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医学信息》2010,23(5):1246-1247
目的 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经内科抗感染、止血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血管减影显像(DSA)检查,根据造影明确咯血病灶后,超选择性插管,用明胶海绵(GS)栓塞.血管粗大者加用明胶海绵条,存在动静脉瘘者加用钢圈行多重栓塞.结果 一次栓塞后,咯血立即停止26例,咯血明显减少2例,无效1例,近期止血总有效率96.4%;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3例,2例复发,中远期止血总有效率为92.9%,未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应用相对无创的多排螺旋CT来替代有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评价肾脏移植手术中肾脏解剖及功能情况,主要集中在16排螺旋CT及以下机型,鲜有关于64排螺旋CT应用在肾脏移植中的报道。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肾脏移植手术中供者肾脏及受者肾脏的检查价值。方法:对7例拟自愿捐献一侧肾脏给其亲属进行活体肾脏移植的供者肾脏及6例接受了肾脏移植的受者肾脏进行了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对增强扫描各期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等三维后处理。结果与结论:7例供者CT血管造影显示左右肾均为1条肾动脉者4例;左肾2条肾动脉,右肾1条肾动脉者1例;左肾3条肾动脉,右肾两条肾动脉者2例;所有供者左右肾均见1条肾静脉及1套肾盂输尿管。MPR重建显示左肾囊肿1例,CT尿路造影显示双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与手术对照,符合率100%。6例受者中CT血管造影显示6例移植肾动脉、静脉及输尿管吻合口均未见狭窄及内瘘,其中4例移植肾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髓质分界清晰,皮质CT值均在150HU以上,静脉期肾脏实质强化均匀,CT尿路造影显示肾脏泌尿功能正常;2例移植肾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髓质分界不清,皮质CT值均小于100HU,静脉期肾脏实质强化较弱,延迟10min扫描仅见少量对比剂排泄,经过肾脏穿刺确诊为排斥反应。结果表明,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完成对肾实质、肾血管以及泌尿系统的综合评价,可作为肾脏移植前后评价肾脏解剖及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联合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次胸部CT血管成像(CTA)数据,其中72例次行常规胸部CTA扫描数据列入对照组,52例次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数据列入观察组,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支气管动脉的开口位置、走行、与相邻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支气管动脉显示的清晰度。结果:对照组中33.33%(24/72)支气管动脉显示较清晰,58.33%(42/72)支气管动脉显示模糊,8.33%(6/72)没有发现支气管动脉;观察组52例次支气管动脉全部显示,其中86.54%(45/52)支气管动脉显示清晰,13.46%(7/52)支气管动脉显示模糊。结论:128层螺旋CT联合心电门控扫描技术与常规胸部血管成像相比,能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形态、走行及其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对支气管动脉源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A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43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18例一周后行双下肢DSA检查,将每侧下肢血管分成8段,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5个级别.并以DSA为标准来评估.结果对18例患者双侧下肢共288段血管进行研究,CTA与DSA对血管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275段,被CTA高估有11段血管,低估有2段血管.结论 64排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可靠的评估方法 .  相似文献   

5.
王浩  崔冰  黄治荣 《医学信息》2009,22(3):342-34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多层螺旋CT成像的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且同时接受MSCT及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患者52例.分别利用MSCT和DSA的成像表现比较分型的相关性:并作为介入治疗术前制定治疗方案依据,再根据方案在介入治疗时对瘿口作相应处理.结果 MSCT和DSA对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分型有良好的-致性和显著的相关性;在介入治疗前利用MSCTA和DSA的图像准备方案,指导介入治疗有针对性插管,减少寻找靶血管的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MSCT对发现原发性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有较高敏感性,其诊断的准确度可与DSA相似,可望替代DSA.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鉴别高危胸痛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笔者医院住院及急诊胸痛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7~76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检查时,心率要求70次/分以下,心率快者给予含服倍他乐克,心率符合要求后扫描。应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先行胸部CT平扫,然后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胸部CT增强扫描。应用VR、CPR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情况,应用电影显示、VR、MIP等方式观察肺动脉情况,应用MPR、CPR、VR等方式重建并观察主动脉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一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段以上分支、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34例,肺动脉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2例。从冠状动脉各支显示情况来看,显示最清晰的是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再次为各主干分支,38例患者冠状动脉共显示247支,其中发现狭窄47支。肺动脉4、5、6级分支应用MIP、VR及电影显示均可清晰观察,共发现肺动脉栓塞4例,2例为一侧肺动脉干栓塞,其余均为两下肺动脉4、5级分支多发栓塞。结论16排螺旋CT一次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对胸痛病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解剖的研究价值。方法:对144例支气管动脉CTA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后处理,观察并记录支气管动脉的分支类型、起源及开口位置等解剖信息,并将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图像融合,更加直观、立体显示支气管动脉的三维空间结构。