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道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择131例胃肠道手术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4h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有效缓解胃肠道手术后出现的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耳穴贴压配合安慰性抚触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心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按摩和安慰性抚触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焦虑程度、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呼吸、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安慰性抚触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血压的升高及心率、呼吸的增快,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时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直至化疗结束后三天。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运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研究表明,患者恶心持续时间短,迟发性呕吐控制率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加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能有效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用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取麝香保心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中医护理基础上,取麝香保心丸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穴位贴敷和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胸闷气促,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舒乐安定1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采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联合神门、皮质下、交感、心等耳穴压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增加排便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文花  张丽芳 《光明中医》2022,(8):1480-1482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肿瘤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肿瘤手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为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刺激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及耳穴压豆刺激,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刺激可有效缓解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耳穴压丸联合穴位贴敷在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影响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对预防患者术前焦虑有效,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中医特色护理耳穴压丸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内关穴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81.0%,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对照组存在着多种不良反应:3个月后远期疗效观察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40.5%)。结论内关穴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远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没有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5):153-15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呼吸困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治疗后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及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耳体穴协同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雁形 《中国针灸》1994,14(2):37-39
本文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分别针刺双侧耳穴"心",体穴内关,"心"和内关(耳体组),耳穴"胃"和内关(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近期降压效应。结果,各组针刺后血压皆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耳体组血压下降值和临床有效率高于其它各组,耳穴组和体穴组的舒张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各项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内关和"心"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陈晓帆    郭育君    侯超    杨俊    谢婷    练宇泽    周旭辉   《陕西中医》2022,(9):1196-1199
目的:探讨通痹活络汤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7例,随机抽层法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通痹活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CD3+、CD4+、CD8+、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眩晕、不语、头痛评分高于联合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CD8+、hs-CRP、TNF-α、IL-6水平高于联合治疗组,红细胞比积、CD3+、CD4+水平低于联合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活络汤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 87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配合耳穴贴压。3 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1.11% ,对照组有效率为 78.57%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龙园园 《光明中医》2020,(3):379-38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离子透入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五官科病房及门诊病例共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护理方案进行健康指导,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离子透入法治疗。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分阶段进行,每阶段为15 d,第一阶段每天1次,第二阶段隔日1次,最后1月,每3天1次。以上2种治疗方法2个月为一疗程,连续观察4个月。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对患者视力的治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则为50%;对眼底的疗效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4%。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离子透入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穴位按压预防急诊剖宫产术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300例,将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和合谷穴按压。比较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实施穴位按压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压对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中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为慢性盆腔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急性盆腔炎后遗症中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晓冬  修英 《光明中医》2021,36(1):140-142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心悸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的80例老年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临床传统的方法治疗;试验组40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结合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畏寒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悸患者来说,耳穴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其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心悸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罗玖莲  刘小静  罗建平 《光明中医》2016,(14):2088-2089
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中应用整体护理结合耳穴压豆方式干预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1年3月—2015年6月,组中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进行耳穴压豆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在耳穴压豆治疗的同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方式治疗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