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比较 5 2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SAS患者和 36例对照者的血压 ,并将SAS患者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A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4 %以上的次数 (ODI4% )、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8%以上的次数 (ODI8% )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min)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缺氧是SA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文文 《海南医学》2009,20(1):44-4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60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压,并将OSA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缺氧是OSAH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白天嗜睡、打鼾和憋气为主诉的住院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且血压增高达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睡眠检测结果中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睡前、晨起、治疗后的血压进行分析。结果OSAS患者晨起血压较睡前血压增高(P〈0.05),并与SaO2呈负相关(P〈0.05);SaO2与AHI呈负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SaO2呈负相关(P〈0.05),与晨起舒张压呈正相关(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纠正睡眠呼吸暂停6-8周后,晨起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OSAS患者肥胖及反复睡眠呼吸暂停与其高血压具有相关性。因此,OSAS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CPAP治疗对这种高血压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压变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呼吸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该院睡眠中心就诊的791例成年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血压监测。按照OSAHS诊断标准,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患者睡前与醒后的血压变化,并了解血压变化与各项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各组高血压发生率随OSAHS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非OSAHS组患者的睡前醒后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OSAHS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重度OSAHS组患者的SBP、DBP分别升高了4.07mmHg、3.22mmHg(均P〈0.05)。轻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微觉醒指数(AI)均成正相关(r分别为0.21、0.23,均P〈0.05);中度OSAHS组DBP的变化与AHI成正相关(r=0.24,P〈0.05);重度OSAHS组SBP的变化与快速动眼期(REM)、氧减指数(ODI)相关(r分别为-0.16、0.16,均P〈0.05),其DBP的变化与REM、AHI、ODI相关(r=-0.22、0.21、0.22,均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夜间血压升高;影响血压的因素因OSAHS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情况的研究,进一步探讨OSAHS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所有患者记录一般情况包括体质指数、颈围/身高的比值、就诊时血压,完成至少7小时的多导睡眠监测(PSG),同时测量患者的睡前血压,夜间血压,醒后即刻血压,将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不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颈围/身高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在研究中,不同严重程度的OSAHS患者的最高血压高低无统计学差异.AHI与醒时即刻-睡着SBP差值,睡着-睡前DBP差值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与睡着-睡前SBP差值及醒时即刻-睡着DBP差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 OSAHS组及OSAHS合并高血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两组均只有3%~4%左右,睡着-睡前舒张压及醒时即刻-睡着血压的变化与AHI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SA)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患者,进行7 h以上多导睡眠监测(PSG),并测量患者睡前和夜间凌晨2点血压.结果:中度、重度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夜间与睡前血压比值(N/D)均较健康组高,SA患者轻、中、重组组间N/D SBP、N/D DBP、N/D MAP比较有意义(P<0.05),在控制年龄,体块指数和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N/DSBP、N/DDBP、N/DMA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9,0.523,0.569(P<0.01);AHI每增加1次/h,N/D SBP增加0.001(R2=0.216,P<0.01);N/DDBP增加0.003(R2=0.330,P<0.01);N/D MBP增加0.002(R2=0.331,P<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有影响,随睡眠呼吸暂停程度的加重,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6例睡眠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OSAHS168例,单纯打鼾患者38例,同时对30例无睡眠打鼾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行PSG检测,分别观测各组睡前、晨起血压变化,同时对OSAHS组晨起舒张压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夜间平均SaO:、SaO:低于90%时间(T90)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鼾症组相比睡前、晨起血压变化不明显;OSAHS各组睡前、晨起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而舒张压晨起较睡前明显升高,晨起舒张压变化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AHI、190成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2成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血压变化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睡眠呼吸紊乱对于OSAHS血压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OSAHS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 :经睡眠呼吸监测确诊后 ,对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 30例 ,单纯OSAS患者 2 4例进行 2 4h动态血压观察。