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进口和国内的金属-金属髋关节假体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以“人工髋关节,金属大头髋,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中文关键词;“Hip replacement,Bulk metal hip”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69-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4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临床验证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大头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3例(71髋),按患者选用的置换物分为两组:A组采用爱康(A.K)公司生产的第4代大头金属-金属髋关节假体;B组使用美国Depuy公司生产的第4代大头金属-金属髋关节假体。比较2组随访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范围,X射线假体周围透亮带,双下肢不等长及置换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人工髋关节根据假体的股骨头、髋臼材料可分为4种:金属-聚乙烯、陶瓷-聚乙烯、陶瓷-陶瓷、金属-金属;其中后者还依据有无金属柄分为金属大头髋和金属表面置换两种。临床验证结果:A组随访15~28个月;B组随访13~26个月。两组患者置换1年时,A体组Harris髋关节评分65~98分,平均89分;B组71~99分,平均92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髋关节活动范围B组为37°,A组为3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双下肢不等长差值B组平均5.1 mm(2~11 mm),A组为6.8 mm(5~14 mm),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均有≤1 mm假体周围透亮带发生(A组4例,B组1例);B组有1例脱位。结论:进口和国内的大头金属-金属髋关节假体在治疗髋关节疾病中应用安全有效,短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脱位仍然是传统的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大直径金属对金属的全髋关节置换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年轻、活动要求高的患者。目的:验证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54髋)初次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假体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4 mm(38~ 48 mm),采用Harris评分和X射线检查评估早期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都获得18~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3.6分(91~96分),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为232.6°(182~257°),置换后髋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增大。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临床愈合,无髋部和大腿疼痛、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或下沉。提示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具有早期低磨损、髋关节的活动度好、脱位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背景: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活动量高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杰出的稳定性、低磨损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目的:评价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4/2009-10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对48例4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标准评定,每一例患者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置换后随访X射线平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置换后无脱位,无感染,无髋臼及股骨骨折。2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透亮带。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关节周围响声。最近一次随访Harris平均评分96分,优良率100%。提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龄< 65岁的患者,骨水泥假体适用高龄、骨质情况欠佳的患者。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假体不适用于年龄> 70岁、既往身体健康、日常活动量满意、无骨质疏松或有轻度骨质疏松的患者。
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用于老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
方法:纳入行非骨水泥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 70岁的老龄患者57例65髋,平均年龄8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3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5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7髋。记录置换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置换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置换前及置换后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X射线片结果、置换后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随访6~40个月,平均19.6个月。53例完成随访,4例失访,未发现假体松动和需翻修手术病例。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0.7±18.9)分提高到置换后的(89.2±5.5)分,优良率为93.7%。置换后并发症包括术口血肿1例、脑血管意外1例几泌尿系感染1例。提示老龄患者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能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提高了髋关节假体的耐磨性能,具有符合正常生物学应力传递的特点。
目的:观察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远期状况。
设计:病例随访。
单位:武装警察部队江苏省总队医院骨科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对象:选择2004-09/2005-07在武装警察部队江苏省总队医院骨科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病变18例(23髋)患者。男11 例,女7例,年龄28~54岁。按病因学分类:股骨头坏死13例(16髋)、骨性关节炎3例(4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2髋)和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例(1髋)。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关节假体由Wright公司提供,髋臼杯型号:38~56 mm (内径)/44~62 mm (外径);股骨头假体型号:38~56 mm (外径);髋臼杯压配深度1~2 mm。术前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该术式的临床应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方法:①硬腰联合麻醉后,暴露髋臼,选择大小合适的具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金属髋臼帽按解剖位置安放冲紧、压配固定。安装股骨头假体,用调制好的骨水泥涂摸在预制好的股骨头及股骨假体内表面,将金属杯套于准备好的股骨头上,用加压器压紧,使金属杯与骨质紧密相贴,并使金属杯的短柄与股骨颈的轴线保持一致。②术后2 d允许患者进行不负重的关节活动、被动关节活动及股四头肌主动等长舒缩功能锻炼,2 周后允许下床扶拐不负重行走,术后6周可逐渐过渡至完全脱拐行走。术后对所有患者予以患肢 “T”字横板鞋外展位固定。③术后1,2年行X 射线分析全髋表面置换效果及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术前及术后1,2年进行患髋Harris评分并观察患者髋关节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全髋表面置换效果。②生物相容性。③患髋Harris得分。④术后髋关节疼痛情况。
