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D患儿66例,其中无PH组16例,轻度PH组18例,中度PH组17例,重度PH组15例;同期选取2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HIF-1ɑ的水平。结果 5组患儿血清HIF-1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01,P<0.05)。CHD合并PH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且随着PASP的升高而增加。CHD合并PH患儿血清HIF-1ɑ与PASP呈正相关(r=0.825,P<0.05)。结论 CHD合并PH时,血清HIF-1α的浓度升高,且与PASP存在相关性,其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CHD患儿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用于指导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PH)中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①测定CHD患儿肺动脉(PA)压力,分成肺高压组(n=52)和非肺高压组(n=11);②检测肺高压组、非肺高压组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和对照组(n=25)静脉NO浓度。结果:①非肺高压组、肺高压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组内NO静脉与PA水平比较,无显性差异;②肺高压与非肺高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非肺高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性差异;③肺高压组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间有显性差异。结论:NO变化与肺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NO水平可以估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高压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80例新生儿,其中经过超声心动图证实患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新生儿38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12例)、重度组(6例),其余4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比较各组患儿心脏各腔室大小,并对比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患儿心脏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随着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增高均有增大趋势。对照组与轻度组、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主肺动脉内径(MPA)分别作两组样本t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ASP的增高,新生儿低氧血症(PO2)逐渐加重,各组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进行准确诊断,对判定患儿预后、临床诊疗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及内皮素(E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研究肺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方法61例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分为3组。测定3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7d的AngⅡ及UⅡ含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肺动脉压(PAP)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组患者不同时期肺动脉压(PAP)与血浆ET浓度均呈正相关。3组患者UⅡ浓度则与PAP无相关性。术后即刻ET浓度都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ET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术后7d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手术前后U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血浆ET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UⅡ与PAP无相关性,但不能排除UⅡ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残留PAH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波生坦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动脉高压状态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改善Ⅰ级的患儿占90.32%,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 波生坦片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残留PA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血浆B型利尿钠肽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12月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应用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根据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各组BNP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与BNP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水平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升高,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Apelin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21名健康对照者(NC)血浆Apelin的含量,用超声诊断仪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PH组血浆Apelin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内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与无该并发症者血浆Apel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Apelin含量绝对减少可能与PH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术前应用前列地尔的意义。方法 56例CHD合并PH的患儿,术前予前列地尔100μ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微量泵泵入,0.02~0.05μg·kg~(-1)·min~(-1),每日持续用药8~10h,连续用药14~18d。对比分析用药前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体动脉压(mSAP)、周围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CHD合并重度PH患儿mPAP显著降低(P<0.01),而LVEF、SaO_2及PaO_2均不同程度提高(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用前列地尔治疗后可明显改善CHD合并重度PH患儿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郭俊晓  傅亮  朱宪明 《中国医药》2008,3(3):159-16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与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根据肺动脉压力将48例先天性心脏病惠儿分为4组: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每组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8例患儿静脉血清中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时,在6个时间点TGF-β1的变化。结果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组TGF-β1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中度肺动脉高压组TGF-β1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均下降,尤其以术后第7天与术前1天相比更有显著降低(P〈0.01)。同时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随着缺损的修补,病情好转,TGF-β1在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下降,尤以重度及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下降明显,但无PH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LTGF-β1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在术前高于术后,并在术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降低,间接推断TGF-β1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通过检测TFG-β1水平变化可估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程度、手术指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与疼痛的关系,为患者术后的无痛化管理及快速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观察并记录术后12、24、48 h患者疼痛VAS评分(据疼痛程度分组: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检测术前,术后12、24、48 h血清CRP、TNF-α、IL、INF-γ水平,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2 h疼痛程度:轻度24人、中度35人、重度18人,中、重度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术后24 h疼痛程度:轻度35人、中度17人、重度8人,中、重度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中、重度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 h疼痛程度:轻度47人、中度8人、重度5人,中、重度组血清IL-6、IL-10、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L-6及CRP水平高于中度(P<0.05),而TNF-α在各组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高肺血流量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 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1)、分流组 (n =6 )和吸入组 (n =7)。