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及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干预,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治疗及护理。观察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疗效及踝肱指数差异,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踝肱指数值为(1.10±0.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糖尿病足症状,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中药足浴与温水足浴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以温水足浴,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安全无副作用,与护理干预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加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足浴加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及降低血糖,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在老年0级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74例0级糖尿病足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37)加行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1.89%、踝肱指数(1.18±0.2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应用于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足部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中药足浴治疗,治疗组予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配合中药足浴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改善其神经感觉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随机择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手段,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良好,护理人员与患者间会形成良好的相处氛围,病人的护理依从性提高,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应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及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1例,随机分为2组,2组全身治疗相同,对照组予温水足浴及护理,治疗组予中药足浴及护理。结果治疗组经中药足浴及护理后,皮肤发凉、麻木感、感觉迟钝等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足浴并综合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足底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5例)与观察组(足底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干预,45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与踝肱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77.78%),且观察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底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踝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8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基础上联合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前1d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非常满意30例、一般满意12例,满意度为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例、15例及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释放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其他治疗手段实施,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章志华 《新中医》2019,51(4):266-269
简版: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足部护理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DPN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2组均常规给予控制血糖措施,并予甲钴胺片、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2组均采用相同的足部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足浴[1]在"0级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0级)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足浴加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96例,治疗14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凌忞  何学华  王俊明 《四川中医》2013,(10):150-151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辩证施护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辩证施护;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总有效率86.84%,与对照组的53.3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足浴辩证施护能够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孟成  孟应 《新中医》2015,47(8):270-27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9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2组均给予规范糖尿病控制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熏洗足浴治疗,并配合积极的健康宣教、饮食及心理指导等综合护理手段,疗程均为28天。观察2组患者足部疼痛、麻木症状改善情况及足部皮肤颜色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使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在疗效基础上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高于对照组4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均上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两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足浴治疗糖尿病足,能有效改善足部血管内径大小及血流情况,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周根娟 《新中医》2015,47(9):237-239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规范治疗及常规糖尿病护理。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及足浴后足部揉搓;治疗组予自拟活血定痛汤进行足浴,并配合穴位按摩,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测踝部动脉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以计算踝肱指数(ABI),并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疗效基础上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ABI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护理,2组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治疗组增快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护理糖尿病足,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溃疡的症状体征,改善足部血流通透性;刺激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病患者应用中药足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入我科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予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连续治疗2周。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3.3%,两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能提高药物吸收率,有效作用于病位,对糖尿病足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何海英 《新中医》2019,51(3):249-251
简版: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按摩穴位干预o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o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均连续观察4周。评定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麻木、发凉、刺痛、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及间歇性跛行)评分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西药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6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姬海霞 《光明中医》2008,23(3):392-393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足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1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湿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有效率为66.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