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儿童哮喘变应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变应原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变应原皮试液做皮肤点刺试验,部位选择前臂屈侧.变应原皮试液包括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结果223例儿童哮喘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146例,阳性率65.5%.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125例,阳性率56.1%.食入性变应原阳性61例,阳性率27.4%.结论儿童哮喘以吸入性变应原过敏为主,其中以户尘螨、豚草花粉为最多,其次是粉尘螨.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且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可列为常规检查,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气传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变应原分布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8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气传变应原测试.结果 84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吸入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6.4%(81例),以藜属花粉最高70.2%(59例),蒿属植物次之42.9%(3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7.4%(23例),榆树25.0%(21例),槭树17.8%(15例),柳树11.9%(10例),豚草(巨大豚草、普通豚草)11.9%(10例),粉螨10.7%(9例),尘螨9.5%(8例),交链孢霉8.3%(7例),特异青霉7.1%(6例),白色念珠菌4.8%(4例)等.81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42例(51.9%)患儿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蒿属最明显,强阳性占蒿属过敏病人的50.0%,藜属次之,强阳性占藜属过敏病人的40.7%.结论 藜属和蒿属为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类变应性鼻炎患儿可采取有效的避、忌、替、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特应性皮炎(AD)患儿常见变应原,为AD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ELISA检测138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并分析其吸入组、食入组变应原;其中43例患儿同时接受了用于检测日常接触类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分析其结果分布特征。结果:吸入性特异性总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7.97%(80/1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00%(3/30)(P<0.01);粉尘螨、蟑螂和兽毛sIgE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食入性特异性总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7.10%(65/13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33%(1/30)(P<0.01);牛奶、鸡蛋和海鲜(蟹/虾)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3例AD患儿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1.40%(35/43),其中1种变应原阳性13例(37.14%)、2种阳性8例(22.86%)、3种阳性9例(25.71%)、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5例(14.29%),前3位常见接触类变应原依次为氯化镍、氯化钴、硫酸镍与甲醛并列。结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和斑贴试验有助于帮助临床发现AD患儿的吸入性、食入性和接触性变应原,尘螨、蟑螂、动物毛、牛奶、鸡蛋、虾蟹类海鲜、镍和钴金属制品、甲醛可能是诱发本地区AD儿童发病的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螨与儿童哮喘的皮肤点刺试验和预防。方法将各种已知变态原反应试剂在小儿的手前臂内侧皮肤上进行点刺试验。于15min内出结果,从而得出受试者的敏感性类型,将其与有关的临床情况相结合,便可确定患者的变态反应性质。结果随机抽查近两年来我院做皮肤点刺试验患儿人数4421例,其中哮喘、变异性咳嗽、支气管肺炎、鼻炎、结膜炎等病人1438例,以粉螨、尘螨阳性病人占1124例,阳性率为78.2%。结论环境中所有常见的变应原都有可使易感个体产生过敏,如再次接触则可发展成为哮喘,所有变应原中,室内尘螨最重要,因为人自出生便可接触到,婴儿期是致敏的最重要时期,尘螨,是最多的,也是儿童的易感者最易遇到的变应原。因此尽快采用预防手段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完全改变哮喘的结局,做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致敏变应原.方法对10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其中儿童48例,成人54例,用尘螨、霉菌、猫毛等12种常见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测定其中27例总IgE(TIgE)的水平.结果儿童组尘螨皮试阳性率最高(均为79.2%),其次是屋尘(72.9%).成年组尘螨皮试阳性率最高,粉尘螨和屋尘螨分别为59.3%、62.9%,其次为屋尘(40.7%).在动物毛发皮屑中,以狗毛为主,猫毛次之;对于所有变应原,儿童组的阳性百分率远远高于成年组;27例血清总IgE的均值为506.1KU/L,远高于正常人,其中皮试阳性者TIgE水平高于皮试阴性者(p<0.01).结论广州地区主要变应原均为尘螨,且哮喘儿童对尘螨过敏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6.