结果:纳入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髋表面置换效果:1例患者1个股骨假体内翻成10°角,未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其余表面置换假体位置满意。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发现髋臼假体边缘1、2区有X线透亮线, 而在股骨短柄周围1、2和3区未发现有X线透亮线。②生物相容性: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肾毒性、热原性及排斥反应,未发现有髋关节脱位、异位骨化、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③患髋Harris得分:术前患者平均46分,术后1年为85分,术后2年为93分,其中15个为优, 6个为良, 2个为中。④术后疼痛情况:2例患者术后轻微疼痛, 1例中度疼痛, 无严重疼痛者。
结论:应用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假体置换髋关节疾病患者后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已有部分医院采用微创进行髋关节置换,但切口大小报道不一,位置也不尽相同。
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置换指标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方法:对30 例3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同期30例30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均衡(P > 0.05),疾病谱相似。两组病例均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比较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的功能锻炼情况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与常规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后影像学评价及髋臼角测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组快,而中期结果相似。置换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除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提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及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但应严格选择置换适应证,由拥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及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开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应用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患者获得更好关节活动度不仅仅取决于手术,而与置换前关节的活动度、置换后康复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锻炼方法在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后临床应用的效果,并与常规功能锻炼进行比较。
方法:将90例行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膝关节假体置换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膝关节假体置换后使用镇痛药和肌松药,并按膝踝屈伸、并膝下蹲及屈膝锻炼等方法循序渐进进行改良功能锻炼。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膝关节功能及手术效果。
结果与结论: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置换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01)。结果说明膝关节置换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而改良锻炼法对于提高高屈曲度膝关节假体置换后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S-ROM假体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最佳的全髋关节置换方案。
目的:观察使用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2-11/2007-02收治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57例(63髋),均应用S-ROM型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进行Harris评分比较置换前后髋关节功能,拍摄X射线片随访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情况。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 4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髋脱位,予以手法复位牵引,肌力恢复后不再脱位。其余患者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Harris评分为70.20~92.10分,平均88.30分,与置换前比较改善明显(P < 0.05)。X射线片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断裂、骨质吸收和骨折等现象。结果提示,S-ROM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恢复及假体生存率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此组患者置换后对关节活动度的要求较老年患者的更高。
目的:回顾性分析生物型假体在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骨质疏松及磨损,延长假体寿命。
方法:选择以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中年患者,对该组患者分别于置换前、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以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生存率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效果,以任何原因形成的松动或翻修时间为截尾时间。
结果与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7年生存率也高于骨水泥型假体(P < 0.05)。结果证实非骨水泥型假体较骨水泥型假体更能促进中年患者置换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假体屈曲问题,多数人认为不能或不太影响膝关节术后功能,仅仅是术后X射线片令人不甚满意,因此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目的:回顾分析78例123膝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屈曲对随访疗效的影响。
设计:分组对比观察。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
对象:选择2001-10/2004-06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一科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者78例123膝,其中发生股骨假体不同程度屈曲15例17膝(13.8%),男5例,女10例,年龄47~81岁;未发生屈曲63例106膝(86.2%),男22例,女41例,年龄47~79岁。
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股骨假体屈曲组和非屈曲组手术前后HSS(HSS knee rating score)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畸形,并测量屈曲角和屈曲距离,探讨股骨假体屈曲对置换效果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假体屈曲的测量结果。②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活动度。③患者屈曲挛缩畸形例数及角度。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①17膝股骨假体屈曲角为7°~19°,平均为11.3°;股骨假体屈曲距离为2~4 mm,平均为2.6 mm。②术前屈曲组与非屈曲组患者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但术后屈曲组低于非屈曲组(P ≤0.01);术后均高于术前(P=0.02或P < 0.01)。③屈曲组术后屈曲挛缩例数和角度多于和大于非屈曲组(P < 0.01),两组术后屈曲挛缩均有改善(屈曲组 P < 0.05,非屈曲组 P < 0.01)。④非屈曲组并发右股深静脉血栓1例,骨化性肌炎1例;屈曲组并发髌骨假体撞击征1膝。
结论:本组资料证明,股骨假体屈曲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效果的影响是增加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的发生率,造成伸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背景:Crowe 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
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 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 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针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治疗较少,且大都以遵循传统的负重限制。
