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期刊文摘     
我国男性青年体型的地区差异研究[尚 磊,徐勇勇,杜晓晗.人类学学报,2 0 0 4 ;2 3(1 ) :5 5 - 6 0 ]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体型发育现状和地区差异.方法: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 0 0个县(区) 72 0 0 0名男性应征青年的体格状况进行调查.按胸围/身高指数、肩宽/身高指数、坐高/身高指数、躯干腿长指数、皮-弗氏指数的马丁分类标准,将所有对象分为不同体型,采用SPSS1 1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体型指数及不同体型的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 5 ) ,窄胸型的检出率为78.5 % ,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乳晕小切口治疗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采用全身麻醉下乳晕小切口治疗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17例(21侧)的临床资料.结果:每侧乳房切除腺体及脂肪组织直径5~12cm,无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无乳头感觉障碍,随访6个月~3年,外形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全身麻醉下乳晕小切口治疗青年男性乳房发育症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六安和昆山两地企业青年职工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比较两地企业青年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昆山地区青年工人除了人际关系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而六安地区青年工人仅有人际关系、抑郁因子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女性职工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性(P<0.05)。昆山地区青年职工SCL-90各项因子阳性比例均高于六安地区青年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工作时间≥12 h和月收入≥900元的员工的SCL-90总得分和总症状指数高于其他人群(P<0.01)。青年职工闲暇时间休闲方式主要为:逛街(33.66%)、上网看电影(30.56%)和上网查资料(24.18%)。其中逛街、好友聚会、打牌、抽烟、饮酒、网上冲浪等休闲方式上昆山地区和六安地区青年职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山地区比六安地区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Delaire整体平衡分析法研究重庆地区汉族及土家族正常(牙合)青年颅颌骨形态结构,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选取符合正常(牙合)标准的18~26岁青年男性和女性153例(汉族:男性37例,女性41例;土家族:男性36例,女性39例),分别摄头颅侧位X线片,对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计算2组的结构特征值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 重庆地区汉族和土家族青年人群正常(牙合)中男性均较女性颏部后缩,男性下颌角及下颌平面相对女性顺时针旋转.余重庆地区汉族和土家族青年人群正常(牙合)中男性与女性颅骨结构特征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汉族青年人与土家族人颅颌骨形态值有显著差异(P<0.05),汉族青年人的关节窝相对于土家族人来说,在矢状位要后移一些,更靠近颅底.土家族人颅底矢状向长度相对大些.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青年男女之间和土家族青年男女之间颅颌面特征基本相似.土家族青年人群面型相对直立.  相似文献   

5.
王宇鹤  杨伟  王萍  徐世林 《吉林医学》2013,34(17):3386-3387
目的:探讨藏族、汉族男性青年人群RBC、Hb、HCT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西藏民族学院2012级男性大学生352人为试验对象,在陕西咸阳进行现场血细胞实验室检查,应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藏族及汉族男性青年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世居高原藏族、世居平原汉族男性青年RBC、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返回平原汉族男性青年与世居高原藏族及世居平原汉族男性青年RBC、Hb、HCT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藏族人群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而世居平原汉族进入高原环境后,RBC、Hb、HCT显著增高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6.
熊继群  石君 《华夏医学》2006,19(2):179-181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土、苗和汉族青年的指纹白线。方法:对湘西地区15~20岁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男女学生共1321人的指纹白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7.59%,苗族青年为28.91%,汉族青年为28.4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指指纹白线出现率在同一民族内为女性>男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每人指纹白线出现率,土家族青年为29.28%,苗族青年为26.04%,汉族青年为26.74%;3个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指纹白线可出现在手的任何一指,按指纹白线在各指分布阳性率高低的顺序排列,土家族青年为Ⅲ、Ⅳ、Ⅱ、Ⅰ、Ⅴ,苗族青年为Ⅳ、Ⅲ、Ⅱ、Ⅴ、Ⅰ,汉族青年为Ⅳ、Ⅲ、Ⅱ、Ⅰ、Ⅴ,苗族和汉族青年以环指出现率最高,土家族青年以中指出现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方法 :将 40岁以下 (含 40岁 )经临床确诊的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 42例与 65岁以上已确诊的老年组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 40例 ,及 40岁以下非冠心病男性 38例进行对照研究 ,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非 Q波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积分为 1 0 .32± 4.2 3分 ,显著低于老年组 ( 1 8.74± 6.71分 ) ,经统计学处理 ,t=5 .2 ,P<0 .0 1。多支病变为 35 .7% ,显著少于老年冠心病组 ( 77.5 % ) ,经统计学处理 ,χ2 =6.2 5 ,P<0 .0 5。两组间冠脉狭窄均以前降支受累多见 ,且冠脉狭窄程度相近。结论 :青年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支数及积分显著低于老年组 ,吸烟是引起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居住于北纬47°高寒地区汉族青壮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38 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122名健康青年对照者血浆Hcy水平,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 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年脑梗死组血浆Hcy 水平(几何均数17135μmol/L) 高于健康青年对照组(几何均数1118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青年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叶酸水平以及性别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513(P<0101)和-01242(P<0105).结论 高寒地区汉族青壮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男性高于女性,Hcy 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平原健康青年男性暴露于高原环境时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病情况,探讨青年男性原居住地地理因素与进入高原后AMS症状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6个不同地区青年男性急进高原(海拔3 680 m)时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并进行AMS症状评分.将人群根据是否有AMS分为AM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地理因素的情况.将对象原居住地地理因素与AMS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MS患者的症状学评分的主要地理因素.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除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风速与AMS发病无相关关系外,其余8个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主成分分析确定了3个主成分因素,累积贡献率为81.39%;以AMS评分为因变量经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结论 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对高原环境耐受能力存在差异,原居住地海拔越低、平均降雨量越天越容易发生AMS.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男性青年人体体段质心位置及测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中国男性青年人体体段质心的位置及测算方法,为直接测算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法,对50例中国男性人群(18~23岁)进行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和测算.结果: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体段相对质心数据较大,质心位置较低,尤其四肢体段.CT-图像分析法的样本相对误差均方根值在2.04%以内.结论:中国青年人体四肢不够发达,四肢各体段中骨骼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四肢各体段密度较高的结构特点和体型体态特征.CT-图像分析法的测算精度高,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11.