结果 :(1)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OSAS合并高血压组的呼吸紊乱指数 (AHI)、血氧饱和度低于 90 %的时间百分比 (STL90 % )等睡眠呼吸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单纯OSAS组 ;(3)OSAS合并高血压组 2 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 (ASBP和ADBP)、晨起与睡前收缩压及舒张压 (SBP和DBP)均显著高于单纯OSAS组 ;(4 )OSAS合并高血压组晨起血压较睡前明显增高。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是引起OSAS患者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整体水平较高 ,晨起舒张压升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AHI 5~15 次/h)、中度OSAHS(AHI 16~30 次/h)及重度OSAHS(AHI>30 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391,95%CI(0.199,0.770)〕、BMI〔OR=1.165,95%CI(1.076,1.262)〕、SBP〔OR=0.966,95%CI(0.943,0.990)〕、DBP〔OR=1.068,95%CI(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424例患者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为OSAHS组,AHI<5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呼吸参数和睡眠前后血压改变.结果OSAHS组最低SpO2 64.46±12.24较对照组84.27±10.67明显降低(P<0.05).OSAHS组睡前收缩压127.00±16.59和醒后血压(132.09±18.09)/(90.06±13.25)较对照组睡前收缩压119.14±14.83及醒后血压(121.10±18.17)/(82.78±12.40)明显升高(P<0.05).OSAHS组醒后血压及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睡前(P<0.05).结论OSAHS可能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睡眠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水平变化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疾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OSAHS的患者48例为OSA组,招募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睡眠前后eNO水平(包括FnNO、FeNO及CaNO)。分析OSA组睡眠前后eNO差值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OSA组睡前FnNO为(468.78±117.19)μg/L、睡后FnNO为(479.21±130.57)μg/L,高于对照组[(371.52±130.21)μg/L、(379.10±129.65)μg/L,均P < 0.05];OSA组睡前FeNO为(23.10±15.19)μg/L、睡后FeNO为(24.92±14.94)μg/L,高于对照组[(17.71±7.01)μg/L、(18.03±6.63)μg/L,均P < 0.05]。OSA组睡前CaNO水平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组睡后CaNO[(2.88±1.41)μg/L]低于对照组[(4.07±1.86)μg/L,P < 0.05]。2组睡眠前后的FnNO、FeNO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A组睡后CaNO[(2.88±1.41)μg/L]低于睡前[(3.86±1.40)μg/L,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OSA组中CaNO睡眠前后的变化差值(△CaNO)与AHI呈正相关(r=0.384,P=0.008)。依据AHI进行分层后提示,重度OSAHS患者睡后CaNO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  与睡前比较,轻中度OSAHS患者睡后CaNO水平下降不明显,而重度患者下降较为明显,且△CaNO与AHI显著相关,提示CaNO可以评估OSAH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心率变异与晨起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  张劲农  向敏  付薇  彭毅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6):1815-1819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调节机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104例OSAHS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至少7 h,睡前和晨起测量血压,采用Pearson检验和Speammn检验分析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SaO2%min)、SaO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DT90%)、呼吸暂停期心率变异幅度(DHR)与睡前及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及其差值的相关性,并对晨起收缩期高血压及舒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全组患者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及MAP(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为128.3±17.9、88.6±10.6和101.8±12.3,均较睡前(分别为123.5 4±17.8、82.0 4±9.6、95.8 4±11.5)升高(均P<0.01).血压满足高血压诊断者睡前为37例(35.6%),晨起为49例(47.1%).Spearman检验显示DHR与晨起舒张压相关(r=0.214,P<0.05).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DHR大于不合并患者(P<0.05).排除年龄、BMI、AHI、nSaO2%min及DT90%的影响后,DHR是与晨起收缩期高血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3,95%CI为1.057~1.486,P<0.01).