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0~2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在陕西汉中市中心医院出生的10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早期教育组(研究组)和对照组。24月龄时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 CDCC )对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价及分析。结果24月龄时研究组小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77和3.96,均P<0.05);研究组儿童24月龄时智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96,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早期开发婴幼儿智能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婴幼儿帮能发育测验法对253名参加早期教育的儿童进行智能发育测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参加早期教育儿童高发育商比例明艟高于理论数值的百分比;高龄分娩、非正常出生体重、窒息这些有高危因素的小儿由于及早的干预,智能发育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母亲多次妊娠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其小儿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明显偏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早产儿在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上(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明显低于足月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0~18个月正常婴幼儿体格潜能、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出生于怀柔区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人,按照1:1配对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小儿均参加儿童保健定期监测和指导。并于生后1岁、1.5岁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测查。【结果】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O.05);实验组于1岁、1.5岁时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和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的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早期教育对正常足月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足月儿随机分成早期教育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早期教育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智能教育,足月儿2组围生期情况相似。结论 2组婴儿9月龄时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差异无显著性(P>0.05),1岁时智力发育指数早期教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P<0.01)。结论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智能低下儿童训练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163例智能低下儿童的高危因素;按波特奇(Portage)及弱智儿童早期教育法进行功能训练,训练2个疗程以上的56例为训练组;训练1~2次的31例为对照组,分析训练效果.结果163例智能低下儿童中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136例(83.5%);训练组儿童智商(IQ)或发育商(DQ)训练前得分66.1±3.7;训练后得分82.6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和过期产儿训练效果好,训练前后IQ(DQ)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1~5岁患儿训练前后IQ(DQ)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智能发育落后的儿童,在5岁前按Portage及弱智儿童早期教育法坚持训练,会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体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潜能开发的指导和训练,设立对照组.两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差异显著,早教组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质特点与婴幼儿发育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的:主要探讨气质特点与婴幼儿智能发育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33名婴幼儿的气质和发育水平进行评价。采用Carey儿童气质问卷《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RITQ)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Q),以及《Bayley婴儿发育量表》评价智能发育。结果: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差异,虽然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的发育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积极的气质类型相比,消极气质类型儿童的智能发育可能倾向于落后或较高,智能发育指数与节律性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发育水平高者生物规律性高。结论:气质与儿童的发育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由于婴幼儿的生物学特征未充分分化,发展,且社会化程度低,因而这种关系未明显地表现出来,对气质特点多消极的婴幼儿应重视采取恰当的抚养方法,以利于智力潜能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套家庭式早期教育方法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教育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儿童实施早教,另设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两组小儿在1岁和1.5岁时的行为发育商(DQ)。结果:l岁及1.5岁时实验组小儿各行为能区的DQ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1.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对 48名新生儿进行综合育儿指导和训练并设对照组 ,两组儿童每 3个月进行一次 Gesell发育指标评定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 (P>0 .0 5)。 Gesell发育指标评定 ,两组儿童各能区差异显著 (P<0 .0 5)。其中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交往能区发育商差异非常明显 (P<0 .0 1 )。实验组各能区智力发育商数 (MDI)和运动发育商数 (PDI)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 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发展训练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推广应用示范性与个性化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方法 定期随访早教组婴儿71例和对照组70例至12月,两组婴儿在6、9、12月龄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并比较分析两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结果 9月龄时,早教组在精细动作、语言两个能区的D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早期训练组在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会适应三个能区的D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早期发展训练可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精细动作和语言更依赖于环境的刺激,示范性和个体化的训练模式对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长远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方案,实验组自胎儿5个月时实行胎教,小儿出生后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按计划对其每天进行训练,另设对照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及精神发育评估,血红蛋白检查,疾病和睡眠等情况监测。在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盖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小儿1岁时,体格发育指标无差异,实验组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及天数低于对照组,睡眠情况好于对照组,发育年龄(DA)及发育商(DQ)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并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增进睡眠。  相似文献   

14.
早期教育对婴儿运动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的方法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婴幼儿体智发育操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儿童实施早期教育的方法,另设对照组,定期进行运动发育指标评估。在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测出两组儿童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商(DQ)。结果 实验组婴儿的运动发育项目完成早于对照组,其中被观察的所有精细动作项目及部分大运动项目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1岁时实验组婴儿精细动作及大运动的DQ大于对照组,尤其精细动物有差异(P<0.01)。结论 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的动作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社区开展的早期婴幼儿教育和服务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的方法,将35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作为项目对象。在婴儿满月时进行基线调查,干预组随之接受以婴幼儿养育和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活动。在婴儿6月龄和12月龄时进行随访调查。婴儿智力测量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量表。结果两组婴儿的性别和出生过程中的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基线调查时智力指数(MI)得分分别为98.26分和101.79分,发育商(DQ)得分分别为94.50和99.36分。干预组婴儿6月龄和12月龄随访MI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6.07和8.86分,高于对照组的增值(-2.46分和1.05分);干预组6月龄和12月龄随访DQ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12.94和11.24分,高于对照组的增值(-0.18和0.34分)。MI及DQ得分6月龄及12月龄的组别×时间的交互项(干预作用),均高于基线。结论社区早期教育和服务促进了婴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发展促进干预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至4月在天津市河北区妇幼保健院顺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儿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分别对两组儿童3月龄、12月龄、18月龄3个阶段的发育商( DQ)进行评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3月龄段实验组的总DQ(101.7±16.4)与对照组的总DQ(101.6±1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12月龄、18月龄段的总D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777、3.048,均P<0.05)。结论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促进对其神经心理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教育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方案,实验组自胎儿5个月时实行胎教 ,小儿出生后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按计划对其每天进行训练,另设对照组,在小儿1、2、4、6、9、12月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价,在12月龄时,对两组小儿进行盖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对两组小儿进行感知觉、大运动、精细运用、语言等单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实验组小儿通过的平均月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12月龄时,实验组小儿和智能发育年龄(DA)及智能发育商(DQ)高于对照组,除大运动外,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及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和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气质和智能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婴幼儿520名,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260例进行早教,对照组260例未进行干预;9个月之后对比分析2组婴幼儿的气质和智能.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的节律性、适应性、持久性、注意分散度以及反应强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婴幼儿的各能区发育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气质和智能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正面影响,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