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散通络法是一种复合式针灸法.运用了火罐的浅散法在局部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配合远端循经取穴通络法,迭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综合作用,特点是先拔罐,再针灸,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临床上常用于肩背腰部疼痛.  相似文献   

2.
魏江磊  吴星宇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82-2183
临床疑难杂证或久重危症治疗的切入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自《内经》、《难经》以来,气血相关理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络脏腑辨证学说一直在疾病的演进和随之而人为的干预中居主导地位。深切探究,发现经络阻滞,尤其络脉不通有重要临床意义。进一步发掘后已在治疗学理论上有升华,而实践上也取得成效,初步形成疑难重症通络治疗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3.
4.
临床疑难杂证或久重危症治疗的切入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自《内经》、《难经》以来,气血相关理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络脏腑辨证学说一直在疾病的演进和随之而人为的干预中居主导地位。深切探究,发现经络阻滞,尤其络脉不通有重要临床意义。进一步发掘后已在治疗学理论上有升华,  相似文献   

5.
通络法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活血类药物、益气类药物、辛味药物、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近年来,络脉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久病、痛病运用各种通络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治疗大法,通络法总体可分为祛邪通络法如化瘀通络法、祛痰通络法、祛风通络法、祛寒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理气通络法、清热通络法、解毒通络法与扶正通络法如益气通络法、养血通络法、滋阴通络法、温阳通络法两大类12种。尽管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通络法的临床应用,然而对通络法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还缺乏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希望通络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魏氏补肾通络法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43膝)用魏氏补肾通络法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44膝)口服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各组治疗前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制定的膝骨关节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作为观察量化指标并评定积分,并在治疗后再次评分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临床评价量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魏氏补肾通络法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化痰通络法与针灸醒脑开窍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2.50%(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温经通络散系我县老中医李传德集数十年临床经验拟成的外用方剂。由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麻黄各12g,桃仁、石菖蒲、川牛膝各25g,白芷5g,细辛10g,大血藤[注]、小血藤[注]、花血藤各20g,通天窍[注],姜黄各15g组成。使用时十五味药共为细末,加葱末、生姜(切细)、白酒调匀,装入布袋,蒸热温熨。临床应用治疗部分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症瘕痞块董××,男,36岁。就诊时间:1998年12月8日。胁痛、腹胀3年。查体:腹壁可见静脉曲张,肝脏未扪及,脾脏左肋缘下可扪及。查肝功:正常。乙肝三对结果…  相似文献   

9.
崔新成  朱树宽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15-1415
目的:观察清肝通络散治疗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行患侧茎乳孔封闭。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通络散(由青黛、天麻、蒲黄、滑石、甘草等组成)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6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2组在周围性面瘫及内耳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清肝通络散治疗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疗效显著,对周围性面瘫及内耳症状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1)比较通络散结胶囊和桂枝茯苓胶囊各治疗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的不同,探讨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疗效;(2)比较3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前后体内血液流变学、血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内在机制。结果: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5);经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后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P<0·05);血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通络散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疗效,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血液黏稠度和降低血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通络法与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既密切相关又各异,通络法着重在病位,而活血化瘀法则更为强调病理,治疗中活血化瘀法在行气活血之中,配以补气、止血、温阳、清热等对症治疗,而通络法在此基础上配以理气、化痰、疏风、解痉和补气并血等。只要认识了二者的区别,明确了二者的优势和缺点,确定二者的应用范围,临床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温阳通络合并活血化瘀通络法(简称通络法)治疗81例类风湿关节炎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疗效。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ESK、CRP、补体C3、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组治疗后R.F、ESK、补体c3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通络合并活血化瘀通络法能有效改善RA患者免疫指标的紊乱,降低ESR、CRP等活动性指标,并能较快的缓解患者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温经通络散熏洗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素庆 《中医杂志》2004,45(1):43-44
<正>本院自2001年来以中药熏洗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按1997年ADA标准诊断为糖尿病67例,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泌汗异常(表现为足部出汗能力下降或缺失)、感觉异常、肢端麻木和疼痛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表现为感  相似文献   

14.
久嗽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红梅,高兰芝百日咳是常见的小儿传染病之一,病程较长,相当于中医的顿咳、胃咳、三焦咳,多由于外感风寒或内伤寒凉饮食。通过辩证施治,我制剂科与临床中医儿科合作,在原有协定处方“百咳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配制成久嗽散,临床观察2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硝酸盐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缓解病症,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作强度以及发作次数,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中医化瘀通络法治疗眩晕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北京中医》2003,22(5):35-36
自 1996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原则 ,用自拟“化瘀通络汤”为主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75例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中医病房、门诊和部分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 ,共计 10 0例 ,按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75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30例 ;年龄 4 9岁以下 4例 ,5 0~ 5 4岁 9例 ,5 5~ 5 9岁 13例 ,6 0~6 4岁 2 2例 ,6 5~ 6 9岁 12例 ,70~ 74岁 10例 ,75岁5例 ;年龄最小 4 8岁 ,最大 75岁 ,平均 6 0 .4 2± 7.5 4岁 ;病程 :2个月~半…  相似文献   

17.
化瘀通络散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1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磁通络法打通穴位和经络,激发人体自身能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面部神经支配功能,钩刀针松解通经活络,两种疗法结合,治疗面瘫100例,痊愈92例,好转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9.
@@ 近年来,因诸多因素,使产后缺乳有明显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哺乳期用药存在安全问题。鉴于此,笔者集数十年临床经验,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醒脾为主治疗产后乳少的学术思想,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03年以来共累积临床病例1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玉冬 《四川中医》2009,27(10):93-94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加外用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穿王消炎片加外用药物,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7.6%,总有效率88.2%,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