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对糖尿病肾病Ⅳ期伴水肿患者尿量、血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探寻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方法。方法: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Ⅳ期,同时伴水肿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中药真武汤加味口服,观察疗程为14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量、水肿分级,检测血钾、血钙、血白蛋白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量、24h入量、体重、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24h尿量、体重、血清白蛋白、血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水肿完全消退时间短(P0.05);(3)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低钾、低钠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方能减轻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水肿程度,升高血白蛋白,并能减少血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2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明显降低,水肿明显减轻,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尿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志 《中医药导报》2010,16(4):35-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分析,将7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四君合五苓散加减,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完全缓解率23.8%;对照组总有效率63.6%,完全缓解率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合五苓散加减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实脾饮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疗效。方法:选取96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实脾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的24h尿白蛋白及血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加减治疗肾病肾病综合征水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苓散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激素副作用的改善情况。方法:将3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对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以及激素副作用的改善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水肿消退的平均时间、血浆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衰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衰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以及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尿量、心脏超声、6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心衰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衰水肿患者治疗后的24小时尿量、LVEF以及LVDd指标与对照组心衰水肿患者相比,差异均明显(P0.05)。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衰水肿患者疗效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法联合中药热奄包内服外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利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24h尿蛋白、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体重、水肿评分水平较治疗更低,尿量较治疗前增多,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水肿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金汝真  余仁欢  高辉  杨丛旭  方芳  王建农 《中医杂志》2012,53(7):572-573,577
目的 比较五苓散和五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的疗效.方法 47例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患者随机分为五苓散组和五苓汤组,剔除及脱落6例,有效病例41例,其中五苓散组21例,给予五苓散,每次9g,每日3次;五苓汤组20例,给予五苓汤,每日1剂,分2次服,疗程均为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尿量和体重平均值及24h蛋白尿定量(24hU-TP)及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体重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平均尿量和体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hU-TP及AL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苓散对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患者的利水消肿作用明显优于五苓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白花蛇舌草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白花蛇舌草汤加减内服.2组均14日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尿蛋白、血脂(TC、TG)、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在增加尿量、减轻水肿、改善睡眠、降低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P、ALB、TC、TG及尿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白花蛇舌草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在内的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持续治疗1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病例平均治疗时间(196.5±7.8)d长于观察组的(137.9±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 %高于对照组的8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清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库欣样体征、血糖升高、继发感染、骨质疏松等激素副作用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共出现38例,发生率为40.4 %,观察组共出现16例,发生率为1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心衰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五苓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24h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射血分数、NT-pro BNP等心功能指标以及24h尿量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射血分数、24h尿量明显更高(P0.05),其NT-pro BNP明显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水肿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利水,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正壮 《吉林中医药》2010,30(7):582-583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疗效。方法:将6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防己黄芪汤,疗程为20 d。治疗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水肿消退情况,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回升,24 h尿蛋白消减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期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2组患者的尿量、24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尿量、24 h尿蛋白、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尿量、24 h尿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尿量、24 h尿蛋白、Scr、BUN、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刺五加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4h尿量、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ChoL)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尿量增多,生化各项指标亦大为改善(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并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化瘀法治疗儿童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共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加温阳利水化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加利尿剂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尿量、水肿情况,定期监测肾功能以及凝血指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复发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监测血白蛋白、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尿量、水肿情况均明显缓解;同时,各项指标如尿素、血肌酐、尿NAG酶、尿β_2微球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有明显好转。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vs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67.6%vs94.1%),且研究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化瘀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方结合西药治疗肾虚湿浊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湿浊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处理等),治疗组同时予益肾清利方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率分别为95.0%、82.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方结合西药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肾虚湿浊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证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丁敏  卢超 《新中医》2019,51(1):63-65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加减。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24 h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LVEF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LVEF均较治疗前提升,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五苓散与五苓汤,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该院中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患者共6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五苓散组与五苓汤组30例,其中,对五苓散组采用五苓散进行治疗,3次/d,9 g/次。五苓汤组采用五苓汤进行治疗,1剂/d,分两次进行服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尿量、体重平均值、24h的蛋白定量(24 hU-TP)、血浆白蛋白(ALB)的前后量化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五苓散组与五苓汤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平均尿量相比接受治疗前均有所增加,而体重相比接受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最终将两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平均尿量、体重进行比较,所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蛋白定量(24 hU-TP)、血浆白蛋白(ALB)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所存在的差异无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的临床治疗中,五苓散和五苓汤均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在水消肿作用方面,五苓散要明显优于五苓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宣肺、利湿泄浊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水肿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N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宣肺、利湿泄浊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水肿积分、体质量、尿量、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电解质及利尿剂平均每天剂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水肿积分、体质量及尿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利尿剂平均每天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组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痛风急性发作等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益肾宣肺、利湿泄浊活血方可明显减轻患者水肿程度,利尿剂用量更少,可控制血尿酸、血尿素氮的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利广 《河北中医》2010,32(8):1169-1170
目的观察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双嘧达莫、维生素E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肾汤加减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及Alb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肾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