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错综复杂,笔者总结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临床经验,认为脾胃病的发生与诊治与肝有密切关系。对脾胃病的治疗,注意从肝木调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日 《光明中医》2005,20(4):10-11
脾胃同居中焦,表里相合,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一旦受病则饮食水谷纳运受阻,临床表现诸多,究其病因其中与肝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肝属木,藏血,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与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条达正常既可助脾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正如《素问·宝命全形集》指出“土得木而达”。一旦肝有病变,最易影响脾胃,反之,中焦受病也会导致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而出现病情加重肝气失调之征,肝病多由情志变化、恼怒忧郁引起,尤其女性因生理、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珍玉教授基础理论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他强调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学说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他亦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脏腑辨证。肝与脾胃关系密切,二者同位膈下,共居中焦,位置相邻,经络相系。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临床上,当肝气逆乱,横逆乘脾犯胃,木土相克;或肝气郁结,木不疏土。或脾气虚弱,土虚木乘等都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常见发病途径。因此张老提出:肝失疏泄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辨证就有“肝气郁”与“肝气逆”两证,辨证施治应有“舒肝”和“疏肝”二法。他认为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为主,逍遥散偏于疏肝解郁;肝气逆证首选柴胡疏肝散,肝气郁证则先用逍遥散。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张老擅长从肝入手,立足于气机失调,以调肝为基础进而调节全身脏腑气机,从根本上恢复人体肝与脾胃气机为要。肝复疏泄之职,则气机调畅,有助于脾胃之气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深化肝与脾胃藏象理论,对临床临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性皮炎系临证常见“顽癣”之一,其发病和神经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临证所见“肝郁致癣”与“脾虚致癣”两大病机常被忽视。本文提出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入手。  相似文献   

5.
从"肝与脾五行相克"的角度论述肝与脾的密切关系,对肝脾两脏的生理病理进行阐述,并从"肝"治疗消化性溃疡,为"脾病从肝论治"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动神经元疾病从肝脾论治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神经元疾病,多见肢体乏力及肌肉萎缩,属中基“瘘证”范畴。根据“治瘘独取阳明”及“筋痛必当舒肝”理论,从肝脾论治,拟定健脾胃,养肝血基本方,随症加减应用,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陆拯主任医师对脾胃学说有独特见解,论治脾胃病常根据脾胃与心、肺、肝、肾的生理关系、病理影响,分别从心、肺、肝、肾着手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9.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脏腑特点、经络循行、生理功能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阐述了中医之"肝脾"与现代胃食管返流病在抗反流结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似之处.认为肝脾功能正常与否是本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键.并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以肝脾为中心的分型辨治方法,疗效可...  相似文献   

10.
黄颖  王维亮 《新中医》2012,(7):191-191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笔者对慢性咽炎常从肝脾入手,临床上每取桴鼓之效,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咽炎发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二脏,据《灵枢·经脉》所载,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任何一经经气不利,都能影响咽部。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肝气循经上扰咽喉,肝郁乘脾,脾失运化,脾气失于输布,咽喉失养则发病,正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指出情志精神的变化导致肝的疏泄失常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滞血瘀,阻郁局部,乃见滤泡增生,血瘀气滞,经气不利,咽部觉异物哽塞感。  相似文献   

11.
陈华良 《中医杂志》2003,44(12):894-895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瘤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岱翰擅长治疗肝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非浅,试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l 病机首推肝火瘀血湿邪与伤食为重要外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一有郁滞,百病生焉。湿邪内侵,首先困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郁结日久化热,湿热郁蒸,邪凝毒聚,日渐变成症积。饮食入胃,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营养全身。若暴饮暴食,嗜食醇酒厚味,易伤脾胃,食滞于胃,聚湿生痰,痰食互结日甚,阻滞气血运行,邪毒结聚,成痞积块。因此,老师认为湿邪、伤食积滞是重要致  相似文献   

12.
杜秀娟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思嘉  杜秀娟 《光明中医》2016,(15):2171-2172
以从肝论治眩晕病为切入点,整理了杜秀娟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病的理论,研究并总结了她从肝论治眩晕病的实践经验。文章内容从杜秀娟教授对眩晕致病病因的认识,病机变化的分析及方药治法的总结等方面进行论述,用以说明在临床中从肝论治法可抓住眩晕病证治的主要矛盾,并从其所治疗眩晕病的病案中选取一例来总结体会老师的用药方法及精髓。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辨证治疗(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水热(毒)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简述中医药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4.
廖华 《中医药导报》2007,13(1):23-24,33
文章介绍了湖南省名中医肖国士教授开展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五脏辨证,以肝为主;详辨病位,从肝论治眼病的经验,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已故著名中医医家岳美中教授,对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疗效显著。在对顽固性急、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上,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急性肝炎的治疗重在清利,清利之法,不拘于一法一方,或苦寒清利,或甘寒清利、或健脾清利、或养血清利等;对慢性肝炎的治疗重在清化,以清热化瘀、清热化痰浊为主,同时,注重兼顾正气。对顽固性黄疸,探索用矾石消黄疸。  相似文献   

16.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灵台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肝病重点专科主任、上海医学领先学科一中医肝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教授对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颇有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学术造诣。笔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病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是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嗳气频作,吞酸嘈杂,呃逆,不思饮食,情绪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用四逆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肝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孙兰军教授以中医辨证为原则,通过调整肝脏阴阳平衡,同时结合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综合情况,对不同的病患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法,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陈昆山主任中医师、教授为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 ,从医四十余年 ,擅长内科 ,专攻肝胆、风湿病 ,学验俱丰。余有幸随师三载 ,获益非浅 ,现将其治疗肝病经验介绍如下 :1 肝病黄疸 ,重视清利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中医阳黄范畴 ,按现行中医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所述 ,分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等型。陈师认为其病机是湿热或热毒之邪侵犯机体 ,蕴积体内 ,造成肝胆失于疏泄 ,胆汁溢于肌肤而发黄。进而肝气横逆 ,克伐脾土。病位在肝胆脾胃。陈师根据临床观察 ,曾于 2 0世纪 70年代总结 11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治经验 ,并经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