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中国医药指南》2020,(6)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丙戊酸钠对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一服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NSE水平分别为(21.4±2.6)μg/L、(22.2±2.7)μg/L,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的NSE水平分别为(19.9±2.4)μg/L、(12.1±2.2)μg/L,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NSE水平,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超早期应用对创伤性脑损伤继发性损伤(TBI)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TBI-NS,创伤后30 min、24 h静注生理盐水)、依达拉奉组(TBI-Ed,创伤后30 min、24 h静注依达拉奉)。伤后72 h处死部分大鼠,对伤侧皮层、海马及丘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其余大鼠伤后15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同时监测不同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依达拉奉组皮层、海马及丘脑坏死神经元计数(F-J染色),水迷宫实验平均上台时间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APTT与生理盐水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超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能显著减轻神经组织的病理损害,改善实验动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脂溶性高,易到达脑组织,血脑屏障穿透率约60%.它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和氧化性细胞损伤,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同时,其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有益的抗缺血作用[1-2].目前,依达拉奉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同时在脑出血、颅脑损伤方面的应用也日趋增多,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3例依达拉奉致血尿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依达拉奉注射液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依达拉奉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铵缓冲液(pH3.0)(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8%)。在浓度6~5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 相似文献
14.
丙戊酸钠对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了丙戊酸钠(VPA)对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Gesell量表对30例接受早期干预,单用丙戊酸钠治病的癫痫婴幼儿认知功能育进行追踪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查发育商,并设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结果:癫痫组患者(VPA)血药浓度均在正常有效浓度的范围,早期干预后6个月癫痫组与对照组的儿童适应症,精细运动行为能区的发育商均较实验要前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儿童在大运动行为发育方面比较无显著意义,在语言、个人社交行为能区方面较癫痫组无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与教育,对正常及癫痫患儿的认知发育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治疗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钠对癫痫婴幼儿的认知发育有轻微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词汇的应用及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150例纳入本研究,分列两组各75例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有41例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了2例胃肠道反应,2例嗜睡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作用良好的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中的含量,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后的pH值的变化。结果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外观无变化,但pH值、含量在1h后有显著变化。结论此4种输液于20℃下配伍,绝不能在1h外使用,1h内使用临床上也需谨慎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应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62例癫痫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2例癫痫患儿经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完全控制发作35例(56%),显效10例(16%),有效8例(13%),无效10例(16%),总有效率84%。结论丙戊酸钠是一种疗效较好、严重不良反应少的广谱抗癫痫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通过相关试验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最佳处方为每100mL溶液中添加亚硫酸钠0.1g、盐酸L—半胱氨酸0.05g,该品在pH为3.5、填充氮气、有光照的低温条件下较稳定。结论: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和确定的工艺制备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杂质控制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杂质谱分析是建立合理可行的杂质检测方法的基础。本文结合依达拉奉制备方法、稳定性特征、依达拉奉注射液处方分析、原研厂产品介绍文件、国外药典等对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杂质谱分析进行讨论,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内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依达拉奉对中毒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大鼠70只,体重300~350g.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一氧化碳中毒后1、5、7d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后1、5、7d、每时间点各10只,处死后测定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随时间延长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逐渐增加,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逐渐减少,依达拉奉可以减少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