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统计机械通气患儿痰液细菌培养情况 ,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对 38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管内痰液进行培养 ,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  机械通气患儿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主要细菌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布兰汉菌、施氏假单胞菌、黄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使用与药敏符合率为 73 5 %。 结论  治疗机械通气患儿感染应重视临床经验用药 ,抗生素可选择头孢他定或亚胺培南 ,年长儿可以使用环丙沙星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减少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阳性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机械通气治疗中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和相应敏感药物。方法对本院过去3年46例确诊为HMD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用细菌生化编码微量管法鉴定细菌,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46例机械通气患儿,培养阳性率60.9%(28/46)。机械通气3天以上培养阳性率100%(18/18)。常见病原菌,肺炎克雷白菌、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是12/13和8/12。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分别为5/13和6/12。结论机械通气HMO患儿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天以上机械通气时更为明显。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可选用环丙沙星或丁胺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早产儿下呼吸道定植细菌菌谱,并进一步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病原学细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早产儿监护病房住院的165例机械通气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细菌监测。结果机械通气3d以上的患儿全部出现下呼吸道的细菌定植,其中有37.5%(62/165)的患儿诊断为VA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均以G一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自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前3位;VAP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对头孢类抗生素广泛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胞哌酮/舒巴坦钠、环丙沙星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G^-杆菌是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定植和VAP的优势菌群,对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机械通气治疗中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和相应敏感药物。方法 对本院过去3年46例确诊为HMD行机械通气的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用细菌生化编码微量管法鉴定细菌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46例机械通气患儿,培养阳性率60.9%(28/46)。机械通气3天以上培养阳性率100%(18/18)。常见病原菌:肺炎克雷白菌、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是12/13和8/12。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分别为5/13和6/12。结论 机械通气HMD患儿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天以上机械通气时更为明显。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地轩伯菌和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可选用环丙沙星或丁胺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医院感染的吸氧途径提供证据。方法采集47例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痰标本及其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结果从湿化瓶分离细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58株(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株(48%);痰培养细菌170株,革兰阴性杆菌139株(82%),铜绿假单胞菌42株(30%)。患者痰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8%~84%,湿化瓶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10%~86%。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药敏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性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机械通气〉48h,发生VAP71例新生儿气管插管下取痰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结果71例VAP新生儿取标本148份检出病原菌86株,革兰阴性菌占76.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也成为感染主要病原菌。前三者对泰能、环丙沙星敏感,后者对万古霉素敏感,对泰能较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感染有增多趋势,而VAP病原菌耐药性多,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抗生素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对我院2002年2月~2006年9月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感染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28株,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肠道、外科伤口。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一二代头孢菌素对常见非发酵菌无效。结论临床及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院内感染监测很有帮助,应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诊断为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诊断患儿共14例,多于婴幼儿发病(78.6%),常见并发症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出血。14例患儿中,7例治愈、4例死亡、3例因病情重家属放弃治疗。药敏结果提示所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以婴幼儿多见,病死率高。对于疑诊患儿,早期抗感染治疗应使用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分布、耐药特点及相关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0年9月ICU病房患儿321例,诊断为VAP 79例,采集VAP患儿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相关易感因素。结果小儿VAP发生率为24.6%;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氏不动杆菌、不动杆菌等);其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67.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18.5%);相关易感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有无鼻饲、是否进行体外插管操作等。结论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概率较高,应及时、准确掌握VAP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并对其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因素。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且对并VAP的感染率胎龄、体质量、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生VAP39例,发生率为60.94%。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9.13%,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见。结论VAP感染率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合理应用机械通气,及早撤机,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VAP。  相似文献   

11.
儿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病原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定殖菌,探讨机械通气(MV)的病原。方法:1995-2002年MV≥48h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分析、比较气管插管内采样的下呼吸道定殖菌。结果:MV≥48h,患儿444例,VAP159例(35.8%),采样标本689例次,分离细菌44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克雷伯菌次之。近2年,葡萄球菌第二位,产超β-内酰胺酶(ESBLs)菌位第三。结论:VAP的病原学可能发生变迁,在经验用药时除了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外,还要警惕耐药葡萄球菌不产ESBLs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新生儿病房使用呼吸机患儿送检深部痰标本123份,接种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对生长优势菌(>2 )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根据NCCLS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获得阳性标本54例,共分离出致病菌60株,占致病菌前五位的细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5.0%)、大肠埃希氏菌(16.7%)、念珠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1.7%)、鲍曼氏不动杆菌(6.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对AMP、CZ、CXM、CFP、PRL、CTX、CAZ、CRO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90%,铜绿假单胞菌对SXT的耐药达71.4%。对于产ESBLS株,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已成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ICU抢救治疗72h以上的32例危重患儿,若临床出现气管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病情不见好转或恶化,即进行血、气管末端痰或其他分泌物和体液培养。结果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0例,20例中同时血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例。结论危重患儿易合并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因素。方法对64例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且对并VAP的感染率胎龄、体质量、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生VAP 39例,发生率为60.94%。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9.13%,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见。结论VAP感染率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合理应用机械通气,及早撤机,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VAP。  相似文献   

15.
儿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凌  同少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86-1087,1100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耐药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0例使用呼吸机患儿分别于上机后48h留取第1次气管内痰标本,每例取1~3次送培养,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结果阳性65例,分离出致病菌68株,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匍萄球菌等。对第2、3代头孢菌素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较为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VAP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细菌耐药现象很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高产AmpC酶是导致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酶.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切断耐药菌株的传播,对于降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要.加强临床耐药检测,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ICU抢救治疗72h以上的32例危重患儿,若临床出现气管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病情不见好转或恶化,即进行血、气管末端痰或其他分泌物和体液培养。结果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0例,20例中同时血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例。结论危重患儿易合并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铜绿假单胞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患儿,男,10个月。以发热、烦躁、嗜睡,伴轻微咳嗽及喉间痰鸣为主要表现。经痰培养及血培养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脓毒症,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正确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PICU收治的33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肺部感染患儿吸取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菌179株,阳性率为52.95%。以肺炎链球菌菌最为多见(23.46%)。药敏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红霉素类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大部分青霉素类、大部分头孢类耐药率较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球菌与G-杆菌大致相等,细菌耐药日趋严重,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分必要。对严重肺部感染,选用三代头孢治疗无效、原发病较为严重者,可首选亚胺培南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CU病房中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06年12月人住ICU患儿的痰、血、尿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根据NCCLS标准判读.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156株,其中G-杆菌126株(80.77%),G 球菌24株(15.38%),G-球菌6株(3.85%).主要标本来源为痰(91.0%),其次为血(2.6%)、尿(2.6%),其中痰液标本中医院感染菌64株,其他感染菌78株.分离的前3位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ESBLs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3%(6/18株)、87.5%(14/16株)和92.3%(24/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88.9%、66.6%,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G-杆菌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耐药率均达50%以上,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ICU病房中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且耐药较严重.对疑有感染的患儿应及时留取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并依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