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人近视眼的角膜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检测了58只轻中度近视眼角膜,结果显示:68%近视眼的角膜地形图呈对称或不对称的蝴蝶结形;75%的角膜表面呈正性非球面性,10%呈负性非球面性;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为44.165±1.429D;第1-25环平均屈光度差值为1.657±0.785D;平均SRI值为0.588±0.768,平均SAI值为0.296±0.149;平均Smik值为44.209±1.515D。同时发现所有角膜的光学中心均偏离几何中心。近视眼角膜地形研究将是近视眼病因探讨及角膜屈光手术(RK与PRK)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散光的发生机理,本文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查68只复性近视散光眼和39只近视眼,研究近视散光眼角膜屈光力和形态的改变。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共分二组。①复性近视消光眼沮;68眼(36例),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25.8上5.3(18一38)岁,散瞳检影验光平均屈光度一6.00上一3.07一1.00—1500)D.平均散光一l.34土一0.96一0.50——450)*乙②近视眼组:39眼(27例),男111‘”,女16例.平均年龄262上[3(18一壮)岁.就瞳检洗验光平均屈光度一6.24上一4.门(--.00-2000)D。二组均无器质性眼病和效角膜接触…  相似文献   

3.
正常眼与近视眼多方位角膜厚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正常人31只眼、近视眼246只眼进行角膜中心及其他24个位点的测量。结果显示,正常人用膜中心厚度为541±45.29μm,近视眼为544±35.01μm。角膜厚度在眼别、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屈光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年龄和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角膜中心厚度逐渐变薄。角膜各方位厚度不同,正上方最厚,颞下方最薄,从中心到周边角膜厚度逐渐增加,但不同方位的厚度增加值不同,在RK手术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仪与散瞳验光测得的散光差异。方法以138眼(74例)近视眼为研究对象,角膜地形图仪记录角膜地形图形态、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度;散瞳后应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结合带状光检影及试镜.确定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所有数据用SigmaSTAT软件包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结果二组总的平均散光度,散瞳组为-1.21±0.9D,角膜地形图组为-1.37±0.63D,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平均散光轴位:散瞳验光组为100.14°±76.4°,角膜地形图组为96.80°±78.0°,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仪和散瞳验光记录的散光度有差异性,轴位无显著性差异,在设计屈光性手术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跃生  陈家祺 《眼科研究》1995,13(3):192-194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等手段对32例48只轻中度近视眼(-2.25D至-5.00D)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与八条切口、3.25mm至3.50mm光学区、取瞳孔缘最薄一点角膜厚度的切口深度的RK可安全有效地矫正轻中度近视眼的屈光不正。过多的角膜切口、过小的光迩区及角膜微穿孔措施可能不会对RK疗效带来有益的帮助。正确选择病例,合理设计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地形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形态 ,建立相关参数 ,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前筛选病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对 484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检测 ,分为 0~ -2 75D ,-3 0 0~ -6 0 0D ,-6 2 5~ -9 75D ,-10 0 0~ -14 75D ,-15 0 0D以上 ,共 5组。得出角膜后表面地形分布情况 ,建立相关参数 ,并对后表面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角膜后表面高度地形图中以岛形居多 ;角膜后表面高度形态及屈光状态不尽相同 ,有其自身特点 ;各组后表面前突极点多位于颞下方 ,依次为鼻下、颞上、鼻上。屈光度与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各指标之间具有相关系数 (P <0 0 5 )。结论 了解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高度地形及屈光状态 ,将为诊断异常角膜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同一拟合球面的后表面前突极值、前突极点距视轴距离、前突面积、前突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是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地形的良好指标 ;Orbscan Ⅱ眼前节系统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角膜地形图对近视眼圆锥角膜的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角膜地形图筛查近视眼中的圆锥角膜。方法 :应用Eye Sys2 0 0 0型角膜地形图系统对连续的、 8~ 5 3岁 15 2 3例 ( 2 85 2眼 )拟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或角膜塑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1例 1眼 ( 0 0 35 % )诊断为亚临床圆锥角膜。结论 :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以简单直观地对亚临床圆锥角膜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的屈光状态和角膜地形图形态分布。方法147例(262只眼)圆锥角膜,使用电脑验光和角膜曲率仪与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眼部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度、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表面非对称指数(SAI)及进行角膜形态学描述。结果将圆锥角膜患者分为可疑、轻度、中度及重度。病灶形态分为蝶形和非蝶形。蝶形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非蝶形又分为乳头状、卵圆形、球形及不规则形。蝶形病变,以对称蝶形多见,常见于可疑和轻度病例。乳头状和卵圆形,多见于轻、中度病例,多位于角膜中央或中央偏下方;球形多见于中、重度病例,多位于角膜中央;不规则形见于重度病例。多数患者双眼病灶间存在对称性。病变直径与角膜顶点屈光度间无相关性(r=0.208,P=0.092),病变顶点距中心距离与顶点屈光度间呈负相关(r=-0.400。P=0.001)。结论利用角膜地形图,可筛查和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有助于采取及时适当的治疗,避免对圆锥角膜患者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同时了解病变在角膜上的分布规律,可指导硬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性近视散光与单纯近视的角膜形态差异。方法近视88眼.