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42例孤立性肺结节行MR动态增强 ,绘制MR动态增强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测量病灶的强化峰值 (PH)、强化斜率 (SS)、最大强化率 (Emax)。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的PH、SS、Emax均相差显著 (Ρ <0 .0 0 1)。以最大强化值 (PH) 3 0 0信号强度值 (SI)作为判定良恶性结节的阈值 ,可获得 96% (2 5 / 2 6)的敏感度 ,75 % (12 / 16)的特异度 ,88% (3 7/ 42 )的准确率。结论 MR动态增强能反映良恶性结节的血供信息及差异 ,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48例SPN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净强化值(PH)、结节-主动脉的净强化比值(CER)、时间-密度曲线(TDC)及强化方式(EP).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较良性结节有更高的PH值、CER值(χ2=12.76、21.00,P值均<0.001);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的PH值、CER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28例, MVD计数恶性结节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F=110.08,P值均<0.001).CT动态扫描参数PH值、CER 值与恶性、良性和炎性结节的MVD呈正相关性.结论 CT动态增强对SPN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其动态增强的特点与SPN的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统计,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93.10%,特异性为88.46%,准确性为90.91%。炎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患者在动态增强扫描期间,在各时间点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炎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的不同时间点动态增强CT值可以发现炎性结节组在30s、90s、180s的动态增强CT值均升高,但是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300s和480s,炎性结节组的动态增强CT值明显下降,而恶性结节组则下降不明显,而且炎性结节组在300s和480s的动态增强CT值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组和炎性结节组患者的PH、SPH/PPH等CT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参数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为鉴别和诊断良、恶性肺孤立性结节病变提供有利证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结合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MRI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动态增强MRI对 4 4例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在动态增强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基础上 ,测量病灶的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SS)、强化峰值 (PH) ,以及在增强后 1、2、4min时的信号强度改变率 (E1、E2及E4)。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症性结节较结核球有更高的SS[(4 4 4± 1 4 0 ) % /s、(3 99± 0 71) % /s、(0 86± 0 37) % /s,P <0 0 0 1]和PH(99 4 9± 2 0 5 2、10 8 2 0± 11 90、14 12± 5 92 ,P <0 0 0 1) ;炎症性结节在 4min时信号强度改变率E4高于恶性结节 [(12 0 0 2± 6 95 ) %与 (6 7 0 3± 18 0 4 ) % ,P <0 0 0 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反映病灶的血供信息 ,为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炎性、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6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45例直径2~4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灌注表现.采用CT Perfusion胸部肿瘤灌注软件包,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1TP)、强化峰值(PE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在其基础上计算出强化值、SPN与主动脉增强峰值之比值(S/A).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BF、BV、和PE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之间的灌注值则无显著性差异,TTP值三者之间也无显著性意义.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TDC)均显示形态不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强化值、S/A值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8.
何茜  韩丹  宋光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72-107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恶性与炎性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S)(≤4cm)进行研究,分别于注射对比剂1.5ml/kg前后,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测量CT值,分析结节的增强值、强化模式、时间-密度曲线。经病理证实14例恶性结节、2例炎性结节及经临床抗炎治疗后完全吸收的炎性结节6例,共22例纳入本课题研究。结果:动态增强:①增强值:强化峰值为20~60HU的病例中,肺恶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8例;②强化模式:恶性结节以完全强化型为主,炎性结节以周围强化型为主;③时间-密度曲线:恶性及炎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有一定差异,恶性组于达峰值后略下降,炎性组达峰值后下降较明显。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恶性与炎性结节的强化模式,时间-密度曲线有一定的差异,而强化峰值无明显差异。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肺恶性及炎性结节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对比增强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血流特点,探讨该方法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3例无钙化的SPN(直径≤4.0cm)的患者进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其中恶性结节48例,炎性结节6例,良性结节9例,记录SPN增强前后密度、强化峰值(PH)、SPN与主动脉强化峰值的比值(SPH/APH)以及SPN的强化模式,分析SPN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模式。结果恶性、良性和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SPH/APH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而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和SpH/A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与良性结节平扫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炎性结节平扫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0.01)。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腺癌MRI动态增强参数与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37例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MRI动态增强参数强化峰值(PH)、最大线性强化斜率(SS)、最大强化率(Emax)、增强后1~6min时的信号强化率(E1~6)与肺腺癌MVD的相关性,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病例其MRI动态增强参数的差异。结果37例肺腺癌的MVD为68.31±19.84。MRI动态增强参数PH、SS、Emax、E1~6与肺腺癌的MVD呈正相关(P<0.001),其中以SS与MVD相关性最强(r=0.827,P<0.001)。26例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MVD为79.47±21.35,11例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其MVD为43.16±17.85,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其MRI动态增强所有参数均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P<0.001)。结论肺腺癌MR动态增强参数与MVD呈正相关,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其MR动态增强参数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的肺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