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从胃管内灌注生大黄浸泡液对减轻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状况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99例脓毒血症患者为对照组,10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生大黄浸泡液灌注,观察两组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程度。结果实验组重型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能有效的预防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结论从胃管内灌注生大黄浸泡液,能减轻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伏添 《河南中医》2016,(3):504-506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MODs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腹腔内压、PCT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有效率为76.6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大黄对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是一种巨分子化合物类脂多糖体,存在於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外膜之最外层。人体的内毒素血症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当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菌体破坏后释放出内毒素而引起外源性内毒素血症。由于感染所致之肠道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时,可引起内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可使脏器发生一系列严重、广泛、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防治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是阻止危重症感染发展为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初步探讨了大黄对急性感染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泵入对脓毒血症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治疗7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8/50),低于观察组的94%(47/50)(P<0.05);治疗后2组CK、LDH、CK-MB、PCT、BNP、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3 d和7 d后APACHEⅡ评分均不断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抑制脓毒血症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病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瘟败毒饮对脓毒血症兔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造模,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每组10只。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24 h和48 h耳缘静脉采血,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造模成功;给药24 h后,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48 h后,清瘟败毒饮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低于血必净注射液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脓毒血症兔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7):912-913
目的:探讨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保留灌肠。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33%(53/60)高于对照组73.33%(44/60)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7)
目的探究扶正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剂灌肠治疗。检测2组患者临床疗效,APACHE II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酞(BNP)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 II评分,血清CRP、PCT、BNP水平,胸腔液体水平(TFC),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压(MAP)、心指数(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1正常组、2模型组、3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组、4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20 mg/kg)组、5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40 mg/kg)组、6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80 mg/kg)组。手术后12小时开始给药,每隔12小时1次,连续给药6次后观察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心功能;HE染色法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以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电泳法测TLR4,p65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80 mg/kg)联合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治疗与单用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治疗相比,可进一步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肌形态学变化,降低血清TNF-α、IL-6、MDA水平,增加心肌组织SOD水平,下调TLR4,p65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观察探讨患者舌色、舌苔变化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重症及轻症脓毒血症,比较两组患者在SIRS指标、APACHⅡ评分以及舌诊等方面灼差异。结果: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年龄、感染部位(肺部感染)、APACHEⅡ评分以及SIRS各项诊断指标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舌色、舌苔多为紫红舌、黄苔,较轻症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舌诊早期多表现为紫红舌、黄苔,舌诊对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对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鼻饲;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人(对照组)3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则明显下降。结论大黄对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过度的炎症反应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5):962-965
目的:探讨生大黄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淀粉酶与炎性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接诊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生大黄灌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实验室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腹痛、腹胀,排便,腹部压痛,肠鸣音恢复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3.45±0.84)d vs(4.87±1.21)d,(2.56±0.45)d vs(4.23±1.13)d,(4.52±0.93)d vs(5.34±1.24)d,(2.34±0.42)d vs(3.84±0.78)d],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23±2.31)d vs(15.18±2.74)d](P0.05);两组患者在第3天开始,腹腔内压水平得到明显下降,观察组在3d、4 d、5 d、6 d时,腹腔内压水平均比对照组低[(13.41±2.85)vs(14.59±3.15),(7.65±1.23)vs(12.93±1.54),(7.28±1.35)vs(10.39±1.20),(6.42±1.15)vs(8.03±1.06)](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血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205.89±42.30)U/L vs(294.74±70.41)U/L,(11.34±1.23)mmol/L vs(15.84±1.78)mmol/L,(11.34±1.68)×10~9L~(-1)vs(14.58±1.82)×10~9L~(-1),(2.19±0.12)mmol/L vs(1.84±0.15)mmol/L](P0.05);在炎症因子中,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41.23±7.53)ng/L vs(58.12±10.65)ng/L,(23.12±4.57)μg/L vs(38.45±8.35)μg/L,(32.12±8.51)mg/L vs(39.84±9.42)mg/L](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3.33%(70/75)vs77.33%(58/75)](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给予生大黄灌肠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淀粉酶及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病情,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大黄附子汤是仝小林教授临床辨治肾功能不全的效方,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精选大黄、淫羊藿、生麻黄组成新方,尤适用于形寒肢冷、大便秘结伴肌酐、尿素氮升高的肾功能损伤患者。方中大黄苦寒降泻,排毒泻浊,常用剂量6~30 g;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肾排水,常用剂量15 g;生麻黄发汗利尿,常用剂量6 g。  相似文献   

14.
乔春峰  徐珞珊  王峥涛 《中药材》2001,24(7):486-487
对黑果山姜Alpinia(Gaertn.)Burtt根茎和根进行了生药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定,为该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舞花姜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春峰  徐珞珊  王峥涛 《中药材》2001,24(4):249-250
对舞花姜Globba Smith根和根茎进行了生药性状及组织显微鉴定,为该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辨析山豆根与北豆根的临床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宓靖凯 《北京中医》2006,25(4):241-242
山豆根和北豆根是较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两者名称相似,但却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植物,临床功效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正确使用两种药物的目的,本文将从药用历史、品种来源、主要成分以及药理、毒理作用等方面分别叙述,以便使广大医务、药剂人员在临床中区别运用。  相似文献   

17.
宓靖凯 《北京中医药》2006,25(4):241-242
山豆根和北豆根是较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两者名称相似,但却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植物,临床功效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正确使用两种药物的目的,本文将从药用历史、品种来源、主要成分以及药理、毒理作用等方面分别叙述,以便使广大医务、药剂人员在临床中区别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马全蝎丸对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同种异体兔髓核回植造模法造模,术后采用不同药物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IL-1、IL-6、TNF-a进行检测,结果:海马全蝎丸可有效抑制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的炎症因子IL-1、IL-6、TNF-a,且其作用明显优于西药芬必得胶囊(P<0.05)。结论:海马全蝎丸直接针对炎症导致盘源性腰腿痛这一主因治疗,抓住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关键,组方科学,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大黄对胃肠道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大黄对有肠道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胃肠粘膜内PH值评做危下患者胃肠粘膜物血流灌注情况。观察大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直肠粘膜内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值(P〈0.01),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为伴出务的有效率为73.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黄可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胃、小肠粘膜和肠系膜的血流量(P〈0.01)  相似文献   

20.
大黄的临床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Rheum palmatum L.),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1,2]。我国有大黄45个品种和2个亚种,但载入《药典》可以药用的只有3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干燥的根和根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凉血解毒,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