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产前检查适于阴道分娩、接受分娩镇痛初产妇60例,ASA玉~Ⅱ级,单胎足月妊娠,随机分为两组(n=30):静脉瑞芬太尼自控组(A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组(B组)。 A组瑞芬太尼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0μg/ml,开始时以0.15μg/kg剂量给予,逐步以0.15μg/kg的剂量增加,每15min调整输注速度,锁定时间为2min,瑞芬太尼以2ml/min的速度通过PCA泵维持。B组以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负荷量10ml,当VAS≥20mm时,自控给药4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静脉血气分析及母体和新生儿副作用。结果产妇在30~240min分娩期间,VAS评分为无明显差异;分娩方式和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妇分娩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及胎儿娩出后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后1h和第二产程结束时A组产妇血氧饱和度较B组降低(P<0.05),产妇镇静评定A组较B组安静率更高,而B组产妇头晕率更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给药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分娩镇痛,但静脉给予瑞芬太尼产妇镇静深度更高,血氧下降较硬膜外镇痛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背景剂量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名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在硬膜外腔给予相同的负荷剂量后连接电脑微量注射镇痛泵.A组的背景剂量为0ml/h,B组的背景剂量为5ml/h,两组Bolus均为5ml,锁定时间均为20min.结果 两组产妇在一般情况、产程特征、VAS评分、Bolus按压次数、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等方面均相似,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麻醉药用量方面A组为(22.7±6.9)ml,B组为(36.3±14.4)ml,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使用背景输注无助于提高镇痛质量,相反增加药物使用量.而采用无背景剂量输注不但不增加按压Bolus的次数,而且还能显著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PCEA)(A组),另选10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镇痛药物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B组)。A组:0.15%盐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2μ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然分娩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阻滞(CSEA)下三种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选择拟阴道分娩初产妇15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所有产妇均在宫口开大2~3cm时在L2~3或L3~4椎间隙穿刺,经针内针蛛网膜下腔分别给药。A组罗哌卡因3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B组罗哌卡因3mg及舒芬太尼3μ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C组罗哌卡因3mg及舒芬太尼5μ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全部硬膜外腔置入硬膜外导管并将其接患者自控硬膜外电子镇痛泵(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PCEA)。观察产妇BP、HR、RR、S P O2、胎心率(FHR)、运动阻滞程度、镇痛效果(VAS)、产程时间、分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三组产妇在CSEA下均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满意。镇痛前产妇VAS评分为8~10分,给予镇痛后,产妇VAS评分明显下降,所有产妇均无明显运动阻滞,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A组几乎没有,B组明显低于C组,镇痛作用时间和强度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结论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CSEA下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均安全有效,但B组罗哌卡因3mg及舒芬太尼3μ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ml针内针给药后硬膜外腔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ECA)具有镇痛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更加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简称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孕产妇 6 2例 ,采用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 (镇痛组 )与同期分娩产妇 6 2例 (对照组 )比较产程进展 ,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1,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持续硬膜外镇痛给药有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 ,缩短产程时间 ,对母儿无抑制作用 ,大大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0.08%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时,不同设置的镇痛效应、分娩结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腔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以0.08%罗哌卡因和0.4μg·mL-1舒芬太尼的混合液进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根据PCEA泵的不同设置随机分为3组,G0组:PCA 6 mL、锁定时间20 min;G3组:3 mL·h-1、PCA 5 mL、锁定时间20 min;G6组:6 mL·h-1、PCA 4 mL、锁定时间20 min.比较各组的VAS评分、运动神经阻滞、不良反应、局麻药用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镇痛满意度.结果:G6组第二产程的VAS评分低于G0组,PCEA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低于G0组和G3组,G6组PCEA每小时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用量高于G3组,G6组的产妇镇痛满意度高于G0组(P<0.05).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0.08%罗哌卡因混合0.4 μg·mL-1舒芬太尼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分娩时,背景剂量6 mL·h-1结合必要时自控给药组优于无背景剂量和背景剂量3 mL·h-1结合自控给药组.  相似文献   

7.
吴玉治  陈丽华 《海峡药学》2004,16(5):126-12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3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经阴道分娩的2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120例(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米索前列醇600mg直肠给药;B组80例(催产素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20u肌注。结果A组产后2h出血明显少于B组,A组第三产程较B组缩短。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米索前列醇王于直肠.可有效地促进了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其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过程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60位足月单胎初产妇作为分娩镇痛组,给予0.2%罗哌卡因+0.5%芬太尼混合剂经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PCEA)给药直至胎儿娩出,选择同期在我院未予任何处理经阴道分娩的60位足月单胎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结果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的镇痛效果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娩镇痛组中有37.5%的产妇感觉无痛,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5%,而观察组中有68.75%的产妇感觉中度疼痛,多于分娩镇痛组的1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不增加总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海燕  王永平  徐海红  李宗香 《河北医药》2007,29(12):1298-1299
目的 探讨可行走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施可行走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A组)60例,常规措施助产(C组)60例.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2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A组>C组(P<0.05),剖宫产率A组低于C组(P<0.05),产钳使用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行走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用于初产妇虽然延长产程,却是安全、有效、舒适的分娩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0.0625%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行病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镇痛效果、药物总用量及母胎副作用方面的资料,并对比有、无背景剂量时的差异。方法 40例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5mg和芬太尼25pg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无背景剂量组PCEA接受单次bolus为8ml;有背景剂量组PCEA接受背景剂量8-12ml/h,单次bolus为5ml,两组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5min。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镇痛VAS评分、运动功能、镇痛时间、药物用量、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 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镇痛时间、药物用量、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6分,能下地行走和自行排尿。两组的镇痛评分均在0—5分,但有背景剂量组低于无背景剂量组。结论 硬膜外应用0.0625%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行分娩镇痛效果好,无运动阻滞,且有背景剂量的PCEA优于无背景剂量者。  相似文献   

11.