结果:144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393支,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77支,左侧支气管动脉216支,支气管动脉分支类型以R_1L_1型最多,占45.8%;右侧支气管动脉多与肋间动脉共干,占54.2%,左侧支气管动脉多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占87.5%;右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右侧壁和前壁,左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前壁;气管隆突定位时,左右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气管隆突上2 cm至隆突下1 cm区间内,分别占88.1%和84.7%。结论:320排CT容积扫描可以在满足低剂量的同时,很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始、分支数目、开口位置等情况,为经支气管动脉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详尽的三维影像解剖信息,具有很好的解剖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肝脏增强扫描及肝动脉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诊断价。方法回顾分析32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的MSCT双期扫描与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血管三维重建方法有2种: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27例。根据肝癌并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表现,其程度分为3种: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4例。结论MSCT肝脏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与评价肝癌动脉静脉瘘的有效手段.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CT肾脏、肾上腺、肾动脉三合一扫描在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肾脏、肾上腺、肾动脉三合一扫描增强扫描,69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29例行DSA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CT三合一扫描1次检查均获成功,显示肾上腺疾病25例,肾脏实质性病变9例,肾动脉狭窄35例.结论 64排CT一次检查可实现对肾脏、肾上腺、肾动脉的快速联合排查,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有效筛查手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研究右肋间支气管动脉三维影像解剖特征,为临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3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肋间-支气管动脉干、右支气管动脉及肋问后动脉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68.9%(91例)右支气管动脉源自肋间后动脉,除1例与左侧第4肋间后动脉共干外,其余90例均与右侧肋间后动脉共干;右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后动脉的共干类型有8种,最为常见的是与右侧第3肋问后动脉共干;共干起点多平对T5~T6椎体,除1例起源于主动脉弓外,其余90例均起源于降主动脉右侧壁;以降主动脉血流方向为顺行方向,肋间一支气管动脉干与降主动脉间平均逆行角度为102.6°;共干起点与支气管动脉起点间距为0.3~4.2 cm不等,平均间距为2.3 cm;右支气管动脉从肋间-支气管动脉干上发出方式多样,与远侧肋间后动脉可呈锐角、直角,甚至钝角,平均夹角为90.7°;所有肋间支气管动脉开口对应于T4~T6椎体范围,且多位于椎体正前方,向两侧均不超过肋骨小头,其开口与肋骨小头平均问距为4.1cm.结论右肋间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11.
赵雄  熊春燕  李文静  江鹰  姚红 《医学信息》2010,23(4):1105-110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结果 18例均手术成功,完全控制咯血17例,有少量咯血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腹腔动脉CT数据三维重建与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于CT数据腹腔动脉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20例患者64排螺旋CT数据行腹腔动脉三维重建,评价重建模型的效果并统计各分支的显示率、分支类型、开口位置、走行方向及长度.结果:重建模型形态逼真,能准确显示该血管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显示率分别为:肝总动脉100%,脾动脉100%,胃左动脉78.3%,胃十二指肠动脉100%,肝固有动脉98.3%,肝左动脉79.2%,肝右动脉95%.胃脾肝共干型分支最多,占89.2%,该型腹腔动脉平均长度为2.76cm.开口位置96.7%位于胸12~腰1之间,83.3%向右走行.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腹腔动脉,可真实反应其形态结构并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对介入插管及虚拟手术研究有较高指导价值,为解剖学教学提供了相关数字化图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支气管三维CT成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扩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0例支气管扩张小儿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扫描确诊,分别对囊状、柱状、静脉曲张型及混合型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支气管的动脉主干部位均表现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扩张及弯曲、迂回,扩张部位累及肺部下方,支气管内供血动脉的分支间存在交叉沟通现象,诊断囊状型6例,柱状型10例,静脉曲张型15例,混合型9例。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准确、清楚、全面,且操作简便、无创,值得在临床诊断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大咯血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咯血量在500ml以上的支气管咯血称为大咯血 ,如果不能及时妥善止血可因失血或窒息死亡。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要立即手术 ,但有时出血的部位难以确定 ,手术无法进行。我们在对4例大咯血的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同时 ,栓塞支气管动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例1男 ,47岁。有反复咯血史。因急性大咯血入院 ,日咯血量1000ml ,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常规胸片及胸部CT未见异常。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 :左上肺有血管畸形 ,并见少量造影剂外溢 (见图1)。