对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开腹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12wk后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和硝酸甘油 3wk。以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 (pulmonaryarterialpres sure ,PAP) ,颈动脉插管测定体循环压 (systemicarterialpres sure ,SAP)。检测右心室 /体重 (RV/BW)和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 (LV +S) ]比值 ,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结果 分流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 (PASP)、RV/BW和RV/ (LV +S)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分流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 (P <0 0 1)。吸入组大鼠SAP未受影响 ,PASP及PAMP明显低于分流组 (P <0 0 1) ,RV/BW和RV/ (LV +S)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与分流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1) ,吸入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型动脉与分流组比较明显减少 ,肌化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缓解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保心包贴膜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76例SAP患随机单盲分为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分别给予保心包贴膜外敷心前区,每片4d(首次2片),共6片20d;硝酸异山梨酯10mg,每日3次,po。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水平。结果 SAP患治疗前血浆ET和NO水平分别显高于和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保心包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ET和NO代谢失衡均显改善,但以保心包组改善更为显(P<0.05)。结论 保心包贴膜显改善SAP患ET和NO的代谢失衡,可能是其有效缓解心绞痛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研究纤溶活性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在KD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35例KD患儿PAI-1、GMP-140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并与35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组的PAI-1急性期、恢复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恢复期持续增高。GMP-140及ET急性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PAI-1、GMP-140、ET明显高于非合并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AL组患儿PAI-1与GMP-140均与ET呈显著正相关(r=0.699,P<0.01;r=0.64,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与KD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PAI-1、GMP-140和ET可作为预测和观察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肺动脉高压(PH)右室功能损害、右室重塑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PH组58例,非PH组23例,对照组20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右房室瓣前向血流及反流频谱、肺动脉前向血流频谱;ADM的测定采用非平衡法。结果PH组与非PH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舒张早期右房室瓣最大流速(E)显著降低,舒张晚期右房室瓣最大流速(A)增加,E/A显著降低,肺动脉最大流速(PV)显著降低,右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右室等容收缩时间(ICT)显著延长,Tei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浆ADM浓度显著增高,与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r=0.678);ADM与E、E/A、PV负相关(r=-0.438,-0.546,-0.514,P〈0.01),与A、IRT、ICT正相关(r=0.4Q9,0.504,0.322,P〈0.01~0.05)。结论ADM参与了肺动脉高压及右室功能减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波生坦联合伊洛前列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邯郸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CHD合并PAH患儿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2)与试验组(n=4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口腔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10 μg与生理盐水2 mL混合后雾化吸入,每次15 min,每天6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波生坦分散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2 mg·kg-1,每天2次,持续4周,随后增加至4 mg·kg-1,每天2次,持续4周。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肺血流动力学、肺功能、Borg呼吸困难指数(BDI)评分,同时检测患儿血清Gal-3、GDF-15、NTproBNP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试验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低于治疗前(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PASP、PADP、MPAP均低于对照组(P<0.05),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B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l-3、GDF-15、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血清Gal-3、GDF-15、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波生坦联合伊洛前列素治疗CHD合并PAH患儿,可以改善心功能、肺血流动力学、肺功能,降低BDI评分,调节血清Gal-3、GDF-15、NT-proBNP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卢杰  付鑫  张继红  陈红光  高俊甲  范军  张颖 《安徽医药》2017,21(11):1998-2001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和TNF-α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至该院就诊并诊断为冠心病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及结合冠脉造影的结果 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急性心梗(AMI)组32例,另选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再将UAP组和AMI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21例,三支病变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浆RBP4、TNF-α 的水平,分析冠心病不同类型及冠脉病变不同程度患者血浆中RBP4、TNF-α 变化趋势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RBP4及TNF-α 水平在AMI、UAP、SAP及对照组四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RBP4与TNF-α 血浆水平在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呈现升高趋势,但三组血浆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 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与TNF-α 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0.906,P<0.001).结论 RBP4及TNF-α 可视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反映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与TNF-α 水平相关,提示RBP4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丽 《天津医药》2011,39(8):70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299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2例)和对照组(67例),冠心病患者再根据临床类型分为AMI组(46例)、UAP组(114例)、SAP组(72例)并计算冠脉Gensini积分, 检测其血浆Lp-PLA2水平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P-PLA2与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PLA2水平与LDL-C、CRP、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p-PLA2、高血压、LDL-C和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Gensini积分受年龄、Lp-PLA2、HDL-C和LDL-C的影响。结论:血Lp-PLA2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YXG)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测定冠脉结扎前以及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P-选择素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采用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YX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CK-MB、MDA、ET、P-选择素降低(P<0.05~0.01),而血浆SOD和NO升高(P<0.05~0.01),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YXG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及抑制血小板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