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性肢痛症9例河北省郑州矿务局总医院(452371)周世杰,张淑红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病理变化为肢体对称性阵发性血管扩张,女性多见。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例中,男2例...  相似文献   

2.
<正>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多发于四肢末端,有灼热剧痛、皮色潮红、灼热或活动后疼痛加重等特征。近年来,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以肢端阵发性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受热可使疼痛加剧,冷敷或浸入冷水可减轻。据其发病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临床上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均可引发继发性红斑肢痛症。崔公让教授认为,肢体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红斑肢痛症既有瘀、湿、热之致病之标,又有脾肾阳虚之致病之本,故在治疗上应坚持"急治其标,化瘀固本"的原则,采用中西医合治的方法,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红斑肢痛症11例辨治体会王景春,王志平  辽宁中医学院附院(沈阳110032)崔国伟   辽宁中医学院龙江医院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多发于双下肢,以灼热疼痛,遇凉减轻为特点的一种病症,临床报道较少,近十年来辨证治疗11例,现...  相似文献   

5.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以肢端皮肤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局限性阵发性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中医属于"血痹""热痹"的范畴.本病鲜有皮肤溃破,而本科-收治病人为双下肢巨大溃疡,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以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诱发的肢体皮肤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局限性阵发性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2003-02-2007-03,笔者在国家级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唐祖宣老师的指导下,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卫红  张建强 《河北中医》2008,30(5):488-489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阵发性肢端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特征的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1992-06-2003-08,我们采用中医药为主内外合治红斑性肢痛症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红斑性肢痛症是以肢体远端(特别是两足)阵发性血管扩张,伴烧灼样痛,皮肤温度升高和肤色变红为临床特征的植物神经系统疾病。本病虽不常见,一旦罹患则十分痛苦。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报道甚少。近几年来,用中医之法治疗本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据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医学病名为"红斑性肢痛症",本病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病名称为(血痹)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痹症。由气血虚  相似文献   

10.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肢的阵发性血管过度扩张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与寒冷刺激及劳累有关。病因尚未明了,多数作者认为是植物神经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其它病因如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敏感,血液中血清素增高,继发于红细胞增高等。近2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本病28例,均获痊愈。临床资料分类: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原发性患者)19例;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继发性患者)9例,其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外伤1例;  相似文献   

11.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2.
"元神"乃"元始之神"——"脑为元神之府"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时珍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的“元神” ,到底是否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 ,有必要加以澄清。为此详细论述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元神”的原意 ,并结合《内经》理论 ,指出此“元神”实际是“元始之神” ,指的是命门与脑存在的生命初始本原物质 ,这种物质并且决定了一切生物体的生长壮老已 ,而并不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相似文献   

14.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5.
陈雷  李德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41-1842
《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 ,其间不乏脑髓的论述 ,但始终未提及脑主神的理论。后世医家在临床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脑与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1,18(3):19-21
李鼎老师: 我是针灸医师,诊余在家,喜欢读些古代医籍,在我印象中,宋元之时对针灸理论重在整理和总结。请您指点有什么代表作,并请介绍其内容。 山东聊城读者 孙 平孙平学友: 正如您信中所说,针灸理论到宋元进入一个整理总结阶段。谈到代表性理论著作,要数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若论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不能不提《十四经合参》了。 从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到明代张权的《十四经合参》,反映出由宋代到明代对经络腧穴理论的若干认识。《发挥》继承了宋代的《圣济总录》和元代的《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等书,对全身经络及其腧…  相似文献   

17.
"方证相对"与"方证相关"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剂与证候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方证相对、方证相关等源流、内涵及其现代研究思路与进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方证关系及其概念得以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亚健康状态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亚健康状态的产生与身体和精神均有关系,对其进行调整也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包括"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因此,对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可以由心出发,从调整心的气血及心与其它脏腑的联系入手,通过运动、心理等非药物方法与中医药的干预,使人的身心状态和谐,而达到调整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以敏主任通过体悟《幼科全书》、《小儿药证直诀》等古籍,认为小儿厌食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在厌食治疗中重视辨证论治,认为厌食一病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脏关系密切,治疗中主张以"运脾"和脾"为主,同时注意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阴火"一词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追溯了"阴火"学说的历史源头,经反复分析与梳理各家理论,对"阴火"的实质,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与厘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