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特征.提高对AMI的诊断能力.方法 分析20例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资料.结果 AMI不典型心电图常见于心肌梗死早期、同部位多次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合并右室及后壁心肌梗死、小面积心肌梗死及记录导联不正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之患者.结论 对心电图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应不断动态追踪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陈永文  姜萍 《山东医药》1991,31(10):19-19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塞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但由于某些心肌梗塞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故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贻误治疗。近年来我们遇到20例心电图改变不典型的心肌梗塞,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室性早搏的形态:若在心电图上见到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出现梗塞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总结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可疑超急性心梗病例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或不典型心电图改变的病例除记录常规12导联外,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及后壁导联(V7、V8、V9),定时心电随访,并对应各导联做前后对比.结果 有26例急性心梗病例超急性期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或不典型心电图改变.结论 熟悉并掌握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有利于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邵虹  曹艳杰  张军  王玉英  邹菁  魏小梅  陈兰芳 《心脏杂志》2007,19(4):F0002-F0002
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多数在心电图上出现典型的心电图特点。但有些患者MI后,不出现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早期发现不典型MI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及早治疗可提高患者存活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1]。我们对138例急性MI患者心电图进行了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自2005~2006年在我院住院根据心肌酶、肌钙蛋白、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急性MI患者138(男87,女51)例。年龄47~88(平均68)岁。1.2方法1.2.1常规心电图和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18导联,静息心电图检查,每日1次,动态观察。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依据急性MI诊断和治疗指…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但由于某些AMI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贻误抢救治疗,增加死亡率。近几年来我们遇到AMI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共18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窦房交接区、房室交接区、束支传导的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窦房阻滞、房室阻滞、束支阻滞患者的典型和不典型文氏现象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有8例(例1~8)依据心电图特点、临床相关资料、12导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确诊为迷走高敏所致生理性阻滞。另4例(例9~12)依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多项生化检查。心脏B超及心电图特点。最后均被确诊为病理性文氏型传导阻滞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结论对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典型、不典型文氏型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时,必须依据其心电图特点,作出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尽可能作出功能性或病理性的判定,以利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心电图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  的分析 3 4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期心电图改变 ,以提高对老年人急性AMI早期心电图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对 3 4例 60岁以上急性AMI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3 4例均为本院 1984~ 2 0 0 2年收治的 2 85例急性AMI(AMI诊断依据为 1997年WHO标准 ) ,有完整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年龄 60岁以上者 ,男 2 6例 ,女 8例 ,有典型心绞痛者 11例 ,占 3 2 3 % ,心绞痛不典型者 2 3例 ,占67 7% ,首次受检时间发病后 1~ 12h之间 ,其中 5例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后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结果入院后立即查心电图或心电监护 :1~ 2h之间心电图分…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可见一些老年人心前区疼痛、大汗、濒死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或仅有心前区不适、夜间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常规心电图未见典型AMI心电图改变。而追踪复查6~72小时心电图、心肌酶、冠脉造影进一步确诊为AMI。我院近年来共收治16例老年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改变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房扑动的分层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梯形图解”是《临床心电学杂志》新辟的又一个专栏,是将典型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图例用梯形图进行分析。心电图梯形图系Lewis在1925年首倡,但直到1934年,这种分析心律失常的方法才被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以线条图的形式表示心律失常的特征、激动的起源部位、传导途径、传导时间、干扰、发生机制等,梯形图线被称为Lewis线,一直延用至今。梯形图是分析心脏电活动和心电图简单而精确的方法,大大有利于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和解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高龄老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提高高龄老人不典型AMI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不典型AMI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的特点。