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寻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所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非常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时,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 1.治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显效、无效例数分别为8、14、7、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依次为8、9、6、7例,总有效率为76.6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心功能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建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7):96-9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同时进行常规CHF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以扶正强心汤治疗,疗程均为1一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经一个月治疗后,从多项指标观察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结论: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慢性心力衰竭相比常规CHF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纽在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20例给予药物ACE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汤剂,28天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对照组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韦祥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4):3321-332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益气强心汤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比较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并设单用西药治疗10例为对照组。结果:P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LVEDP、LVEF、CI等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昝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19-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针40mL静滴并内服中药心衰合剂,10天为1个疗程,观察2~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强心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阳虚)血瘀证、水饮、痰浊内停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饮,均连续治疗21天,比较2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显效51%,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率为34%,总有效率为83%。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性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强心饮,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心衰45例患者与单纯西医治疗45例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BNP、LVEF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95%CI=82.32%-99.4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95%CI=55.36%-82.4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441,P=0.0410),差异显著;且治疗组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收益为OR=0.22(95%CI=0.06~0.72),NNT=5(95%CI=2.58-17.57)。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4倒,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例,垂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自拟方;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超声心动图各指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强心、利尿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内关穴,艾灸雀啄关元、三阴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心力衰竭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6%,对照组为69.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舒张末期血流(E/A)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且治疗组患者CO、LV、LVEF值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综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