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入院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737例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后血糖水平分为3组,第1组为357例血糖水平<6.1mmol/L者;第2组为228例血糖水平在6.1~7.8mmol/L者;第3组为152例血糖水平>7.8mmol/L者.对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梗死部位、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 结果:第2、3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平均年龄相对较高、梗死前心绞痛症状较少、心率较快、血压较低.组间梗死部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显著高于第1组患者(P<0.05);第3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第1、2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中,血糖水平较高者的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秦学鹏 《中外医疗》2013,32(11):56-56,58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时血糖分为血糖正常组(A组)56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44例,对比2组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血管死亡情况。结果 B组患者入院时血糖、入院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应激性高血糖的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判定非糖尿病AMl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23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7.8mmol/L,B组7.8~11.0mmol/L,C组≥11.0mmol/L。A组为血糖正常组,B、C组为血糖升高组。结果:入院随机血糖高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68.8±7.5)岁比(71.6±7.3)岁、(74.3±7.1)岁,P〈0.05],C组与A组相比血甘油三酯[(1.57±0.83)mmol/L比(1.31±0.63)mmol/L,P〈0.051、尿酸[(360.2±172.3)μmmol/L比(273±86.3)μmmol/L,P〈0.05]、肌酐[(125.2±90.5)μmmol/L比(85.7±23.6)μmmol/L,P〈0.05]浓度较高。与A组比较,B、C组复合壁心肌梗死多见(38.9%比59.7%、66.7%,P〈0.05)。C组与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43.5±6.37)%比(58.5±8.36)%,P〈0.05]较低。与A组比较,B、c组患者溶栓再通率低(54.8%比40.6%、28.6%,P〈0.05),冠脉造影提示多支血管病变多见(51.6%比73.7%、69.2%,P〈0.05),C组比A组并发心力衰竭多见(35.4%比15.9%,P〈0.05),住院病死率(20.8%比4.5%.P〈0.05)增加。结论:老年A加患者入院随机帆糖升高.提示病情蘑、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蓁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血清肌钙蛋白T(TnT)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人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一步夹心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测定AMI、不稳定心绞痛 (UAP)病人及 6 0例健康人血清TnT的动态变化 ,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活性 ,并观察病人心脏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③结果 AMI病人TnT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健康对照组 (F =1 5 2 .36 ,q =2 1 .2 2、2 1 .77,P <0 .0 1 )。AMI时TnT释放呈两种曲线特征 ,其中Ⅰ组 (TnT 1峰 / 2峰比值 >1 )AMI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TnT 1峰 / 2峰比值≤ 1或TnT呈单峰曲线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7.2 0 ,P <0 .0 5 )。AMI组TnT峰值与CK MB峰值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71 ,P <0 .0 1 )。④结论 TnT是反映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 ,可较准确地评估AMI病人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糖正常组18例与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12例伴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与血糖正常组相比,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持续性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非常重要一个危险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7.
