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续断科蓝盆花属植物大多数在国内外广泛作为民间传统用药,潜在药用价值较大。通过Sci Finder,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到有关蓝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经全面分析后,分类归纳成综述。至今,蓝盆花属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环烯醚萜、香豆素类、酚类、有机酸和挥发油等结构类型。药理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镇静、增强免疫等功能,尤其是在抗氧化和抑菌等方面效果显著。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三萜类。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综述其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蓝盆花属植物、开展发现其新的药用活性成分研究并对其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蒙药蓝盆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有效物质基础及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交实验法优选蓝盆花总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交实验法优选蓝盆花总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按正交设计进行实验,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质量3个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了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4.
蒙药蓝盆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蒙药蓝盆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的乙醇用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以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测定蓝盆花总黄酮提取是,提取次数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从而选出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以药材10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  相似文献   

5.
蓝刺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蓝刺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查阅国内外近10年有关蓝桉化学成分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指出蓝桉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及其苷,黄酮,有机酸和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同时指出蓝桉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蓝刺头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刺头属许多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其化学成分给予了很大关注,其中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居多。就该属植物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相关研究,对该属植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为蓝刺头属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汪毅  李铣  孟大利  许婧  孟庆玲 《中草药》2006,37(2):189-190
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又名禹州漏芦、火球花,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了蓝刺头及同属植物华东蓝刺头E.grijsii Hance作为禹州漏芦入药。禹州漏芦味苦、性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蓝盆花总黄酮对超氧离子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蓝盆花总黄酮对VB2—Met—NBT体系产生的O2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存在计量依赖性关系。其SC50=2.5ug/ml(r=0.9641);IC50=2.7(r=0.9936)。  相似文献   

10.
ICP-AES法测定蒙药蓝盆花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蒙药蓝盆花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其中Al,As,B,Ba,Cd,Co,Cu,Fe,Hg,In,Mn,Pb,Sr,Zn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选择ICP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为射频功率1.15 kW,载气流量1.2 L·min-1,冷却气流量15 L·min-1,辅助气流量0.5 L·min-1,积分时间30 s。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0.000 2~0.006mg·L-1,回收率96.6%~110.6%,RSD<4.29%。结论:此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对多种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1.
荭草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花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个化合物,分别为高朦胧木素(alphitonin,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3,4-d.hydmxybenzoate,2),罗布麻宁(apocynin,3),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4),1,3,5-三羟基苯(1,3,5-trihydroxybenzene,5),3,3'-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methoxyellagic-acid-4-O-β-D-glucoside,6),山柰素-3-O-β-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8),山柰素(kaempferol,9).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花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高朦胧木素(alphitonin,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2),罗布麻宁(apocynin, 3),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4),1,3,5-三羟基苯(1,3,5-trihydroxybenzene,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methoxyellagic-acid-4-O-β-D-glucoside,6),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8),山柰素(kaempferol,9)。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长茎芒毛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陈林  康文艺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2758-2760
目的:研究长茎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longicaul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长茎芒毛苣苔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柳杉二醇(1),4(15)-eudesmene-1β,6α-diol(2),2,5-bornanediol(3),异香草酸(4),香草酸(5),豆甾-5,22(E)-二烯-3β-醇(6)和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延胡索中的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块茎60%乙醇提取物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延胡索块茎6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7-醛基脱氢海罂粟碱(1),O-甲基南天竹碱(2),(+)-O-甲基球紫堇碱(3),d-紫堇碱(4),四氢黄连碱(5),8-氧黄连碱(6),巴马亭(7),四氢巴马亭(8)和去氢紫堇碱(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生物样品中获得,首次报道了其核磁数据,化合物3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版纳藤黄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bannaxanthone E(1),大叶藤黄醇(xanthochymol,2),异大叶藤黄醇(isoxanthochymol,3),环大叶藤黄醇(cycloxanthochymol,4),osajaxanthone(5),gentisein(6),mangostinone(7),山柰酚(8),槲皮素(9),牡荆素(10),2″-O-acetylvitexin(11),3-乙酰齐墩果酸(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4~9,11~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纳智  许又凯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338-2342
目的:研究版纳藤黄Garcinia xipshuanbanna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bannaxanthone E(1),大叶藤黄醇(xanthochymol,2),异大叶藤黄醇(isoxanthochymol,3),环大叶藤黄醇(cycloxanthochymol,4),osajaxanthone(5),gentisein(6),mangostinone(7),山柰酚(8),槲皮素(9),牡荆素(10),2"-O-acetylvitexin(11),3-乙酰齐墩果酸(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4~9,11~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对唇形科分药花属植物滨藜叶分药花Perovskia atriplicifolia Benth.的干燥全草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该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蓟黄素(cirsimaritin,1),鼠尾草素(salvigenin,2),丁香醛(syringaldehyde,3),咖啡酸乙烯酯(vinyl caffeate,4),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5),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niga-ichigoside F1(2α,3β,19α,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O-β-D-glucopyranoside,7),绢毛榄仁苷(sericoside,8),4-epi-niga-ichigoside F1(2α,3β,19α,24-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ide,9),瓜子金皂苷丁(2α,3β,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0),夏枯草苷(pruvuloside A,11),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2),迷迭香酸甲酯(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13),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胡萝卜苷(daucosterol,15)。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黑骨藤中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黑骨藤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3-O-乙酰基齐墩果酸(1),乌苏-14-烯-3-醇-1-酮(2),蒲公英甾醇(3),jacoumaric acid(4),杠柳苷元(5),2α,3β-二羟基熊果酸(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7),咖啡酸(8),proanthocyaniclin A_2(9).结论:除化合物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9为首次从杠柳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淫羊藿药典品种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5个品种淫羊藿: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和朝鲜淫羊藿E.koreanum的显微特征展开研究,为其鉴定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每个淫羊藿药典品种选取3至多个样本,观察叶片的显微特征,总结种内较稳定的特征以供鉴别.结果及结论:叶背面非腺毛形态、上表皮细胞波状深度及栅表比,可作为5种药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