胡帅  张蕾  罗荣华 《医学信息》2018,(13):91-94
目的 探讨FeNO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CVA的患儿80例及健康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儿童FeNO水平,比较FeNO正常的CVA患儿与FeNO升高患儿的皮肤点刺结果、肺功能,分析CVA患儿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VA患儿FeNO水平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FeNO正常的CVA患儿相比,FeNO升高的CVA患儿拥有更高的体重指数,皮肤点刺阳性率更高,强度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肺功能无统计学差异,CVA患儿FeNO水平与肺功能无相关性(P>0.05)。结论 FeNO可以辅助诊断CVA,但不能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主要致敏变应原 .方法 对 10 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 ,其中儿童 4 8例 ,成人 5 4例 ,用尘螨、霉菌、猫毛等 12种常见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并测定其中 2 7例总IgE(TIgE)的水平 .结果 儿童组尘螨皮试阳性率最高 (均为 79.2 % ) ,其次是屋尘 (72 .9% ) .成年组尘螨皮试阳性率最高 ,粉尘螨和屋尘螨分别为 5 9.3%、6 2 .9% ,其次为屋尘 (4 0 .7% ) .在动物毛发皮屑中 ,以狗毛为主 ,猫毛次之 ;对于所有变应原 ,儿童组的阳性百分率远远高于成年组 ;2 7例血清总IgE的均值为 5 0 6 .1KU/L ,远高于正常人 ,其中皮试阳性者TIgE水平高于皮试阴性者 (p<0 .0 1) .结论 广州地区主要变应原均为尘螨 ,且哮喘儿童对尘螨过敏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佛山乐从地区家具工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阳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本院五官科的变应性鼻炎患者500例为观察组,职业均为家具工人;另选取同期本院就诊的非家具工人变应性鼻炎患者500例为对照组.进行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与血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探讨两组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分布情况,分析两种变应原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总IgE阳性率分别为95.6%(478/500)、92.8% (464/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9,P>0.05).血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螨类(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变应原阳性率均最高,且观察组螨类、德国小蠊、交链孢菌属、多主枝孢菌属、树木、杂草、霉菌变应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种变应原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均Kappa值>0.6).结论 相对于非家具工人,家具工人变应性鼻炎的螨类等多种变应原阳性率均升高.  相似文献   

9.
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结果. 采用变应原浸液皮肤点刺方法. 皮试阳性者169例, 占81.25%.变应原浸液内含18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尘螨的阳性率最高达78.85%, 其次是室尘的阳性率为35.58%, 烟的阳性率为32.69%.无一例对其它变应原呈阳性反应, 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无性别差异, 与有无个人及家庭过敏史无关. 哮喘婴幼儿皮试阳性率低于哮喘患儿, 哮喘皮试阳性率在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有随着年龄加大而渐增的趋势. 结果提示: 尘螨、空气污染和被动吸烟是诸多哮喘触发因素中具高度危险性的因素, 加强这方面的对策研究对儿童哮喘的防治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常见变应性疾病经皮肤点刺试验诊断过敏原的分布,探讨常见变应性疾病与过敏原的关系。方法:使用丹麦爱尔开-阿贝优公司的吸入组点刺试剂和德国默克公司的食入组点刺试剂,组胺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①2972例患者吸入过敏原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例数居多,其次为霉菌1;食入过敏原以小虾阳性例数最多。②2972例患者中变应原阳性率以男性居多。③1岁~18岁患者吸入过敏原与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温州地区常见变应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吸入过敏原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食入过敏原以小虾为主。  相似文献   

11.
祁海珍 《医学信息》2010,23(4):910-9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慢性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中的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肺功能室534例慢性咳嗽患者用乙酰甲胆碱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结果 534例慢性咳嗽患者中,不同性别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BPT阳性402例,阳性率75.3%.确诊为CVA328例.结论 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应及时进行BPT,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并施以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居室尘埃内毒素水平对广东城市和农村地区青少年气道反应性及特应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初筛问卷结果选取13 ~ 14岁有喘息症状的青少年为病例组,广州188例(男109例,女79例),从化地区129例(男70例,女59例),同时选取同一年龄组的健康青少年作为正常对照组,广州231例(男125例,女106例),从化地区307例(男145例,女162例),进行哮喘与变应性鼻炎等相关疾病的详细问卷调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肺通气功能及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机收集参与上述研究的青少年卧室床铺尘埃共156份(广州76份,从化80份),检测尘埃的内毒素水平,并将尘埃的内毒素水平与气道反应性(PD20-FEV1)和变应原皮肤点刺风团直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广州青少年喘息症状、哮喘、鼻炎症状以及变应性鼻炎的报告率显著高于从化地区(P>0.0001),其报告率分别为广州28.6%、27.7%、66.0%、46.4%,从化地区5.0%、2.5%、31.0%、6.