周群  程良道  张惠 《江西医药》2007,42(10):922-923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自控分娩镇痛(PCEA)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2.38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使用分娩镇痛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15min、2h、24h后的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15min、2h、24h后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38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自控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对新生儿神经行为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每隔30 min 1次、60 min 1次及90 min 1次给药频率对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初产妇共2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B组(70例)及C组(70例),分别于硬膜外镇痛后以每隔30 min、60 min及90 min频率行自控镇痛,比较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胸椎和骶椎感觉阻滞平面、缩宫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及自控镇痛使用次数。结果B组产妇镇痛后2 h、3 h、4 h、5 h及分娩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产妇镇痛后4 h和分娩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B组产妇镇痛后2 h、3 h、4 h、5 h及分娩时胸椎和骶椎感觉阻滞平面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产妇镇痛后2 h、3 h及5 h胸椎和骶椎感觉阻滞平面均显著优于C组(P<0.05);B组产妇镇痛后4 h和分娩时胸椎感觉阻滞平面显著低于C组(P<0.05),而高于A组(P<0.05);三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和器械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自控镇痛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A、C组(P<0.05)。结论相较于每隔30 min和90 min频率下行自控镇痛,每隔60 min 1次硬膜外给药用于行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保证感觉阻滞平面稳定,并有助于降低麻醉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胎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A组)和非镇痛组(B组),每组30例.A组产妇进入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3cm时,将0.75%罗哌卡因0.5ml注入蛛网膜下腔,1~2min后迅速产生镇痛,持续1.5~2h,待腰麻镇痛减弱后,再接硬膜外镇痛泵注入0.175%罗哌卡因,维持到分娩结束.B组自然分娩不镇痛.观察A组的镇痛效果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A、B两组产妇产程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产程的进展情况,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效果显著,运动神经阻滞不明显.A、B两组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产程进展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结果表明,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具有:镇痛迅速、完善;用药量小;对产妇和新生儿无影响;对产妇活动影响小,产妇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30,传统分娩+硬膜外镇痛)和B组(观察组,n=30,导乐分娩+硬膜外镇痛).观察记录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的强度、分娩方式、阴道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产程比A组缩短,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B组缩宫素使用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更好,分娩中采取有效的全程陪伴护理措施,减轻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8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PCEA,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用0.125%(A组)、0.1%(B组)、0.075%(C组)的罗哌卡因+0.5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记录VAS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胎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麻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镇痛均有效,各组镇痛效果比较C组镇痛后30、60分钟VAS评分明显高于A、B组,C组与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产妇感觉阻滞平面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盐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是一种较适合的低浓度局麻药复合镇痛药搭配方法,效果确切,产妇可自由行走,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巩建文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1):821-822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 (PECA)分娩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应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3 0例 ) ;B组为未行镇痛分娩组 (3 0例 )。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 ,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满意 ,第一产程末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 B组 (P<0 .0 1) ,产程活跃期缩短 (P<0 .0 5 ) ;而两组分娩方式及 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对分娩阵痛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彪  陈刚 《江西医药》2006,41(12):1005-1007
目的 比较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输注用于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10(3侧ASA为I.Ⅱ级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5μg/m1)组(RS)组;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2μg/ml)组(RF)组。两组均采用IGEA泵硬膜外腔自控输注。分别记录镇痛前、首剂后30min,1h、3h、子宫开全时及胎儿娩出时产妇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生产方式、胎儿Apgar氏评分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法)等。观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瘙痒等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两组间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的瘙痒明显多于RS组,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胎儿Apgar氏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舒芬太尼配用0.1%罗哌卡因与芬太尼配用0.1%罗哌卡因同样适合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推注速率对三孔导管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PIEB)分娩镇痛阻滞平面和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三孔导管PIEB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115例,年龄18~40岁,BMI 19~33kg/m2,ASAⅠ或Ⅱ级,宫颈扩张1~4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速组(n=59)和低速组(n=56)。两组镇痛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剂量给予12mL后接连200mL脉冲式镇痛泵。分别以400mL/h(高速组)和200mL/h(低速组)进行输注,两组均设置为每50min间断脉冲给药10mL,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8mL/次,锁定时间30min。记录产妇自脉冲给药开始后30min、1h、2h、4h、6h上感觉阻滞平面水平和VAS疼痛评分,并为每个平面匹配一个数值进行评分。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平均每小时镇痛药使用剂量、爆发痛发生情况。记录低血压、改良Bromage评分、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满意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低速组比较,高速组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的分值在给药后1h、2h明显升高(P<0.05)。与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方法 设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后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不采用镇痛分娩。结果 应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产妇血压、脉搏、呼吸较稳定,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s评分、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确切。结论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