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门冬氨酸钙注射液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13例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例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38例,其中,脾虚湿盛型34例,湿热内蕴型28例,风热相搏型24例,气阴两伤型20例,毒热燔营型18例,气血瘀滞型14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效果中,痊愈的患者为62例,占44.93%;临床治疗效果中,显效的患者为48例,占34.78%;临床治疗效果中,好转的患者为18例,占13.04%;临床治疗效果中,无效的患者为12例,占8.7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0%。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38例,其中,脾虚湿盛型34例,湿热内蕴型28例,风热相搏型24例,气阴两伤型20例,毒热燔营型18例,气血瘀滞型14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效果中,痊愈的患者为62例,占44.93%;临床治疗效果中,显效的患者为48例,占34.78%;临床治疗效果中,好转的患者为18例,占13.04%;临床治疗效果中,无效的患者为12例,占8.7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0%.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对2003年以来收治的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根据其主证,辩证分型,其中脾虚湿盛型17例(24.6%)、湿热内蕴型14例(20.3%)、风热相搏型12例(17.4%)、气阴两伤型10例(14.5%)、毒热燔营型9例(13.0%)、气血瘀滞型7例(10.1%),均按辨证理论以某种古方或自拟方为主适当加减药物进行治疗。结果: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痊愈31例,占44.4%,显效24例,占34.8%,好转9例,占13.0%,无效6例,占8.7%,总有效率91.3%。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的一种不易治疗的多发病.中医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上有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抗过敏冲剂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疗效观察陕西省陇县人民医院(721200董君健,张斌贤关键词过敏冲剂,变态反应,中药我们自1992年4月至1995年4月试用自拟“抗过敏冲剂”治疗部分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取得了一定效果。并与非那根组进行了对照观察。对资...  相似文献   

7.
张灵芝  林棉  关健缨  丘奕文  张韵 《光明中医》2016,(18):2628-2630
对中医营卫理论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文献做了简要的总结和评述。从营卫的含义、营卫不和、调和营卫三个方面,结合中医体质学说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中医病因学说,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位、病机和治疗提出见解,着重分析如何在调和营卫法基础上选方,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药物治疗,并举例论证。期望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运用简、便、廉、验的治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湿疹、异位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临证以养阴祛风凉血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鹏  韩萍 《光明中医》2016,(2):231-232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转归、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心律(率)、用药和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在6个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6个月中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杨青峰 《光明中医》2016,(21):3130-3132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两组过敏性紫癜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更优。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T)、心率(H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血小板计数(PLT),并检测炎症因子TNF、IL-6、IFN-γ,IL-4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T、HR、WBC、N、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5)。炎症因子TNF、IL-6、IFN-γ,IL-4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能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过程,较早地阻断了SIRS向MODS发展。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血脂异常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及其优越性。结果:规范的辨证治疗是血脂异常中医治疗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来研究血脂异常的辨证治疗,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病证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证结合做一初步介绍,论述其理论体系的意义所在。主要讨论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当今病证结合的内涵,及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辨证治疗132例166只眼临床分析,探求治疗眼底出血有效方法和用药规律。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肝阳上亢证;阴虚火旺证;气滞血瘀证;热灼血络证;心脾两虚证5个证型。分别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知柏地黄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生蒲黄汤加减;归脾汤加减。结果:本组132例166只眼,疗程为8~99天,平均为36.6天。治愈33只眼(19.88%),好转118只眼(71.08%),无效15只眼(9.04%)。结论:辨证治疗眼底出血有促进出血吸收和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1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5-2005年间中医辨证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16例,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转归、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1~5年心律、心率、用药和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情况.结果116例患者在3个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1~5年随访,除6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外,其余患者病情稳定,且长期中药治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而巩固.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包含辨证与论治两个阶段。即根据四诊以辨证,所选之方药或所组之方药必须要与所辨之"证"符合。病机即病因导致某证候和某证候出现特定症状与体征的过程,对病机的分析也是对该过程的分析。病机主要就是体现在某"证"出现特定的症状与体征的过程,而辨证论治也是围绕这个过程而展开的,即据症(包括望、闻、问、切)以辨证、审证而察机、据证参机以选方、随证而加减,而其中的关键即病机。现在中医大夫之所以出现临床效果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没有坚持中医特色与中医思维。如果应用西医思维来统摄中医,其临床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中医大夫只有坚持中医特色、中医思维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这样才能提高中医的自信从而培养铁杆中医人。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幺远  甄小芳  潘宇琛  何强 《中医杂志》2006,47(8):599-601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确诊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及二线慢作用药柳氮磺氨吡啶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副作用少,但辨证施治时必须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与病理变化。西药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长期服用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均有不良反应。临床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显著优于对照组(68.89%),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显著提高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续观察14~21天。观察证型分布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 I)评分。结果:中风病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相关疾病,肝阳暴亢是前三天的主要证型,以后逐渐减少,风痰瘀阻前三天略少于肝阳暴亢型,以后逐渐增多。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在前21天占所有证型的95%左右。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降低,B I评分升高。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提高B I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占有主导地位。从证型推出,肝阳暴亢化风可能是中风病“风、火、痰、瘀”级链反应的始动因子。以平肝泻火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通腑化痰为治法的小复方,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提高B I评分,为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