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屋尘螨、粉尘螨、猫毛与狗毛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广州均高于从化(P>0.0001);蟑螂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从化高于广州(P>0.0001).从化的青少年床铺中尘埃内毒素含量、浓度及密度的几何平均数(GM)均显著高于广州(P>0.0001;从化:6452 EU,10.95 EU/mg,1794 EU/m2;广州:1591 EU,6.45 EU/mg,508.80 EU/m2).PD20-FEV1与内毒素总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174,P<0.05);屋尘螨及粉尘螨的SPT风团直径与内毒素总含量及分布密度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广州青少年喘息症状、哮喘、鼻炎症状以及变应性鼻炎的报告率显著高于从化地区.蜂螂是农村地区青少年仅次于螨的主要变应原.床铺中的内毒素水平与PD20-FEV1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对屋尘螨及粉尘螨的皮试反应呈明显负相关.环境内毒素可能对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三亚地区儿童常见变应原的致敏情况及分布,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Mediwiss公司敏筛定量变应原检测系统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对1 173例患儿进行常见的吸入性与食入性变应原体外免疫检测,并计算各种过敏所占阳性比,同时比较三亚地区不同年龄段吸入组及食入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在所有吸入组变应原中,首要变应原为户尘螨(26.09%),其次为猫、狗毛皮屑(24.30%),混合树花粉(18.67%),混合真菌(13.73%),屋尘(8.18%)等;随年龄增长,混合真菌和猫、狗毛皮屑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户尘螨、屋尘、矮豚草蒿葎草、混合树花粉、苋、蟑螂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户尘螨,屋尘,猫、狗毛皮屑等阳性在A~D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双重阳性组合为户尘螨+猫、狗毛皮屑,其次为户尘螨+屋尘。②在食入组变应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牛奶、腰果、鸡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牛奶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菠萝呈上升趋势,其他变应原变化规律不明显;除腰果、菠萝外,其他变应原阳性率在A~D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海南三亚地区过敏患儿变应原分布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存在差异。三亚地区导致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前5位变应原依次为:牛奶,户尘螨,猫、狗毛皮屑,腰果,鸡蛋白,食入性变应原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SIgE )同过敏原皮试及气道高反应性 (BHR )的关系 ,取 6 4例有症状和 6 0例无症状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 (pharmaciaphadiatoptest)测定其血清中吸入性变应原SIgE ,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测定BHR ,选择尘螨霉菌、猫毛、花粉等 8种常用过敏原做皮试。结果显示 ,SIgE的阳性率在皮试阳性的儿童中占95 6 % ,在皮试阴性的儿童中占 17 9% ;在有高气道反应性和正常气道反应性的儿童中 ,SIgE的阳性率分别为 95 6 %和2 8 8%。两者分别作卡方检验P <0 0 0 1。这说明儿童血清SIgE与过敏原皮试阳性及气道反应性有显著相关 ;吸入性变应原与儿童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具有密切相关。SIgE检测可作为哮喘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特别是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气道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皮试的幼儿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16种常见变应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疾病患儿对16种常见变应原的过敏情况,同时探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并比较致敏程度.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和儿科门诊初诊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等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婴幼儿组(≤3岁)214例,儿童组(>3岁)106例.采用德国FOOKE ALLERG-O-LIQ-SYSTEM变应原检测系统,通过免疫捕获法检测血清中常见的16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结果 在所有患儿中,其中261例(81.56%)SIgE呈阳性.59例(18.44%)呈阴性.16种变应原SIgE阳性率为屋尘螨(36.88%)、粉尘螨(35.31%)、热带螨(24.06%)、狗毛(6.56%)、猫毛(8.75%)、德国小蠊(16.56%)、蜜蜂毒素(0.94%)、屋尘(45.63%)、全蛋(45.94%)、牛奶(46.25%)、小麦面粉(6.88%)、玉米粉(1.25%)、花生(9.06%)、大豆(5.94%)、螃蟹(2.81%)、虾(4.38%).婴幼儿组SIgE的阳性率为81.78%,以食物性变应原(牛奶、全蛋)为主;儿童组的阳性率为81.13%,以吸人性变应原(尘螨)为主(X2=0.02,P=0.89).儿童组尘螨的过敏阳性率均高于婴幼儿组(P<0.05),且儿童组屋尘螨和粉尘螨的过敏程度多在3级以上.婴幼儿组各级阳性率比较平均.两组对热带螨的过敏程度均较低,多在3级以下.婴幼儿组牛奶和全蛋过敏阳性率高于儿童组(P<0.05),两组的过敏程度均在3级以下.结论 儿童组与婴幼儿组对常见变应原的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是对不同变应原阳性率及过敏程度的差异.