结论 OSAHS患者呼吸暂停相关心率变异的程度与晨起舒张压相关,是晨起收缩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迷走神经调节可能参与OSAHS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及瘦素的关系,初步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及瘦素在OSAHS并发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60例OSAHS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对照组睡前及醒后血压(BP)、醒后心率(HR),血清瘦素(LEp)水平,同时测定BMI、颈围(NC)、腰臀比(WHR)、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空腹真胰岛素(TI)水平.对比两组睡前、醒后BP变化;分析睡眠呼吸紊乱参数及瘦素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睡前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醒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89.75±2.04)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1.91)mmHg并独立于年龄和肥胖(P<0.01);OSAHS组DBP与瘦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282,P<0.05;r=0.318,P<0.01);BMI(P=0.029)、醒后HR(P=0.030)及瘦素(P=0.049)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可能对醒后血压,尤其是醒后舒张压产生独立的效应;而BMI、醒后HR和瘦素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4 h血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84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将所有对象分为四组:非OSAHS组(9例)、轻度OSAHS组(19例)、中度OSAHS组(23例)、重度OSAHS组(33例)。比较各组的昼夜血压值,了解血压变化与PSG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血压比较,除轻、中度OSAHS患者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无论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重度OSAHS患者较非OSAHS患者SBP高约15 mm Hg,DBP高约10 mm Hg。各组的SBP非杓形比率比较,除轻、中度OSAHS患者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SBP非杓形比率依次为32.6%、54.5%、57.1%、78.3%)。重度OSAHS患者的DBP非杓形比率(54.3%)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体重指数(BM I)(rSBP昼=0.26,rDBP昼=0.22)、微觉醒指数(M iI)(rSBP昼=0.25,rDBP昼=0.17)、心率变异性(HRV)(rSBP夜=0.18,rDBP夜=0.17)相关。中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AH I(rSBP昼=0.31,rDBP昼=0.22,rSBP夜=0.26)、最长低通气时间(LH)(rDBP夜=0.2)相关。重度OSAHS患者的血压与呼吸暂停指数(AI)(rSBP昼=0.61,rDBP昼=0.5,rSBP夜=0.57,rDBP夜=0.48)相关。结论 OSAHS对SBP影响更大;OSAHS患者早期表现为DBP升高及SBP非杓形节律。影响血压的因素因OSAHS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9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或健康人87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尿酸、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尿酸、hs-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CRP、SBP、DBP、TC、TG异常率及颈动脉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与hs-CRP、SBP、DBP、TG、TC及IMT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较高,可在临床早期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6.
李维  夏豪  庞明  史文  苏卫红  郭清  梁湘琪  周芸 《广西医学》2010,32(4):398-40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脉压指数(PPI)分为A组68例,B组62例。统计并计算各组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EF)、射血分数(FS)。结果年龄、病程、PPI、PP、SBP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DBP与LVMI负相关(P〈0.01)。PPI≥0.5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PI〈0.5的患者(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62例PIH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的62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PAPP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PI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APPA,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BP [(147.3±10.8) mmHg]、DBP [(94.6±9.1) mmHg]及PAPPA [(55.7±12.2) mI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7.6±11.1) mmHg、(72.3±8.9) mmHg及(28.8±12.3) mIU/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IHS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SBP、DBP以及PAPPA均显著增高(P<0.01);不同严重程度的三组PIHS患者SBP、DBP与PAPPA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r=0.19,P<0.01)。结论 PAPPA与PIH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血浆PAPPA水平与PIHS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妊娠期PAPPA检测对PIHS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CPAP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觉醒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O2分别是(137±11)mmHg、(81±5)mmHg、(131±9)mmHg、(80±4)mmHg、(15.1±0.8)次/h、(94.5±2.5)%,对照治疗后醒后血压、夜间血压、AHI和SaO2分别是(145±13)mmHg、(93±7)mmHg、(139±10)mmHg、(90±7)mmHg、(23.8±3.9)次/h、(88.4±3.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