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Ⅰ )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 ,矫治前后舌的形态、位置和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 ,分析个体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舌体形态有改变 ,随着口腔功能间隙增大 ,舌体在口腔内充盈度增大 ,舌位置有前移趋势 ,舌尖位置靠前。舌骨位置在水平向前移 ,垂直向下降。结论 :进一步证实FR Ⅰ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原理之一是引导下颌向前 ,同时使舌体及颈部软组织向前改建 ,改善矢状不调的颌骨关系 ;同时矫治使口腔功能间隙增大 ,舌的形态随之改变 ,达到矫治下颌发育不足的Ⅱ类错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功能矫治器(FR-1)治安氏2类1分类错He,矫治前后舌的形态、位置和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个体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舌体形态有改变,随着口腔功能间隙增大,舌体在口腔内充盈度增大,舌位置有前移趋势,舌尖位置靠前,舌有位置在水平向前移,垂直向下降。结论:进一步证实FR-1矫治器矫治安氏2类1分类错He原理之一是引导下颌向前,同时使舌体及颈部软组织向前改建,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FR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安氏Ⅲ类错畸形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儿童安氏Ⅲ类错患者2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对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上的舌骨位置进行对比,并与正常者X线头影测量片上的舌骨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组矫治前舌骨位置较正常组在舌骨垂直向测量项目中H-FH、H-S、H-Mp距明显减小(P<0.01);在水平向H-Ptm距减小(P<0.05),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Ar-H-Me角度明显增大(P<0.01)。矫治后舌骨位置较正常组H-Mp距明显减小(P<0.01)、Ar-H-Me角度增大(P<0.05),H-FH、H-S、H-Ptm、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对比:H-FH、H-S距明显增大(P<0.01),H-Ptm距有增大(P<0.05),Ar-H-Me角度减小(P<0.05),H-Mp、H-RGn距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经FRⅢ型矫治器矫治后的儿童安氏Ⅲ类错患者的舌骨位置与治疗前相比,位置更靠后、靠下,下颌骨与舌骨位置发生了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功能性矫治器(FR-I)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随着颌关系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I型)矫治其错畸形,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功能矫治器(FR-I)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畸形后,随着He颌关系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畸形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I型)矫治其错He畸形,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ynamax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Dynamax矫治器对15 例Hagg手腕骨片为 FG-G 期的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并应用Winceph 7.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Dynamax矫治器治疗后,SNB角、下颌骨综合长度、下切牙唇倾度、鼻唇角增大;ANB角、Wits值、上前牙唇倾度、前牙覆盖、覆(牙合)、面凸角、ANB减小,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amax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发育能有效的改善面部美观,使软硬组织侧貌面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FR-1型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的牙He变化,方法 对23例生长发育快速期的安氏Ⅱ类,分类错He患者采用FR-1型矫治器矫治,并对治疗前后模型进行牙弓测量,结果 1.上颌牙弓宽度增加,长度减小;2.下颌牙弓宽度增加,长度增加,Spee’s曲线变平,3.前牙覆He,覆盖减小,结论 FR-1型矫正器,能使上牙弓长,宽,高三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有效地改善安氏Ⅱ类1分类错H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功能矫治器 (FR I)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后 ,随着颌关系改变 ,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 ,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畸形患者 ,用功能矫治器 (FR I型 )矫治其错畸形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 ,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 :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8°,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结论 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名快 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 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 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 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 ,比较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后 ,牙和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择 14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 ,年龄 10~ 12岁 ,后牙均为远中关系。全天戴用Twin block矫治器 9~ 12个月 ,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NB角减小 1 6 8°(P <0 0 1) ,Pg OLP增加 3 2 3mm(P <0 0 1) ,上切牙唇倾度 (ls NSL)减小 5 6 1°(P <0 0 1) ,下切牙唇倾度增加 2 96°(P <0 0 1) ,覆盖及磨牙位置关系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腭平面角、牙合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未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功能性矫治 ,可取得明显的牙牙合骨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FR Ⅱ型功能性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2012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儿26例,应用FR Ⅱ型功能性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治,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用winCeph 8.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儿矫治时间6~14个月,平均10.08个月。矫治后侧貌均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结论 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刺激上、下颌牙齿及牙槽骨发生有利的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侧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ionato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骨性错的效果。方法:对12例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Bionator矫治器对上颌骨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②使用Bionator矫治器可使下颌体及下颌升支长度明显增长,使下颌生长方向有利于软硬组织侧貌面型的改善;③Bionator矫治器可减少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患者的上前牙唇向倾斜,上下前后牙槽高度均增加。结论:Bionator矫治器对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性错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的三维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三维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50名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He进行了研究,发现此类错He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颅面结构在长宽高三个方面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其颅面三维结构特点,将此类错He进行了分型,提出了各自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肌激动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 方法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 SNB角增加1.28o,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 结论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三维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利用三维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50名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进行了研究,发现此类错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颅面结构在长宽高三个方面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其颅面三维结构特点,将此类错进行了分型,提出了各自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牙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牙及骨的改变量对改正Ⅱ类错He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用28例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1分类错He患者,用Activator,Frankel等功能矫治器将其矫治至中性或中性偏近中,用Pancherz法分析头侧位片上牙和骨的改变。结果 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小,其中骨因素占70%,牙因素占30%;磨牙关系改善,其中骨因素占96%,牙因素占4%。结论 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He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内收上切牙;其中,骨的改建是功能矫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