目的:比较早期负重和晚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制定科学与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3-04/2006-03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骨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对象:共收集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42髋),男21例,女19例,年龄32~63岁,平均50岁;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有30例(32髋)。
方法: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早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康复治疗;晚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晚期负重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术后负重方法不同外,均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分为术前和术后阶段,基本训练内容包括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转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其他训练(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出院后的指导如家居环境改造、家庭康复方案及复诊计划等)。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置换前和置换后12周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放射学评定包括置换前测量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置换后测量两组的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并动态观察股骨假体骨结合情况、髋臼杯固定情况以及假体有无松动、骨溶解、异位骨化等。
结果:①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假体脱位,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无髋部感染病例。②置换后12周随访时早期负重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3.06±3.42)分,高于晚期负重组(86.63±5.44)分(P < 0.001);WOMAC评分早期负重组(4.94±2.21)分,低于(12.19±5.26)分(P < 0.001)。③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及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两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12周与置换后1周内的X射线平片比较,两组股骨假体均无明显下沉征象(下沉均<1 mm),也无透亮线(透亮区)或反应线形成。早期负重组和晚期负重组分别有3例和5例出现“点焊”现象,所有假体均未发现小珠脱落、骨性底座、骨质溶解及异位骨化、移位等假体不稳或固定失败的征象发生。
结论:早期康复、早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改善更明显,科学、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植入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以及髋周软组织平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但是不同类型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固定方式术后所产生的膝关节下肢生物力学差异至今仍不明确。
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两种不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差异。
方法:分别选取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以及非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各16例,通过测力台以及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步速及步长均明显增加,支撑相在整个步态周期中的百分比明显减小, 膝关节屈在支撑相及摆动相中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膝关节外翻角度增加。两种患者术后膝关节内翻角度以及膝关节内收力矩均明显减小。提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以及下肢关节功能,两者间未见明显生物力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有着诸多优势,如保留股骨头、股骨颈,方便于日后翻修,保存了股骨近端的生理力学分布,已成为年轻或对髋关节活动度要求较高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终末期患者更具吸引力的手术治疗方式。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及假体的应力分布。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对象: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行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男性患者1例(自愿参与实验),年龄40岁,检查排除健侧髋关节疾患。
方法:建立股骨和假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步行峰值关节载荷作用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颈及假体的应力水平。
主要观察指标:股骨侧与假体的应力。
结果:①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受力总体模式不变,股骨颈存在应力遮挡。应力峰值存在于股骨颈基底部,与其他区应力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特别是转子窝附近以及骨-假体界面。②假体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存在于髋臼及股骨假体外上方、髋臼杯沿与股骨假体交界处以及骨-假体界面。
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受力总体模式不变,股骨颈存在应力遮挡。峰应力存在于股骨颈基底部及骨-假体界面,为了减少术后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术中应特别加以保护上述区域。 相似文献
15.
学术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虽然手术的效果比较肯定,但置换后髋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的:综述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的研究现状。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1/2007-11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hip replacement, dislocation”,限定文章语言为英语。共检索到496篇相关文献,其中论著445篇,综述51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探讨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章。②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文章。③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④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
文献评价:选用35篇文献,其中9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全髋关节置换中,后外侧入路的脱位率较前外侧和直接外侧入路为高。后外侧入路在关闭伤口前,注意用可吸收线缝合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后侧稳定因素,这样,后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比较,脱位率没有显著的差别。②假体设计上讲,球头的直径越大,脱位风险越小。有裙的假体脱位率比无裙假体高。带高边的内衬可以减小脱位的风险。偏距的减少可以增加脱位的风险。③脱位在早期可以通过闭合复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考虑感染引起,应及时切开清创,必要时取出假体,二期翻修。假体位置不当时必须调整,软组织不平衡的髋关节也常需再次手术。④如果患者反复脱位,外展肌力弱,有明显软组织不平衡的表现,或者无法明确脱位的原因,应考虑使用限制性髋臼假体。
结论:髋关节置换后不稳定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髋关节置换后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来对于髋关节不稳定治疗的研究将主要围绕如何处理较复杂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不平衡所致的复杂性脱位展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