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四川省居民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找出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增进人群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 SF- 36量表评价 2 2 49名四川居民的生命质量 ,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命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慢性病情况。用 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时 ,是否患慢性病、年龄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数及家庭代数、城乡分布、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等 11种因素与生命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但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 ,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发现 ,对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疾病、经济收入、城乡分布、年龄和文化程度 ,婚姻对个别领域有影响。结论 注意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积极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是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关键 ;分城乡和年龄制定 SF- 36的人群正常参考值很有必要 ,是否分性别制定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SF—36量表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用SF-36量表分析慢性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四川省某城乡用SP-36量表对438名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并按照ICD-8进行疾病分类,对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SF-36量表所测的不同领域均低于一般人群(≥40岁),不同系统疾病患者在躯体活动性能、社会功能、活力和心理功能四个领域均有差别。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有精神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影响生命质量的文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文化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解释程度,找出制定群体常模的亚文化人群分组变量,为更准确的评价个体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和自行设计的文化因素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共调查了1090名广州市居民,其中社区居民635名,医院门诊患者455名.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信度,用维度相关性分析检验效度.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亚文化人群的生命质量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4个生命质量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模型,比较两个模型调整后的R2值.结果 有效问卷为1052份,问卷有效率为96%.Cronbach α系数为0.67~0.78,维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容效度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对4个生命质量领域均有影响,慢性病对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有影响,性别对生理和心理领域有影响.多元回归结果显示,两个模型调整后的R2值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差值分别为:0.063,0.136,0.104,0.087.进入模型2的各影响因素中,文化因素占50%以上,其中社会支持对4个领域均有重要影响.此外,水平集体主义、垂直个人主义、逃离接受和死亡恐惧也是对生命质量多个领域有主要影响的文化因素.结论 对生命质量常模进行亚文化人群分组是有必要的,但找出一种简单实用的亚文化人群的分组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景颇族居民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367名≥35岁的景颇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德宏州景颇族人群的生命质量评分中,健康自评条目得分最低,为(55.66±19.54);生理机能评分最高,为(90.28±14.66);不同性别间生命质量除MH和SF外,其他条目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慢性疾病的人群比较,除MH外其他条目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景颇族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慢性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性别等.结论 应加强景颇族老年人、低文化程度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春  王丽  张茜 《农垦医学》2009,31(5):433-436
目的:找出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用SF-36量表评价石河子市5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慢性病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时,是否患慢性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工资来源、经济收入、住房面积、医疗费用负担形式、活动与锻炼、居住方式、老年娱乐活动、子女回家频率、自理能力、与亲属配偶交流和是否了解保健知识等17种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但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发现,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形式、自理能力、是否患慢性病、与配偶亲属交流和活动与锻炼。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多种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影响因素,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进行测定,收集123例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资料,应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对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对生理功能、生命力、躯体综合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1),民族对生理职能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文化程度对MH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状况对PF、VT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形式对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和躯体综合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回归分析中,年龄、职业和医疗形式在躯体综合组份上有影响,其回归系数为-8.99、-6.68和-12.18,文化程度在心理综合组份上有影响,其回归系数为2.33。结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经济状况和医疗形式是影响躯体健康方面的重要因素,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衡阳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衡阳市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中文版SF-36 v2量表对衡阳1 040例农村老年人进行测定.结果 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加权平均分为(36.43±13.26).心理健康加权平均分为(41.74±8.47).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还有慢性病、两周内是否有身体不适.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及老年工作者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唐山市6个行政村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结论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防治,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点,为广泛开展社区老年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WHOQOL—BREF(中文版)问卷采用面谈方式调查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结果随着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生理得分、心理得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也随之增加。影响生命质量总得分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锻炼、是否患病、是否和子女住一起和是否在婚。结论一些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列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生命质量社区干预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第二版)、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问卷(SCSQ)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6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量化及数据处理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理健康总评(P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数量、疾病认识程度、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和消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00、0.207、0.304、0.357、3.073、0.583、2.320、0.650),影响心理健康总评(M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27、1.985、0.078、2.300、1.492).结论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QOL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社区干预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88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情况、合并疾病情况病人的SF-36量表评分,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设为自变量,将SF-36量表评分设为因变量,进行多元...  相似文献   

12.
丘金彩  许军  冯丽仪  陈洁  邹俐爱  魏骞  陆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54-1459,1463
目的通过SF-36量表测量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人群的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的主要社会人口学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研究及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华南地区2 805名公务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SF-36量表最高分值为生理功能(88.59±15.08)分,最低分值为总体健康状况(59.94±19.67)分;其中41.89%的公务员其生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43.34%的公务员心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单位性质、职务级别、月收入、日均工作时间、居住地以及居住情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公务员生存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日均工作时间、年龄、月收入、单位性质以及婚姻状况是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过五分之二的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影响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月收入、日均工作时间、单位性质以及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状况。方法应用MOS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55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不同的已婚育龄妇女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学文化程度者生理机能分值较高(95.8±10.0)分,而生理职能得分较低为(73.5±40.3)分(P<0.05);丧偶者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状况较差(P<0.05)分别为(75.0±25.0)分,(52.1±20.9)分,(59.4±28.3)分;干部身份的已婚育龄妇女生理机能状况较差(P=0.00),而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两维度状况较好(P<0.05)。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与其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及自身年龄密切相关。结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均是育龄妇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10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患者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手术、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手术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因素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因素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及是否手术并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好坏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居民生命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 ,利用WHO制定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河南省 30 0 0名农村居民采用家庭健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平均得分为 91.73± 7.32。男性、已婚、较高文化程度等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年龄较大、丧偶、医疗支出等与生命质量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河南省居民总生命质量水平尚好 ,年龄、婚姻状况、医疗支出、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慈溪市25~5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2010年慈溪市城乡25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及其受教育程度等。结果:慈溪市城乡25~5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1.44%,其中城市为10.17%,乡村为13.02%。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35岁以上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年龄、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钠饮食、饮酒偏多等。保护因素有受教育程度、素食偏多等。结论:慈溪市25~5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脂血症、超重、腹型肥胖、饮酒偏多。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老年公寓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唐山市老年公寓老人生命质量因素,为增进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200名老年公寓老年人,请受试者回答由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和健康状况问卷组成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由调查者进行记录。分析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结果健康状况问卷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2个维度得分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小于70岁组显著高于80岁以上组(P<0.05);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初中及以上组和文盲组得分分别为(5.9±0.3)分和(4.2±0.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花费够不够主要影响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两个维度,生活花费足够者得分最高,不足者得分最低;婚姻状况对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的影响有显著性,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婚、已婚和丧偶。结论年龄、婚姻状况、生活花费、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老人生命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聪  汤少梁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600-3607
背景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目的 计算甘肃、河北、四川、浙江4省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评估4省慢性病患者HRQoL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4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五维健康评定(EQ-5D-5L)量表对健康效用值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obit模型、截断最小绝对离差(CLAD)模型对其HRQoL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在〔-0.391 0,1〕。4省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存在差异,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月收入水平、BMI、医疗保险类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CLAD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BMI,是否拥有健康档案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对于慢性病患者HRQoL影响因素分析,CLAD模型的回归效果要优于Tobit模型。除了户籍、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BMI、过去一年内是否进行过体检、慢性病数量、医保报销比例、是否有健康档案等因素值得被重点关注。不同省份应根据省内实际特征,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