影响F量表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男性青年被试心理测评中F量表结果,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量表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简式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215(MMPI-215)对全国18个省市的7073名男性青年被试进行心理测试,对测试结果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F分数受年龄、文化程度、生长地等多因素影响,各维度F分数比较结果为: 未成年组(18岁以下)>成年组(18岁及以上);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农村组>乡镇组>市区组. 结论: 低学历、农村、年龄偏小的青年F量表分数较高,因此在F量表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结合F分数变化的特点修订量表、建立常模、制定标准和解释分数.  相似文献   

12.
计算中国男性人体环节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确定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 ,建立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采用 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 ,对 5 0例中国男性样本 ( 1 8~2 3岁 )进行体态参数测定、全身 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测算 ,并进行逐步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设计了由 1 5个环节组成的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 ,并据此推导、建立了以身高、体重及环节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 :为直接测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整体及各环节的质心位置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山区青年心脏杂音与健康情况的关系,我们对254例男性青年进行了心脏方面的检查。现把检查结果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检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均为我县七个公社的农村男性青年和一部分在农村插队满一年以上的男性青年,年龄均在18—24岁。这些青年全都经过公社卫生院详细体格检查认为健康情况良好,同时经过本地赤脚医生了解确无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生理学教研室1舫4:呼和浩·特市青年学生ABo血型与智力的关系.;;生理科:学会论文摘要1仑生理科学会_。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2(3):179 于洪扣_朱连成青年心缩间期的测定1981,蒙古族男性中国生理学会朱连成1仑59蒙古族及呼和浩特地区汉族男性青年学生的基础代谢率仆论文汇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柯尔克孜族青年身高与同身寸的关系,为生长 (年龄 )解剖学、法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 85名年龄18~25岁发育正常的柯尔克孜族青年身高及同身寸长进行测量.按性别分组,计算出各组同身寸的均值、身高的均值及身高与同身寸的比值,并得出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柯尔克孜族青年身高与同身寸长的均值有性别差异,身高与同身寸长的比值男性为79.13,女性为78.36,男性大于女性,并得出了柯尔克孜族青年女性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柯尔克孜族青年女性可通过同身寸长推算身高,同身寸长和身高有显著性的直接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北蔡社区健康青年男性骨密度状况.方法:募集上海市北蔡社区223名20~40岁健康男性,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其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骨折史、手术史和是否减肥、运动、失眠、饮酒、吸烟及食用鱼、虾、牛奶、酸奶、咖啡青年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对青年男性骨密度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13.有哪些症状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40岁以下,尤其是男性青年,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有无AS(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1)腰痛、腰僵3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河南省青年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同期2445例青年健康人群与1405例青年食管癌患者人群,比较2组性别、家族史、高低发区、体质指数(BMI)、吸烟喝酒情况的差异,分析危险因素。结果:青年食管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家族史阳性(OR=25.616,95%CI=20.431~32.117)是青年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高发区(OR=6.440,95%CI=4.791~8.655)和BMI<18.5kg/m2(OR=5.656,95%CI=1.433~22.319),而BMI>24kg/m2为保护因素(OR=0.094,95%CI=0.018~0.493)。结论:高发区家族史阳性的男性更易患食管癌。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半岛地区1000名汉族青年大学生的耳廓外形、耳垂形态进行活体观察,对耳廓的外展程度进行活体测量。结果表明,该地区青年大学生耳廓类型、达尔文结节出现率及耳垂形态和耳廓外展程度在男女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耳廓类型Ⅵ型占46.0%,女性占56.0%;男性达尔文结节出现率是54.0%,女性为44.0%.男性耳垂形态以方形为主,占45.0%;女性以三角形为主,达49.4%.男性耳廓外展程度以中等度为主,占64.0%;女性以紧贴型居多,达69.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非Q波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除因素。方法 将 40岁以下 (含 40岁 )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男性非Q波心肌梗死 36例与 65岁以上已确诊的老年组男性非Q波心肌梗死 40例及 40岁以下非冠心病男性 30例进行对照研究 ,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非Q波心肌梗死组病变者显著少于老年组 (33 .33 % ,77.5 % ,χ2 =8.379,P <0 .0 0 5) ,冠脉病变积分显著低于老年组 ,分别为(9.2 1± 4 .2 3 ,1 8.74± 6 .71 ,t =6 .99,P <0 .0 0 1 ) ,前降支受累多见。青年男性非Q波心肌梗死吸烟指数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360 .52± 90 .34 ,86 .74± 32 .7,P <0 .0 0 1 )。结论 吸烟是引起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