分为复性近视散光组44眼,单纯近视组44眼,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形态,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组间比较。结果二组近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SlmK、ACP组间无差异(P>0.05),角膜表面散光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形态SRI、SAI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复性组检影散光与角膜表面散光值无显著差异;角膜地形图类型在复性组以对称性蝴蝶结形和非对称性蝴蝶结形为主,单纯组则以规则圆结形和非对称性蝴蝶结形为主。结论角膜散光是复性近视散光与单纯近视之间角膜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视眼与近视眼多方位角膜厚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视眼与近视眼多方位角膜厚度测定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李镜海,周芳,李树秋,刘石麟山东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周树安有关人眼角膜厚度已有报道,但只限于中央和旁中央区的厚度。随着屈光性角膜成形术的开展,要求对手术区的角膜厚度有一更全面、更精确的了解。为...  相似文献   

11.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HC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2):188-192
角膜屈光手术后用现行的角膜曲率检测方法测量角膜屈光力不精确,导致该类患者白内障手术时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偏低,术后呈较严重的远视状态。随着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人数的增加,此问题在未来将日益突出。围绕这一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多种修正方案,以期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视眼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1例462只近视眼作角膜厚度超声测量和角膜屈光力测定。结果近视程度与角膜平均屈光力和角膜厚度均无显著关系,P>0.05;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有显著负相关性,P<0.01;角膜厚度向周边递增与角膜屈光力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角膜厚度随角膜屈光力增加而变薄,依据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眼无屈光参差近视患者的周边屈光度分布状态。方法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4月拟行准分子激光矫治的屈光状态稳定且无屈光参差的成年近视患者153例,睫状肌麻痹下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型红外验光仪测量视网膜中心凹0°以及鼻颞侧15°、30°、45°的屈光度。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各项数据分析。结果无屈光参差近视患者右、左眼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SE)在视网膜中心凹0°以及鼻颞侧15°、30°、45°各对应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左眼鼻侧15°的球镜度和SE与颞侧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眼:t=5.31、4.51,P<0.05;左眼:t=3.39、2.54,P<0.05),并且颞侧45°的柱镜度明显大于鼻侧45°的柱镜度(t=4.95、3.74,P<0.05),其他各对应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左眼鼻侧15°与视网膜中心凹0°球镜度、柱镜度、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部位屈光度与视网膜中心凹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8.70,P<0.05),越到周边,球镜度和SE出现远视性离焦,柱镜度逐渐增大。结论无屈光参差近视患者周边屈光度的分布在右、左眼相对应部位具有对称性;旁中心部,颞侧视网膜远视性离焦;越到周边部,远视性离焦程度越高;颞侧周边散光度明显大于鼻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后表面形态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方法 数字模拟研究.用OrbscanⅡZ采集494只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的地形图数据,计算得到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三维坐标值(X值、Y值、Z值)并且导入统计学软件SAS 8.01,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判断单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1.00 D为梯度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0~47.00 D的眼分为7组,随机选择每一组90%的眼,以非线性回归法拟合每一组角膜前、后表面的通用数学方程;根据通用数学方程预测每一组剩余10%的眼的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的Z轴坐标值,将预测和实测的各Z轴坐标值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判断拟合方程的质量.结果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前表面均为椭球面,后表面93.9%为椭球面,5.1%为椭圆抛物面,1.0%为双叶双曲面.计算得到7组角膜前、后表面共14个数学模型.角膜前、后表面所有Z轴坐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均>0.99(P<0.01).结论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表面和绝大多数后表面均为椭球面;运用合理的分组和非线性回归拟合,可建立较为精确的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矢量分析后的角膜散光与眼二阶波阵面像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JX  Lü F  He JC  Hu L  Shen YY  Chen SH  Xu CC  Q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782-787
目的了解国人近视眼患者中角膜散光与眼二阶波阵面像差的关系以及角膜散光在眼像差组成中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使用 Shack-Hartmann 原理设计的 WASCA 波阵面像差分析仪检测246例门诊患者484只近视散光眼的眼像差,6.0mm 瞳孔直径下,以第三、五项 Zernike 系数(C_3和C_5)进行分析;使用 Humphrey 角膜地形图对484只眼进行检测,获得角膜散光度数,分为顺规(包括0°与180°两类)、逆规、斜轴(包括45°与135°两类)5组角膜散光,各自矢量分解为 J_(45)(轴在45°或135°的 JCC 柱镜)与 J_0(轴在90°或180°的 JCC 柱镜)后分别与第二阶像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矢量分析所得的各组角膜散光平均值分别为-1.34D×6.87°、-1.03D×23.15°、-0.48D×89.55°、-0.91D×156.87°、-1.02D×176.74°;各组角膜散光的 J_(45)和 J_0值分别与 C_3和 C_5呈线性相关,其中 J_(45)与 C_3的线性回归公式确定系数 R~2依次为0.138、0.119、0.090、0.526、0.501;J_0与 C_5的确定系数 R~2依次为0.711、0.736、0.864、0.866、0.785。结论角膜散光与眼二阶波阵面像差关系密切,两者的相关呈散光轴向依赖性。角膜散光与眼内散光的不同互补和叠加模式随散光轴向的变化而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6.
