊断率,为浅表型食管癌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意义。方法对184例食管癌切除标本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84例中男与女之比为2.6∶1;40-50岁占30.44%;早期癌6例,96.74%为中晚期癌;41.3%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积极普及食管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手术治疗注意彻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揭阳地区食管鳞癌(ESC)病理形态特点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1346例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标本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地区ESC多发于中下段,以中老年为主,大部分中晚期发现,髓质及溃疡型多见,分化程度偏低,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3.2%(581/1346);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分型、分期、分化有关(P<0.05).结论:ESC在本地区大多发现较晚,且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早期发现是本地区一大难题,普查可在本地区进一步摧广.结合本地区上段ESC偏少情况,淋巴结多广泛转移及转移率较高等特点,三野清扫已无较大意义;对中下段ESC可行二野(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配合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及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表浅病变的临床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下发现的食管可疑病变,用2%卢戈氏液染色,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并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病理结果与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普通胃镜检查发现178例食管表浅病变,其中食管鳞癌39例,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7例,食管中度不典型增生31例,食管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慢性食管炎57例,鳞状上皮增生30例.(2)卢戈氏液染色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卢戈氏液不染和淡染,其准确性为61.5%;卢戈氏液不染诊断食管癌和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准确性高达95.6%.结论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结合活检对判断食管表浅病灶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诊治165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转移169例,现对169例食管癌转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食道癌转移以淋巴道途径占绝大多数为90.5%,血行转移为9.5%,淋巴道转移部位以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最多,纵隔淋巴转移次之,治疗后转移以手术后转移最多,原发病灶中以段最多。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特有的重复结构,由(AATGGG)n组成,能够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及端一端融合,在细胞分裂时,由于染色体自身缺陷,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其端粒逐渐缩短,最终使细胞进入危险期,并导致细胞死亡。而在许多恶性肿瘤及其相应的细胞中,当端粒酶星阳性表达时,则肿瘤细胞能够逃脱衰老死亡,并成为永生化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发生的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变化过程中关键的一步。然而,有关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端粒酶的研究很少报道。本文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RepeatAmpliffieationProtocol,TRAP)分别检测食管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以探讨端粒酶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表浅食管癌的疗效并比较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表浅食管癌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月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表浅食管癌患者共920例,其中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各460例,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密切随访。结果:ESD组平均手术时间[(74.05±1.84)min]、住院天数[(8.13±0.20)d]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6%)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240.90±6.88)min、(18.96±0.42)d、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完全及治愈性切除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中满足ESD手术绝对或相对适应证的患者较外科手术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其中符合绝对适应证的E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及非治愈性切除是诱发表浅食管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治疗表浅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当,术后并发症更少,生存率更高,可以作为满足ESD适应证的表浅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与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54例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男性39例,女性15例;发病高峰年龄为51~70岁46例(占85.2%);食管上段3例(5.6%),食管中段35例(64.8%),食管下段16例(29.6%)。内镜分型:隐伏型、斑块型、糜烂型、乳头型分别为13.0%、53.7%、22.2%和11.1%;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分别为83.3%和16.7%,其中黏膜内癌15例(27.8%),黏膜下层癌39例(72.2%)。结论早期食管癌好发于51~70岁男性,食管中段系好发部位,内镜下表现以斑块型多见,鳞癌为主,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表食管癌侵袭深度及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总共手术治疗食管癌923例,其中早期浅表食管癌68例,本文就对其术后侵袭深度及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全组淋巴结转移率27%,其中高出黏膜型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8%,侵袭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结论高度重视浅表型食管癌的根治性,对早期食管癌也应按肿瘤外科的原则行食管的次全切除术并常规清扫区域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7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前病变,重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Ⅲ)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子宫颈锥性形切除术,为进一步探讨子宫颈上皮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一致性及其治疗方法的必要性。现将1999~2005年在我院术前活检为CIN-Ⅲ并全部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171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自然演变的规律及其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3月—2004年3月42例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对其随访至2009年3月,分析其病理变化规律。结果内镜下病变消失8例,保持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加重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鳞癌12例。