儿童组主要是对吸人性变应原产生过敏,婴幼儿组主要是对食物性变应原产生过敏,应以不同年龄段来分析儿童变应原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因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初诊患儿,依据年龄分为-3岁、-6岁和-14岁组,在初诊后2周、1个月和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随访治疗效果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各病因的构成比,初诊和最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739例慢性咳嗽患儿,年龄8个月至14岁,其中-3岁组174例(23.5%),-6岁组288例(39.0%),-14岁组277例(37.5%)。咳嗽病程4周至5年。1-4季度分别纳入103例(13.9%)、247例(33.4%)、96例(13.0%)和293例(39.7%)。①739例慢性咳嗽患儿中,单病因680例(92.0%),单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7例(32.1%),咳嗽变异性哮喘219例(29.6%),感染后咳嗽109例(14.8%),变应性咳嗽76例(10.3%),心因性咳嗽25例(3.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1.2%),其他5例(0.7%);双病因45例(6.1%);病因不明14例(1.9%)。②-3岁组最常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58例,33.3%),-6岁组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14例,39.6%),-14岁组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03例,37.2%),上述3种主要病因的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所致慢性咳嗽共675例,其中496例初诊和最终诊断相符,初诊准确率为73.5%。结论温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和变应性咳嗽;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点。方法对我院76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疾病。结果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依次是呼吸道感染或感染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分别占30.26豫、27.63豫及22.37豫,共占慢性咳嗽病因总数的80.26豫。不同年龄患儿的慢性咳嗽病因有所不同。结论通过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研究,将对其预防及治疗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IgE)在各年龄分布及其与总IgE(TIgE)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检测系统,对73例哮喘、过敏性咳嗽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14项SIgE检测,包括食人组和吸入组,同时检测TIgE。结果①患儿TIgE检出率,三组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②患儿SIgE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③患儿〈3岁组以食物多价Fmea以及Dx最高,各为5例;而3—6岁组以Fmea最高,为15例;〉6岁组Mxl最高14例。④SIgE和TIgE检测结果有明显相关,但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如以SIgE阳性和(或)TIgE阳性合并统计,患儿IgE阳性检出率为95.89%。结论①患儿〈3岁组的SIgE和TIgE检出率并不低。②患儿〈3岁婴幼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为食入性Fmea、F2、F4。③3~6岁学龄前儿童仍以食人性变应原为主,最高为Fmea,其次为F2,但吸入性变应原开始增多,Dx、Mxl以及wx;④〉6岁组学龄儿童则以室内吸入性变应原为主,Mxl最高,其次为El/E5、Dx,还有食入性Fmea。⑤SIgE与TIgE有很好的相关性,SIgE联合TIgE检测能够提高检出率,更有效地诊断儿童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儿童TORCH病原体感染情况,为本地区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TORCH检查的儿童2814例,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血清中TORCH-IgM和TORCH-IgG抗体含量。结果在TORCH-IgM检测中,TOX-IgM阳性13例,阳性率0.46%;RV-IgM阳性61例,阳性率2.17%;CMV-IgM 阳性89例,阳性率3.16%。其中,CMV-IgM阳性率最高(3.16%),TOX-IgM阳性率最低(0.46%)。在TORCH-IgG检测中,TOX-IgG阳性200例,阳性率7.11%;RV-IgG阳性2132例,阳性率75.76%;CMV-IgG阳性2250例,阳性率79.96%,HSVⅠ-IgG阳性1063例,阳性率37.78%,HSVⅡ-IgG阳性68例,阳性率2.42%。其中,CMV-IgG阳性率最高,HSVⅡ-IgG阳性率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儿童TORCH的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CMV的感染较为明显。因此应重视儿童的TORCH检查,从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及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皮试和血特异性IgE检测探讨乳胶过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我国乳胶过敏的发病情况 ,以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统计分析我院过敏性疾病防治中心 6 5 1例门诊病人常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SPT )结果 ,再按照门诊号随机挑选 6 4例乳胶与粉尘螨同时阳性的患者 ,并以 30例无过敏性疾病及其家族史的正常人作为对照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乳胶及粉尘螨特异性IgE。结果显示乳胶SPT的阳性率较高 (37 5 % ) ,特异性IgE阳性率亦较高 (31 2 5 % ) ;在 11种常见变应原中 ,乳胶与粉尘螨合并阳性率最高 ,其次是狗的分泌物、皮屑和真菌 ;单独对乳胶发生过敏的阳性率极低 (1/ 6 5 1) ;乳胶阳性的SPT与临床相关症状 (OR =14 2 6 1)、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OR =3 86 8)之间呈显著相关 (P均 <0 0 1) ,但与性别 (OR =1 2 0 5 )、年龄 (OR =1 371)无相关 (P均 >0 0 5 ) ;乳胶与粉尘螨可相互抑制各自的特异性IgE。提示乳胶过敏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 ;乳胶与粉尘螨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