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方法 ]将 72只大鼠随机分组 .用 5 0 %四氯化碳油剂皮下注射 1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治疗组用汉防己甲素灌胃 ,连续 14周 ,第 4,8,14周取肝组织作切片 ,着重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程度 ,并利用彩色图象分析系统测量胶元纤维的面积 .[结果 ]中毒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从第 4周开始逐渐加重 ,第 14周有所减轻 ,肝纤维化从第 4周开始逐渐加重 ,第 14周形成假小叶 ;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纤维化程度比中毒组轻 ,肝组织内胶原含量明显减少 ,与中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汉防己甲素的疗效每kg体重 5 0mg组优于 30mg组 .[结论 ]汉防己甲素有较好的抗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汉防己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1及CD12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复方汉防己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观察复方汉防己对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CD126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二十多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别阐述了迄今发现的中药有效成分加桃仁提取物、汉防己甲素、丹酚酸B、川芎嗪的不同程度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瘦素表达的影响,并观察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研究汉防己甲素抗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脂多糖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后,加汉防己甲素分组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瘦素和Ⅰ型胶原水平。结果脂多糖可刺激HSC增殖,汉防己甲素抑制脂多糖刺激的HSC增殖,并抑制瘦素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汉防己甲素可能通过抑制HSC增殖和抑制瘦素的分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纤维聚集沉积的结果,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逆转,持续进展为不可逆性肝纤维化即成为肝硬化,预后差。中医从血瘀病机出发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但血瘀致肝纤维化作用机理尚不够清晰。近年来研究发现肝脏微循环障碍为肝纤维化主要发病机制和病理基础之一。纤维连接蛋白及其介导的纤丝聚合是西医淤血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也是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或许是中医血瘀致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关键节点,有可能成为抗肝纤维化中药新药筛选的关键靶点。本文总结了纤维连接蛋白的功能及其在中药抗肝纤维化中作用相关研究之现状,尝试为进一步探索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指出方向,为临床抗肝纤维化新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 ,已开始试用干扰 P-糖蛋白 (P- gp)活性的药物来克服多药耐药性。但多数逆转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据报道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川芎嗪 [1 ] ,汉防己碱 ,蝙蝠葛碱 [2 ] 等 ,能逆转肿瘤的耐药性。我们期望在中药中找到新的药物来逆转临床肿瘤的耐药性 ,并为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内报道补骨脂抽提剂 [3 ] ,国外有报道天然植物提取成份槲皮素可逆转肿瘤耐药 [4]。本实验探讨槲皮素及补骨脂的二种主要成份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否可逆转人乳腺癌耐药细胞 MCF- 7/Adr…  相似文献   

7.
软肝抗纤方防止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抗纤方(由丹参、赤芍、莪术、汉防己、猪苓、枳实、柴胡、郁金、炒鳖甲、白花蛇舌草组成)预防肝纤维化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复制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软肝抗纤方干预肝纤维化的形成,并设立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模型组及正常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等血清学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免疫组化检查情况。[结果]软肝抗纤方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均能减少模型大鼠病死率,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光镜下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均可见纤维化程度被抑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两给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软肝抗纤方能防止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药效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相近,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TGF 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已开始试用干扰P-糖蛋白(P-gp)活性的药物来克服多药耐药性.但多数逆转剂本身具有一定毒性.据报道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川芎嗪[1],汉防己碱,蝙蝠葛碱[2]等,能逆转肿瘤的耐药性.我们期望在中药中找到新的药物来逆转临床肿瘤的耐药性,并为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国内报道补骨脂抽提剂[3],国外有报道天然植物提取成份槲皮素可逆转肿瘤耐药[4].本实验探讨槲皮素及补骨脂的二种主要成份,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否可逆转入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近年来研究证实,中药防治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很多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必经病理阶段,也是肝脏损伤的自我修复表现,此时经适当治疗,纤维化尚可被逐渐吸收,是可复性病变,具有可逆性[1]。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0.5-1.2万人因感染乙肝病毒而死亡,10%的慢性肝病患者首次就医已发展为肝硬化,所以应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并给予干预的重要性[2]。许多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是可复性病变.抗纤维治疗可阻止乃至逆转纤维化进程,动机性访谈理论(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指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动机性访谈和跨理论模型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已被运用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施干预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依从性、生活方式等指标,关键在于在正确的阶段实施恰当的干预方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柔肝颗粒治疗肝硬化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柔肝颗粒冲剂(赤芍、当归、黄芪、炒白术、怀牛膝、泽兰、汉防己、女贞子、参三七等),对照组加用心得安和不同中药处方,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ALT、AST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A、IV-C、PCⅢ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柔肝颗粒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门脉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γ-干扰素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故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对治疗慢性肝病、预防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研究表明[1~3],γ-干扰素(IFN-γ)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均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单独应用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不理想.笔者将两药联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前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肝内纤维组织增生与沉积,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对防治肝硬化有直接影响作用,丹参制剂早已被认定为抗肝纤维化的中药[1].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概况章友安汪栋才(江西中医学院中内教研室南昌330006)关键词肝纤维化中药实验研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  相似文献   

15.
汉防己甲素阻断平阳霉素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平阳霉素(即博莱霉素A~5)气管内一次给药复制小白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汉防己甲素对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学发生发展的影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羟脯氨酸[HyP]含量之变化,并与激素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汉防己甲素对肺纤维化的形成及形成后的进一步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汉防己甲素和激素均可增加小鼠肺组织中SOD活力、降低肺组织中HyP含量及血清ACE含量。本实验还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中间病理环节。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公认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因素外,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中医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对中医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2000年至2006年间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肝细胞坏死,促肝细胞再生肝细胞损害是肝硬化、肝纤维化的始动环…  相似文献   

17.
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及其机理王要军权启镇孙自勤(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济南市250031)近年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已发现了一些具有良好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中草药,并对其机理有了深入了解。1单味中草药1.1汉防己甲素系从防己科植物汉防...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事种慢性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的中间环节,也是慢性肝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现已证明,不同的导致肝细胞损害的因素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因此阻断肝纤维化是治疗许多肝病的关键。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1.l单味中药及其有效单体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单味中药及其有效单体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其作用在于保护肝细胞,减少其损伤,间接地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如较早报道的有效单体:[‘·’]齐动果酸和葫芦素B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就是通过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组织过度沉积 ,是纤维增生(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和纤维分解 (细胞外基质降解 )失衡的结果。其微观表现为 ,炎症浸润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从基因水平作用于贮脂细胞 (FSC)和肝实质细胞的结果 ,其中贮脂细胞对细胞外基质 (ECM)的产生有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 ,是向肝硬化发展的病理基础 ,所以对慢性肝病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 ,应强调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以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其病理过程 [1 ] 。由于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发的肝硬化的中间环节 ,使对肝硬化的治疗在此统一起来也成为目…  相似文献   

20.
汉防己甲素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汉防己甲素抑制肝纤维化和改善门脉高动力循环的作用机制,分3组测定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观察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阻力(PVR)及肝脏病量学改变。结果显示,钙拮抗剂汉防己甲素显著抑制NOS活性和NO生成,明显降低PVP和PVF,病理切片显示汉防己甲素明显防止肝细胞坏死,阻止肝纤维化发展。提示抑制NOS活性和NO生成是汉防己甲素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