结果:高龄人不典型AMI的临床症状极不典型,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演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较长,并发症、合并症较多,病死率高。结论:高龄老人不典型AMI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易延误诊治,对可疑观察时间要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原因,提高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从4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26例误诊病历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认识不足以及讯问病史、全面体检不详细。结论全面搜集和辩证分析所有病情资料、及时进行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等必要的检查、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也是减少临床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2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表现特点。方法32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病理Q波有4例(占12.9%),不典型Q波有10例(占31.O%),无异常Q波有18例(占56.1%)。结论心电图可快捷地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是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57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均行18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575例病人中有392例病人CAG阳性,临床符合率68.2%.ECG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34.9%.心电图ST-T改变伴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85.1%,心电图ST-T改变伴不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43.3%,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74.7%,不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35.8%.结论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无心电图ST-T改变的典型胸痛病人不能排除冠心病,CAG检查可避免ECG检查对冠心病诊断造成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VR、V1导联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近端狭窄诊断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20例冠造结果为左主干病变患者典型aVR、V1导联心电图改变的几率,对比分析120例心电图有典型变化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结果①有68例(占56.7%,68/120,)的左主干病变患者出现了典型的aVR、V1导联心电图表现,即典型“左主干”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56.7%;②有31例(占37.3%,31/83)典型aVR、V1导联心电图患者冠造结果为左主干病变,有81例(占97.6%,81/83)的典型aVR、V1导联心电图患者冠造结果为左主干及前降支病变,37例患者未检查冠造,典型“左主干”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的阳性预测价值为37.3%.而对左主干及/或前降支近段狭窄病变的预测价值为97.6%,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心电图出现aVR、V1导联ST抬高〉1mm,且aVR导联ST段抬高〉V1导联,V4-6导联ST段下移≥2mm,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1mm对诊断左主干或前降支近段明显狭窄有很好的阳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典型AMI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34例不典型AMI病人临床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果:因临床表现,心电图不典型或以AMI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使误诊率达44%。结论:很多AMI因以其它症状为初诊主诉、无胸痛、疼痛部位改变、早期心电图无特征性AMI改变等因素而致临床误诊。动态观察病情及提高对不典型AMI警惕,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心电图改变的机理。方法回顾分析17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并比较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现率。结果14例出现某种典型心电图改变。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现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在早期发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与超声心动图有相同的价值。临床医生不应该忽视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通过观察心电图变化早期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使患者得到早期的救治和更加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黄业清  朱立光  郑剑光 《内科》2010,5(6):585-587
目的探讨形态心电图特征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住院并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WCT 96例患者的心电图,分别应用Brugada标准及形态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Brugada标准诊断室性心动过速(VT)的敏感性高(92.4%),但特异性较低(53.3%);而形态心电图特征可应用于WCT的鉴别诊断,30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符合典型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66例WCT心电图QRS波形态不符合典型的束支传导阻滞表现,诊断为VT。结论形态心电图特征在WC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更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不典型心电图的特征,以减少漏诊、误诊率,提高对AMI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MI患者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资料.结果 8例不典型心电图均见于AMI早期,3例出现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2例出现右胸导联V1~V3呈前间壁心肌梗死QRS波形;2例出现Qv3~Qv6未达到病理性Q波标准,但Q波的深度和宽度>下一导联的Q波,即Qv3>Qv4、Qv5>Qv6;1例在V4~V6导联的R波起始部有顿挫或切迹>0.5 mm的负向波.结论 对疑似AMI心电图不典型的患者,必须进行连续心电图动态观察,并进行前后对比,如果有必要再选择合适的附加导联描记,以提高AMI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心电图诊断学理论中关于心电图波形产生原理中遇到的教与学的两难问题。方法我们尝试将临床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图与心电图产生基本机制相结合,用来解释正常及部分异常心电图波形产生的基本机理,从而介绍一种新的心电图理论教学方法。结果本方法可直观地阐述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各个导联心电图波形特征及其机制,使学生迅速具备心电图的分析能力和阅图判读能力。结论将心脏三维电生理图应用于教学可以解决心电图诊断学理论中关于心电图波形产生原理中遇到的教与学的两难问题,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