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磁共振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发展起来。螺旋CT问世后又出现了另一种小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一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rnograPhyAnslosra砷vCTA)。螺旋CT血管造影就是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造影剂,在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对其进行快速体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图像再经各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合成三维血管影像。一、CTA技术1.螺旋CTA基本原理螺旋CT是利用滑环技术将扫描架的转动部与固定部相连,在病人通过扫描架时进行连续快速的数据采集,可在一次弊气的30秒内完成某一…  相似文献   

2.
CT血管造影(简称CTA)是指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利用CT对包括靶血管在内的受检层面进行连续的薄层立体容积扫描,然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最终使靶血管立体显示的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肺栓塞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护理操作规程。方法:利用高压注射器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对14例临床拟诊为肺栓塞的病人进行了6次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6人次肺栓塞患者螺旋CT血管造影无一例有副作用反应,肺动脉显示良好,肺血栓显示清楚。结论:正确的护理操作规程是螺旋CT血管造影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的问世,能够轻松实现薄层、快速、大范围的扫描,先进后处理软件的支持,为CT血管成像的临床使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CT血管造影(CTA)已被用来检查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病变,笔者将我院用16层螺旋CT进行颈、颅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获得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韩萍 《放射学实践》1999,14(3):200-202
螺旋门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是根据血液循环时间在靶血管内造影剂高峰期进行螺旋扫描、采集容积资料,然后通过影像后处理如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获得血管影像的方法。由于螺旋CT扫描速度快,故可选择性地在腹主动脉、腔静脉、肝、肾、脾等器官动脉期、静脉期分别成像。CTA不仅是评价多种血管病变有希望的检查技术,而且由于它是Cf与血管造影技术的结合,还可对腹部实质器官如肝脏分别进行全肝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成像,动态观察肝脏和肝肿瘤的血流情况,达到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造影利进入体内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诊断动脉病变的CT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破裂时,快速进行CT扫描及注射对比剂增强CT扫描检查。十六排螺旋CT的出现实现了全主动脉的CT血管造影,一次螺旋CT扫描可采集16层图像,极大的改善了CT血管造影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螺旋CT血管造影杜湘珂,朱锡旭,沈复兴,罗德馨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是指利用螺旋CT[spiral(helical)CT]在受检查者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时期,进行连续解剖及病...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在体部及头颅动脉血管造影上的广泛应用使CTA技术已成为可部分取代DSA技术的一种无创伤检查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四排螺旋CTA在基层医院中的广泛普及,MSCTA(多排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也在基层医院中应用,由于MSCTA的影响因素太多,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其已有大量的研究,而扫描方向对MSCTA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的40例头颅CTA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此问题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CT肺血管造影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而广泛采用。随着16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肺栓塞的检出率逐渐提高,肺栓塞已不再是以往被认为的少见病。本文对14例成功检出的肺栓塞的影像表现及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倩  王莉  黄葵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8):677-677,681
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是由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的各种成像方法进行的一种微创的血管检查方法,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应用于脑血管、肾血管中,随着16层螺旋CT的出现,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已开始应用于双下肢、上肢血管造影。我院自2003年11月应用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是检查小肝癌的一种相当敏感的方法,经病理检测证实,证实的敏感性为80%,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内小的瘤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和动态CT。 CT血管造影是CT与血管造影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根据插管的部位、扫描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动脉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ic artemgraphy,C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血栓栓塞症(简称VIE)血管造影中的扫描技术及其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疑诊为肺血栓栓寒症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有4例在溶栓治疗后进行血管造影复查,患者常规先进行螺旋CT平扫,然后经肘正中静脉由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120ml,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秒,注射速度为3ml/s,由膈顶上扫描至主动脉弓下,扫描范围约12—16cm,层厚为2—4mm,果:26例患者中6例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正常,16例均显示有肺血栓典型症状,呈条状或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像表现,4例经溶栓治疗后,肺血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一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能够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MSCT)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式,使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发展很快。由于操作简当、方便、安全、无创伤性,可部分或基本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甚至有作者认为MSCTA在某砦方面比传统血管造影还更具优越性。本文主要阐述MSCTA技术在显示腹主动脉下段至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CTA)是继核磁共振和多普勒超声后又一种诊断血管性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已得到肯定。虽然多层螺旋CT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更为快捷、准确,但目前国内多层螺旋CT并未普及,因此本文就单层螺旋CT用于颈动脉血管成像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为准备开展多层螺旋CTA作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心部血管性病变所致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经证实的由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重症胸痛患者,利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以及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 CT血管造影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急性肺动脉栓塞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所有病例最终经过临床证实. 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重症胸痛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江 《放射学实践》2003,18(9):681-684
1995年Winter等^[1]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肝脏移植前后肝动脉进行评价,认为CTA与传统血管造影同样准确,且无创价廉。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对比剂量较单层螺旋CT节省30%~50%,能进行多期相血管扫描,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这些优势使得进行肝脏CTA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可靠的价值^[2-4]。本文着重介绍肝脏动脉系统CT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属于创伤性检查,对操作者要求高、费用昂贵且有一定的禁忌证及危险性。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更进一步提高,CT血管造影已经作为一种简便、快捷、无创性的诊断检查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体各部位血管检查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技术,以期提高SCTA造影的质量。材料与方法:采用Somatom Plus 4螺旋CT扫描系统对10例病人行腹部SCTA检查。扫描技术和造影剂参数按病变范围和性质而定,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或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或弯曲平面重建法(CPR)。结果:SCTA检查技术能可靠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评价腹部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结论:SCTA是无创伤性的血管成像术,在很大范围可替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9.
血管造影CT是一种将CT扫描与血管造影相结合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 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及CT经肝动脉造影(CT hepatic angiography,CTHA)。现将近年来有关肝脏血管造影CT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普通血管造影检查的对比研究,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9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00例肝移植患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选择既进行了普通血管造影检查又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对其两种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患满足研究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16例患中肝动脉未见异常6例,肝动脉狭窄10例,其中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2例,完全闭塞2例。普通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中肝动脉未见异常6例,肝动脉狭窄10例,其中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3例,完全闭塞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肝动脉成像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对肝动脉情况进行随访的首选手段,且可为肝动脉狭窄患下一步进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