用1~2mm大小的明胶海绵与造影剂混合后 ,经导管缓慢注入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54例无心肺疾病的胸部CT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在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测量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先按性别分两组,再按年龄分3组(20~40岁、41~60岁、61~87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MPR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肺段和亚段肺动脉,应用此法测量动脉管径较为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能较好地评价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CT数据肠系膜上动脉三维重建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SMA)CT数据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削.方法:搜集140例患者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数据,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SMA三维重建,观察、测量3D模型中SMA的相关解剖学指标.结果:SMA 3D模型真实反映了其形态学结构,效果逼真,发现变异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来源于SMA者占9.3%(13例).SMA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62.3±18.6)°;在左肾静脉水平,SMA与腹主动脉的距离为(1.2±0.5)cm.结论:SMA 3D模型能很好显示其解剖学特征,术前可提供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将其运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对右肺下叶肺段、亚肺段动脉管径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活体右肺下叶肺段与亚肺段动脉管径的数值范围,为肺动脉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择274例无心肺疾病患者,行胸部CT增强扫描,按性别分男、女两组;按年龄(20~40岁、41~60岁、61岁以上)分3组,在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测量右肺下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数值,并进行男、女两组及不同年龄组肺段与亚段肺动脉管径的比较分析。结果在MIP图像上能准确测量右肺各肺段及亚肺段肺动脉管径的数值,男、女性右肺下叶各肺段、亚肺段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女各年龄组肺段与亚肺段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20~40岁与61~85岁的年龄组之间。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右肺下叶肺段及亚肺段动脉是测量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头颈联合64排CTA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分支成窗的出现部位、形态、与周围血管及骨质的关系等特征及其合并症。结果 2051例行头颈联合64排CTA检查的病人中发现椎动脉、基底动脉或其分支成窗变异占4.2%(86例病人的88支血管),其中基底动脉为2.34%(48例),椎动脉1.8%(37例),大脑后动脉3例,小脑上动脉1例。48例基底动脉成窗中,31例位于基底动脉干,16例位于基底动脉起始部。37例椎动脉成窗中,颅内型19例,颅外型16例,颅内-外型2例。15个成窗的"窗"径小于2mm,呈孔状;73个"窗"径较大者中,37个成窗的分支粗细不等,呈"OK"手势征;36个病变分支粗细基本一致,呈部分重复走行。1例伴基底动脉成窗近端动脉瘤,3例伴其他血管的动脉瘤。2例伴大脑前动脉成窗;5例伴左侧椎动脉起源异常。结论头颈联合64排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成窗变异及其合并症,熟悉椎-基底动脉成窗的CTA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相应治疗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对人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成像,测量评价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方法选取正常人340例,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测量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然后对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螺旋CT扫描成像测量的肺动脉的管径明显小于X线测量的肺动脉的管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女性别之间的肺动脉管径也有显著差异(P0.05);③不同年龄组别之间的肺动脉也有差异(P0.05);④右、左肺动脉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⑤不同的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其中,MIP重建能较好的显示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并且其测量值比其它重建方法测量较为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通过工作站三维重建能较好的显示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方法优于传统的尸体解剖方法,其数据可靠,此方法可以对活体人的器官进行大样本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胎儿先天性动脉导管缺如进行尸体解剖分析,以提高该疾病诊断的精准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9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畸形筛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引产而进行尸体解剖病例400例,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及内脏的畸形情况,对其动脉导管缺如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动脉导管缺如24例,检出率6%,男女各12例,左位主动脉弓19例,右位主动脉弓5例,21例具有肺动脉主干,3例无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具体情况如下:(1)肺动脉狭窄伴动脉导管缺如15例,伴发主要心血管畸形:单心室6例,房间隔缺损6例,单心房4例,右心房异构4例,右心室双出口4例,静肺脉异位引流4例,法洛四联症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3例;(2)肺动脉闭锁伴动脉导管缺如7例,3例无肺动脉主干,4例肺动脉闭锁伴有狭窄的肺动脉主干,均可见体-肺动脉侧支;(3)法洛四联症伴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及动脉导管缺如1例,肺动脉扩张;(4)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缺如1例,肺动脉正常。动脉导管缺如伴发主要心外畸形:脾缺如7例,肺异常7例,内脏反位7例。结论胎儿动脉导管缺如常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动脉导管缺如合并肺动脉闭锁常伴体-肺动脉侧支;内脏畸形与伴随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