姚军  陈程  郭晓蕙 《中国医刊》2005,40(9):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急性期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心功能不全及感染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以糖尿病和入院血糖水平作为分组的切点比较两组院内死亡、心功能不全和感染发生比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及感染的发生比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入院血糖是院内死亡(OR=1.504,P=0.002)和感染(OR=1.160,P=0.036)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前3天平均血糖是发生心功能不全(OR=1.480,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血糖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和死亡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我们对心肌梗死急性期的高血糖应积极加以控制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卫 《吉林医学》2011,32(12):306-2306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确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不佳的血糖因素.方法:2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彤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据入院的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与高血糖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和出院后的第1年内临床联合终点事件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方面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并住院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4h内CPK—MB阳性率仅为32%,cTnT达91%。起病24h,血清cTnT检测阳性率100%,,而CKMB则为71%。多数患者72h内血清CPK—MB恢复正常,cTnT大多在3周后恢复正常。AMI中cTnT持续阳性组与cTnT正常组比较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血清标志物。cTnT升高对AMI早期诊断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二组:A组52例,血糖水平<7.0mmol/L;B组30例,血糖水平>7.0mmol/L。对二组住院期间患者肌钙蛋白(cTnT)水平、脑钠肽(BNP)水平、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B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肌钙蛋白(cTnT)水平、BNP水平、住院期间病死率较A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若并发应激性高血糖,则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增加,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本文通过观察AMI血清TnT浓度变化及与CK、CKMB比较,对其在AMI的诊断敏感性及预后判断方面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患者,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8]确诊AMI3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6个月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64例STEMI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急诊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血糖<11.0 mmol/L)、第2组(血糖≥11.0 mmol/L)。结果:第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6个月病死率较高。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入院时合并高血糖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高血糖状态对病情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3d内血糖检测情况,将126例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及高血糖组.比较2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的差别.结果 126例患者中早期高血糖者80例(63.49%),血糖正常者46例(36.51%).高血糖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22.50% vs 4.35%,P<0.05)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6.25% vs 4.35%,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P均<0.05),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正常血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损害明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贾志  郭牧  宋昱  张云强  梁海青 《重庆医学》2012,41(10):954-955,958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控制能否给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带来更大益处。方法将224例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入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组(A组)和强化降糖治疗组(B组),比较院内不良事件及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均逐渐下降,B组于治疗24、72h、1周时空腹血糖均低于A组。在院期间B组心绞痛及严重心律失常均少于A组(P=0.038、P=0.021),但低血糖反应较A组增多(P=0.032);再梗死、心力衰竭、院内死亡及心脏主要不良事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随访,心绞痛、心肌梗死、全因死亡及再住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采用强化血糖控制早期仍有临床意义,但远期无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15.
李锋 《右江医学》2010,38(2):156-158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评价急性心梗病情轻重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按血糖高低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对照组66例为无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心肌酶值、射血分数、溶栓再通率、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心肌酶值、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增高(P<0.01);射血分数和溶栓再通率较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疗效及短期预后差,应激性高血糖是评价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病情轻重及预测急性心梗短期预后较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983-98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50例,血糖正常组62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情况。结果:AMI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CK及CK-MB峰值显著升高,LVEF值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AMI后梗死面积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改善AMI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120例AMI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3组:A组:无伴发高血糖组;B组:入院高血糖组;C组:持续性高血糖组。经在住院期间及经平均3个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MI后伴发入院高血糖组、持续性高血糖组的梗死面积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率明显高于无伴发高血糖发生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关。结论AMI急性期血糖浓度显著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糖的变化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的较敏感、简便、直观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李群华 《当代医学》2013,(13):94-95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2012年来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h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肾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2h内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肌钙蛋白I(TnI)阳性率达到100%(50例),健康对照组及肾病对照组均为阴性(0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h内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T阳性率达100%(50例),肾病对照组阳性率达4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更为灵敏,且在肾病患者血液中未发现cTnI,cTnI是心脏受损时惟一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林向春 《中外医疗》2009,28(13):166-166
糖尿病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反之,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死因,约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血糖病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cTn)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表现,并探索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高危胸痛患者;根据肾功能水平分为CKD+组126例、CKD-组272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AMI+组122例、AMI-组276例。通过病历系统收集各组患者临床基线情况及相关血液化验结果,所有化验均要求在入院12 h内完成。结果 在未发生AMI的患者中,CKD+组cTnT较CKD-组升高(P<0.001),且cTnT与eGFR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关系(rs=-0.501,P<0.001);但cTn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72)。在CKD患者中,cTnT诊断AMI的最佳界值为0.177μg/L,cTnI为0.415 ng/mL;cTnI诊断特异度较cTnT更高。cTnT与cTnI联合诊断模型为P=eY/(1+eY),Y=6.928(cTnT)-0.5(c TnI)-1.491,其AUC值高于单个c Tn。结论 CKD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