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0-85岁。因维生素B12减少36例,占90%。多伴有其它慢性疾病,以慢性消化道疾病居多(20例),占50%。属中、重厦贫血30例,占75%。病程中合并感染8例,占20%。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结论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近年有增加趋势,以城镇居民多见。其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贫血多较严重,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4.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收集我院近3年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6例,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与同期60岁以下患者18例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男... 相似文献
5.
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1991~1998年作者收治巨幼细胞性贫血4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2岁(6~72岁)。均符合巨幼贫诊断标准[1]。40例中,妊娠末期及产后3个月以内者23例,营养不良3例,慢性腹泻2例,慢性胃炎2例,胃次全切除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2例,胃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慢性肾功不全合并巨幼贫1例,铁粒幼细胞贫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药物性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贫 )者较多 ,现将我科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30例老年人巨幼贫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6 3~ 84岁 ,平均73 5岁 ,多为城市居民。同期收治非老年成人组巨幼贫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8~ 5 9岁 ,平均 38 5岁。1 2 诊断标准 ①临床有贫血表现 ,并常伴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②实验室检查 :血象呈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或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骨髓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 ,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形… 相似文献
7.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可表现大细胞性或亚细胞、正色素型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多分叶,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笔者近日治愈1例初诊巨核细胞减少的巨核细胞性贫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分析、总结。方法:回顾分析95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像及骨髓像。结果:血像MCV增大,可有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骨髓像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出现幼红细胞"幼核老浆"现象。结论:偏食或吸收障碍引起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9.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维生素B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类贫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同时因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被误诊。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常见误诊原因现将本院1994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3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细胞性贫血较少见,上海地区的发病更为少见,尤其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更少见。现将本院近年收住入院诊断明确的3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为1992年~1997年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系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代谢异常,导致红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组贫血。在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而呈大红细胞性贫血,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成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90%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故称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采用叶酸及(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少数为由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干细胞疾病所致,使用抗代谢性化疗药物如MTX、6MP、Ara-C等干扰叶酸代谢亦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18例临床分析吴晓萍1周伟1王卫红2近年来,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患病率逐年增多,宁夏地区营养不良所致巨幼贫甚为多见,现将我院1991~1996年收治的18例老年人巨幼贫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现将1955~1981年12月,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历完整者130例分析如下。一、诊断标准1.具有维生素B_(12)和/或叶酸缺乏的病史;2.大细胞性贫血,或有多余分叶核粒细胞增多;3.骨髓象:骨髓增生旺盛,红系和/或粒系呈巨幼变,并已除外其它有巨幼变的疾病;4.B_(12)和/或叶酸疗效显著。(注:本组有9例无骨髓象,但贫血明显并符合其余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现将我院1999年~2006年收治的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巨幼细胞性贫血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2-1999年12月住院的40例MA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25例(62.5%),中、重度贫血37例(92.5%),全血细胞减少18例(45%),有溶血表现24例(60%)。全部患骨髓呈典型巨幼细胞性改变,其中3例同时合并缺铁。10例测定血清叶酸(SFA)、Vit B12及内因子阻断抗体(IFbAb),SFA减少3例,Vit B12减少9例,4例IFbAb阳性,SFA及VitB12同时下降1例。结论:当以头晕、乏力、纳差就诊,血常规示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增高的大细胞性贫血,如同时合并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的增高,首先考虑MA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青海地区营养巨幼细胞性贫血76例,临床主要有贫血及消化道的表现,金血细胞减少者占36例。本组病例以农牧民、妊娠及产后者居多,考虑与当地新鲜蔬菜少、多食素食及腌制咸菜及慢性胃病有关。该病诊断较易,但需注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鉴别。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