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恢刺法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第七篇《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1恢刺法释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恢刺法,先对上句《灵枢》原文作一番解  相似文献   

2.
透刺法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针透两穴(或两穴以上)的一种针刺法,称透刺法,是刺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为针灸医师所习用。笔者浅析之,管窥之见,敬请斧正。1 溯本来源 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如“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大寒气之浅者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刺于分肉之间,以治肌痹”等隐见透刺法之义。宋·马丹阳《杂病歌》中提及担法(即透刺法)。金·窦汉卿著《针经指南》提及透刺法,惜佚于兵燹。元·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歌》更注重透刺法应用,“偏正头风难医……沿皮向后透率谷”。明·杨继洲《针灸  相似文献   

3.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躯体关节病变中因筋缩紧张和肌肉收缩压力增大造成的僵硬、挛急和疼痛等症均属"筋伤"范畴,《灵枢·官针》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断更换急,以治筋痹也。"本文列举运用恢刺法治疗颈、腰、膝三部筋伤病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筋痹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病变部位命名疾病,乃痹证之一。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临床表现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治疗宜"在筋守筋",强调"筋病治当守筋,不可误求于骨","病在筋,调之筋"。治疗以"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转归如《素问·痹论》所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相似文献   

6.
筋痹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病变部位命名疾病,乃痹证之一。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临床表现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治疗宜"在筋守筋",强调"筋病治当守筋,不可误求于骨","病在筋,调之筋"。治疗以"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转归如《素问·痹论》所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相似文献   

7.
恢刺探微     
针对《灵枢·官针》恢刺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文献源头厘清恢刺法及其适应证"筋痹"之本义。认为恢刺为治疗筋痹的古典手法,主要为治疗因气机郁痹或气机不畅所致筋急而设;恢刺所用针具为毫针,操作须押手与刺手配合,押手探知筋病所在,沿病所旁侧进针,在其上下运用提插补法,针毕即可出针,属《内经》解结针法之一。在临床中对于颈椎病、腰部筋伤等急慢性病证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颈型颈椎病,也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临床上指的是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的颈椎病类型.其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有利时机,属于祖国医学中"痹病"的范畴.针灸等非药物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恢刺法源于《黄帝内经·灵枢》的一种针灸刺法.古语云"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现为明确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笔者选取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采用恢刺法和普通针刺法针灸治疗并观察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 :“直针刺者 ,引皮乃刺之 ,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恢刺者 ,直刺旁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 ,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另外 ,浮刺、输刺 ,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笔者 30年来 ,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 ,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验案举要1.1 急性腰扭伤王某 ,男 ,3…  相似文献   

10.
刺法是针灸在临床治疗中获取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一穴多针透刺法早在《灵枢·官针》篇中就有记载。《官针》曰 :“恢刺者 ,直刺傍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 ,以取肌痹 ,此脾之应也”。依据上述论述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一穴多针透刺法治疗疑难病症 ,收效甚好 ,现举例如下。1 下关穴鸡爪透治疗三叉神经痛周某某 ,女 ,5 9岁 ,退休干部 ,于 1998年 8月初诊。患者诉 1996年 3月开始无诱因地突然出现右侧面部电击样疼痛 ,予以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类药治疗 ,可一时缓解。但严重时 ,不敢洗脸、漱口…  相似文献   

11.
<正> 《内经》中的主要刺法分述如下: 1.浅刺法:毛刺——针刺极浅,不入肌肉,主治皮肤疾患。浮刺——斜刺入皮,适用于肌肉挛急的寒性疾患。半浅刺——是指快速刺入,快速出针,不入肌层的方法目的在刺皮肤。2.深刺法:关刺——刺时不宜出血,多施于四肢关节部,适用于筋痹。分刺——是刺于诸筋分肉之间,如刺膀胱经的承山。恢刺——是从肌腱的侧旁刺入,直对肌腱一前一后横卧向透刺,以松解腱挛缩的方法,用以治疗筋痹。俞刺——是直进直出,深刺至骨胳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骨痹,如肩髎透极泉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傍刺法在临床中治疗的疾病、针刺穴位、针刺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傍刺法是指在留痹处针刺一针,再在其附近针刺一针,从假性球麻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梨状肌综合症、背筋膜炎、下颌关节紊乱、褥疮、枕神经痛和颈性眩晕12个方面总结傍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和疗效。结果用傍刺法常用于日久不愈的痹证,也可应用于枕神经痛和颈性眩晕等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结论用傍刺法治疗所述疾病时,在疼痛处多直刺,傍刺之针多斜刺,方向朝向第一针的针尖,增加了针刺的刺激量。但对于傍刺法的针刺位置、针刺角度、作用机制和治病范围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傍针刺法为《灵枢·官针》"十二刺"之一,是一种局部多针刺法,临床常用于治疗深而久居之痹,具有调和气血、激发阳气、除湿蠲痹、舒筋止痛等功效。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笔者在跟诊期间观察到远道取穴结合傍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学习,现举一验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筋病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经筋病的病候,指出经筋病主要是在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肢体不用等症,临床以痛证为主,取穴特点大都是痛点及附近部位.并分析探讨了古代<内经>针法,列出治疗经筋病的火针疗法;以多针浅刺法治疗的傍针刺法、齐棘法、扬刺法;以单针多向刺的关刺法、恢刺法、合谷刺法等;以沿皮浅刺的浮刺法、直针刺法等.指出现代所用的三针集合同刺法,围刺、对刺、交叉刺、骨骼肌竖横针刺法、浮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某些穴位的透刺等都可以治疗经筋病.  相似文献   

15.
<正>许荣正主任中医师为台州市首批名中医,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致力于"针至病所"相关理论的研究,在传承中创新,运用"集针刺法"治疗经筋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其经验,介绍如下。1集针刺法的认识《内经》针刺法有五刺、九刺、十二刺等,其中多针刺法有齐刺和恢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灵枢·官针》)是正中先刺一针,再于两旁或上下各刺一针,三针齐用的  相似文献   

16.
王漫  刘维光 《河北中医》2016,(9):1427-1431
傍针刺法出自《灵枢·官针》十二刺,是一种局部多针刺法,临床常用于治疗或深或久之经筋疾病,专为"留痹久居者"所设,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除湿散寒、舒筋止痛等功效,目前临床应用虽不甚广泛,所用之处皆疗效可陈,大大减轻甚至去除了各种痹证患者的痛苦,故对近年来傍针刺法的各种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择员利针恢刺法治疗筋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分析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60例筋痹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员利针组30例采用员利针恢刺法治疗,毫针组30例采用常规毫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对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筋恢刺”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分筋恢刺”法治疗本病的优越性。方法:从增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分筋恢刺”疗法,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筋恢刺法治疗原发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筋痹为痹证之一,现多见于骨科、神经内科等多种疾病,《黄帝内经》中多处篇章涉及筋痹的论述。笔者从《黄帝内经》对筋痹的认识及治疗规律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医致病因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与体虚年老密切联系,并且其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各经营卫气血失常皆能致相应经筋痹证,针灸治疗以关刺、恢刺、燔针劫刺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文献考察灵枢经筋篇:"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古人这些治法,包括外治法、机械牵引法、桑火熏法、针刺法,并强调要人饮酒,企图增强血液循环,以促其弛缓麻痹的恢复.其中桑木钩牵引术(是企图用机械的力量,使其恢复原状,不是根治办法),今人早已不用,而取金属钩代之.外敷法和熏法在临床上还有应用.但一般治疗颜面神经麻痹,最常用的还是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