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机构是药剂使用的主要场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其使用药品的份额占到上市药品的75%以上,且使用的药品是直接面向患者的,这使得医疗机构药剂管理成为药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基层医疗机构药剂管理又是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近 1周年了 ,由于药剂人员违犯操作规程引发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药剂人员的工作现状更是令人担忧 ,严重存在引发医疗事故的1 基层医疗单位对于药剂人员的配备重视不够 药房尽管是一个医疗单位的前沿窗口科室 ,但是各医疗单位对于药剂人员的配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不完全调查统一 ,基层药剂人员具备药剂专业毕业证书的不足5 0 % ,其余药剂人员基本是各单位的富余人员 ,大部分无专业技术职称。部分医疗单位甚至存在“只要识字 ,就能干药剂”的误区 ,没有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 ,这是造成药剂人员… 相似文献
3.
4.
药品虽然能防病治病,但也可能发生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我国对ADR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现阶段ADR监测报表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笔者根据2004年以来从事ADR监测工作的体会,对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掌握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此文指门诊部、医务室、诊所、卫生社区服务站等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剂管理状况,摸清与此有关的各项底数,我分局选择了辖区80家具有代表性、可研性的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调研对象,对其从药人员资质、药品进货验收、储存保管、药品使用及处方调剂等关系到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现场摸底调查,从中发现许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由此感到依法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管已迫在眉睫。存在问题违规使用药品《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的药品应当与诊疗…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前,笔者曾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报道,美国最“吃香”的五个职位(五个“师”)是:律师、经济师、会计师、口腔医师和药剂师。而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里,药剂师们远没那么“吃香”;可以这样说,药剂人员虽然在医院医、护、药三大支柱中占有一“柱”,但却难以得到与医护同等的待遇。现笔者不揣浅陋把药剂人员在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情况简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据统计资料表明,药品终端消费的渠道80%以上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最终也是体现在使用环节上。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始终是我国药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工矿卫生所、学校卫生室、专科门诊部、社区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的药事管理工作十分薄弱,药品质量抽验不合格率明显高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被查处的案件数也居高不下,这也是药事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笔者就当前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2004年3月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这标志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前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监管的对策,从而根治药品非法流通,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制剂(又称医院制剂)是指医院为满足本院诊疗需要自行生产的制剂,主要分为普通制剂和灭菌制剂。多年来,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作为临床药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医院制剂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在药物的选择上,一直受到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方法:建立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网络,健全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监测人员ADR监测能力。结果: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机制和手段,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其自身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并且相关药品监测标准和不良反应监测标准较为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规范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储存、调剂、配制制剂等药剂管理工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上海市卫生局最近联合下发了《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试行)》,将从2 0 0 4年6月1日起实施。《规范》对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设置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剂人员资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购进与质量验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管理法》第四章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收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和使用”。建立和完善药品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是基层医疗机构把好药品进货关,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笔者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购进与质量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巢湖市居巢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和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在医院内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卫生部相关法律法规,于2002和2003年对巢湖市居巢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总计合格率81.7%,其中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空气、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8.1%、97.2%、40.3%、91.5%;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的合格率分别为87.7%、74.5%,前者高于后者(P<0.01);2002年、2003年的合格率分别为77.8%,85.6%;后者高于前者(P<0.01)。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隐患,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的监测与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和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