不同病变范围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其随访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胃镜分型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其随访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红斑型与隆起型、糜烂型与隆起型、红斑型与浅溃疡型、糜烂型与浅溃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有一定的癌变能力,与胃镜分型相关,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活检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内镜下切除组织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8年7月内镜下病变组织活检诊断为食管LGIN、并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切除病变组织的148例患者,按内镜切除术后是否发生病理升级分为病理升级组(n=77)及病理未升级组(n=7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59.95±7.75)岁,男性占67.57%(100/148);病变位于食管中段(99例)和下段(38例)居多;内镜下病变呈凹陷为主(72例);病变整块切除率99.32%(147/148);77例(52.03%)发生病理升级,其中33例(22.3%)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16.9%)术后病理升级为原位癌,19例(12.8%)升级为浅表食管鳞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变环周≥1/2周、病变纵经≥3 cm、超声内镜黏膜下层浸润、内镜下表现为凹陷为主型及病变黏膜发红是LGIN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变黏膜发红及病变纵径≥3 cm是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活检诊断为LGIN的食管病灶,若病变黏膜发红、病变纵径≥3 cm,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病灶病变程度被低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8月在我院门诊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者164例的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阴道镜拟诊和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IN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CIN的敏感度为62.2%,CIN的特异度为23.8%,其中CINⅡ、Ⅲ特异度为99.2%。结论阴道镜活检明显提高了CIN的检出率,明确CIN的程度有利于其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总结食管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LGIN)的内镜形态学特点及其病理转归现状,探讨食管LG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首次食管活检病理提示LGIN的病变共201处(169例),分析其病变的内镜资料、病理转归情况。以内镜形态学表现为食管黏膜病变、且病理结果为单纯炎症病变为对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黏膜LGIN的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黏膜LGIN以中老年多见,男女比约为2.5∶1。201处病变平均最大横径、最大纵径分别为(0.9±0.8) cm、(1.4±1.3) cm,主要位于食管中段(52.2%),形态学上以平坦型(0-Ⅱb)为主,占45.8%,其次是以平坦隆起型(0-Ⅱa)为基础的病变占31.8%。有食管炎背景的LGIN 42例(24.9%),多灶病变占57.4%。201处病变平均随访时间为(10.3±12.1)月,经随访,58.2%(117/201)的病变达到病理逆转〔包括24.9%(50/201)的病变完全消失〕,其中原病变最大径≤1 cm者占60.7%(71/117);28.9%(58/201)病变病理结局无变化,仍为LGIN;12.9%(26/201)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性癌,其中最大径>1 cm者占73.1%(19/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阶段年龄(与<45岁相比)及病变最大纵径(与≤0.5 cm相比)是食管黏膜病变发生LGIN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最大纵径为>0.5~1 cm、发生食管LGIN的风险是病变最大纵径≤0.5 cm的1.96倍。结论 在人群中做筛查胃镜时,年龄≥45岁,食管黏膜病变最大纵径>0.5 cm,需警惕食管LGIN可能。已证实食管黏膜LGIN的病变,需根据病变最长径分层进行内镜随访,建议>1 cm的LGIN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宋芳  吴玉梅 《医学综述》2014,(14):2622-2625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48例Va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均以阴道残端细胞学异常就诊。既往病史中,宫颈癌病史26例(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22例(45.83%)。共发现VaINⅠ17例(35.42%),VaINⅡ18例(37.50%),VaINⅢ13例(27.08%)。Va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45例(93.75%),阴性者3例(6.25%)。VaIN发生于阴道上1/3的患者41例(85.42%),其他部位者7例(14.58%)。43例(89.58%)患者病变呈多灶性分布,5例(10.42%)呈局灶性分布。VaIN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汽化治疗31例、局部药物治疗13例、局部切除3例和腔内放疗1例。治疗后病变近期局部控制率为100%,4例(8.33%)VaINⅢ患者复发,再次激光治疗后病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断困难,最常发生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常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病变多位于阴道上1/3,呈多灶性分布。激光治疗及局部用药均可有效控制VaIN,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由于VaIN的易复发性,需进行长期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对阴道镜诊断的112例CIN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并给予对比。结果阴道镜镜检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比,符合率达90%以上。结论阴道镜镜检对诊断CIN有重要价值,可作为CIN的筛查方法,以便早期诊治,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陆秀萍 《中外医疗》2016,(21):29-31
目的:探讨分析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经该院就诊并且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80例。其中A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B组采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为(22.13±28.28)min,出血量为(7.43±3.58)mL;A组手术时间为(38.23±13.32)min,出血量为(9.12±5.28)mL;B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A组,且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内瘤病变疾病,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染色指示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内镜检查发现食管有可疑病灶的病人用1.2%复方碘溶液食管染色后,在染色指示下多点取活检,经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染色内镜直视下从病灶周围0.3~0.5cm处开始先氩离子凝固点灼上下左右四点以标记切除范围,然后将探头在病灶的最远端到最近端来回或平行移动进行凝固治疗,至治疗区域黏膜完全呈黑褐色或棕黑色,病灶完全破坏为止。 结果36例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经1~3次染色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随访6周~3年,3例失访,其余病人痊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染色指引下氩离子凝固术可作为阻断食管鳞状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根据外科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表浅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T1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及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行食管鳞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估计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P=0.004)、浸润深度( P=0.009)、分化程度( P=0.030)和淋巴管肿瘤浸润(( P=0.00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 P=0.007)、浸润深度( P=0.003)、分化程度( P<0.050)和淋巴管肿瘤侵润( P<0.001)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小,有行内镜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肿瘤直径≥3 cm的高、中、低分化黏膜内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大,如行内镜切除术,需关注术后病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