眼罩遮盖法鸡形觉剥夺眼的形态及屈光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序  徐亮  廖彬 《眼视光学杂志》1999,1(3):142-145
目的 :研究眼罩遮盖的鸡形觉剥夺眼眼球形态及屈光状态随不同遮盖、去遮盖时间的变化。方法 :5 5只雏鸡行单眼眼罩遮盖 ,于不同遮盖时及去遮盖时期行双眼散瞳验光及眼球径测量。结果 :眼罩遮盖造成遮盖眼形成近视 ,眼球各径线增长 ,以前后径变化最为明显 ,双眼屈光度及眼轴差异随遮盖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 ;去除遮盖后原遮盖眼近视逐渐恢复 ,双眼各径线差异逐渐缩小。结论 :遮盖 (形觉剥夺 )可使幼小动物眼形成近视 ,眼轴延长是近视的主要原因 ;在动物发育成熟以前去除遮盖 ,形觉剥夺性近视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复性近视散光角膜地形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全面了解复性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各区散光改变及对眼球散光的影响。方法 对15 0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测量及视网膜检影检查 ,进行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复性近视散光患者角膜 3mm区、 5mm区、 7mm区散光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3mm区与 5mm区散光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并与眼球散光度呈正相关 :眼球散光度 (D ) =0 64 7D3mm ( 3mm区散光度 ) 0 810D5mm ( 5mm区散光度 ) -0 14 9D7mm ( 7mm区散光度 ) -0 2 3 5。结论 人眼的散光 71 2 %由角膜散光决定 ,而角膜散光值主要由角膜 3mm区、 5mm区散光值决定 ,尤其 5mm区是反映角膜散光最敏感、稳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眼经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治疗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一眼已行白内障手术另一眼为高度近视眼者48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随访6~36个月,平均(23.5±3.2)个月.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2~0.4者2眼(4.2%),0.5~1.5者46眼(95.8%).术眼平均近视度数从术前的(-12.94±4.05)D降至术后3个月时的(-1.42±0.61)D(P=0.000),平均屈光参差度数从术前的(-10.56±4.07)D降至术后3个月时的(-1.04±0.60)D(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术后有1眼一过性眼压升高,4眼轻度角膜水肿,随访中5眼(10.4%)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 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单眼行白内障摘除术后,对侧眼尽早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矫正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具有迅速恢复双眼视功能的效果,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年龄18~28岁青年人群眼球高阶像差的分布特点以及近视性屈光不正与高阶像差的关系.方法 对42只正视眼和112只单纯性近视眼使用 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COAS波前像差仪进行波前像差检查,分别提取不同瞳孔直径时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值,对比分析不同屈光状态组之间的高阶像差的差异性.结果 正视组和近视各组间在3~6mm 瞳孔直径下球差、慧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以及3rd至6th高阶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mm和6mm瞳孔直径下,正视组和近视各组球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以及3rd、4th、6th高阶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瞳孔直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显著,高阶像差随瞳孔变化的趋势表现出不一致性,随着瞳孔直径增大相应增加,总体以3rd和4th像差变化显著.各屈光度组的全眼高阶像差变异度较大,球差、三叶草分布离散程度分别于5mm和6mm瞳孔直径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P=0.0454;F=3.93,P=0.0102).结论 正常人眼的高阶像差个体差异较大,近视的屈光度对高阶像差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