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白蛋白、尿酸等血清抗氧化物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男性患者136例及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对照139例。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包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亚型]、尿酸、白蛋白、间接胆红素浓度,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血清TSOD[(76.7±7.0)U/mL vs.(68.0±10.1) U/mL,P0.001]及CuZnSOD [(58.3±15.3)U/mL vs.(49.9±14.8)U/mL,P0.001]较高;间接胆红素浓度较低[(8.9±4.1)μmol/L vs.(13.1±6.7)μmol/L,P0.001],MnSOD、白蛋白、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各抗氧化物与PANSS各分量表分(阳性、阴性、一般病理症状)和量表总分无相关,与抗精神病药种类、剂量(氯丙嗪等效剂量)及疗程无相关;两组中MnSOD与CuZnSOD均明显负相关(r=-0.78、-0.74);SOD与各非酶抗氧化物间未显示相关性;两组中白蛋白均与年龄负相关(r=-0.40、-0.28)。结论:SOD升高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疾病进化阶段稳定的特征指标,与临床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及非酶抗氧化物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6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其中首发19例,非首发42例)和52名健康对照(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两组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差异;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HAMD评分及疾病状况间的关系.结果:(1)抑郁症组血清S100B浓度高于对照组[(0.17±0.10)vs.(0.11±0.04)μg/L] (P<0.001);(2)抑郁症组首发和非首发患者间血清S100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0.04)vs.(0.17±0.12)μg/L,P=0.430];(3)抑郁症组血清S100B浓度与患者年龄、总病程、HAMD评分无相关(P>0.05),与患者首发时年龄、发病次数相关(r=-0.29,0.36;P=0.024,0.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浓度高于正常对照.尽管与疾病症状无关,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复发可能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电位P50和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的特征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正常对照90例,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精神病理症状;使用脑电生理记录仪,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进行P50检测;使用SR-HLAB惊跳反射监控系统测查听觉惊跳反射。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S1波幅低于对照组[(2.9±1.7)μV vs.(3.7±2.0)μV,P0.05];S2波幅高于对照组[(2.0±1.2)μV vs.(1.4±1.5)μV,P0.001];P50抑制率比值(S2/S1)精神分裂症组高于对照组[(0.8±0.5)vs.(0.4±0.4),P0.001],P50抑制率差值(S1-S2)低于对照组[(0.9±1.7)vs.(2.3±1.8),P0.001]。精神分裂症组的惊跳反射的波幅低于对照组[(1037.5±1048.6)ms vs.(1367.7±952.3)ms,P0.001],习惯化百分比亦低于对照组[(33.9±20.8)%vs.(48.8±34.7)%,P=0.002];精神分裂症组的PPI60和PPI120均低于对照组[(24.1±9.1)%vs.(29.8±11.5)%,P=0.020;(31.2±10.1)%vs.(42.6±15.4)%,P0.001]。在精神分裂症组中,P50各项分析指标与PPI各项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与PPI各项分析指标与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总分、PANSS阴性症状总分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惊跳反射的波幅与s1波幅与s2波幅呈正相关(r=0.28、0.27,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感觉门控的缺陷,P50和PPI缺陷与临床精神病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无关,反映感觉门控的两种测量模式P50和PPI间可能无相关性,二者可能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S100B、抗脑抗体(ABAb)浓度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间的关系,探讨S100B、ABAb在A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研究共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IV版(DSM-IV)AD诊断的患者32例(AD组),无认知障碍老年对照40例(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所有研究对象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进一步评定AD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100B、ABAb浓度。结果:AD组血清S100B[(0.66±0.17)μg/L vs.(0.30±0.04)μg/L]、ABAb[(1.93±0.95)U/L vs.(1.31±0.25)U/L]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1);AD组血清S100B浓度与MMSE总分负相关(r=-0.66),与ADAS-Cog总分、ADL评分呈正相关(r=0.57,r=0.53)(均P0.005);血清ABAb浓度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57),与ADAS-Cog总分、ADL评分呈正相关(r=0.52,r=0.34)(均P0.05);AD组血清S100B与ABAb浓度正相关(r=0.51,P0.005),在对照组中并未发现此相关关系(r=0.076,P0.05)。结论:AD患者血清S100B、ABAb水平与认知损伤程度相关,提示S100B、ABAb可能在AD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P5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首发36例,复发28例),采用可变剂量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8周后,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进行P50检测,同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选取与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90例,测查P50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首发患者病程明显短于复发患者,但两者P50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②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首发与复发合为患者组)基线期P50抑制率比值(S2/S1)升高[(36.0±32.0)% vs.(55.5±48.4)%](非正态分布)、S1波幅降低[(3.4±1.6)mV vs.(2.7±1.6)mV]、S1与S2波幅差(S1-S2)减小[(2.2±1.6)ms vs.(1.3±1.3)ms],(P0.05),其余P50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患者组治疗前后的P50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在基线期患者组P50抑制率(S2/S1)与PANSS阴性量表分呈正相关(r=0.43,P=0.001);治疗8周后此相关性消失。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稳定的内表型,与病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培酮难以改善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5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PANSS评分间的关联。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2±4.5)mol/L vs.(6.0.±3.6)mol/L,P0.001],血清Hcy水平与PANSS总分(r=0.28)及阴性症状总分(r=0.52)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升高且与较高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5分为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间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别,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症状组血清总蛋白[(60.7±4.3) g/Lvs.(63.5±5.6) g/L]和血红蛋白[(121.6±20.1) g/L vs.(129.7±19.4) g/L]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均P0.05);无抑郁组和抑郁症状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蛋白是GDS-15评分的预测因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42,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总蛋白低是抑郁症状的可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ZNF804A 基因rs1344706多态性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间潜在的关系。方法: 7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接受奥氮平、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单药治疗4周,所有受试者在基线和治疗结束时均接受1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定,利用直接测序法确定每位受试者的 ZNF804A rs1344706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3组不同基因型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的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PANSS总分:F=4.608, df=2, P<0.05;PANSS阳性因子分:F=4.183, df=2, P<0.05); T携带者的PANSS总分和阳性因子分的改善显著小于G纯合子患者(PANSS总分:F=8.724, df=1, P<0.01;PANSS阳性因子分:F=9.392, df=1, P<0.01)。结论: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ZNF804A rs1344706基因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和病程限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出院病历404份;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指使用3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未达临床痊愈的患者,年龄为18~60岁。比较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之间,以及难治组中5年及以上病程与5年以下病程患者的各种临床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难治组(n=312)相比,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n=92)首发年龄更小[(21±7)岁vs.(25±9)岁,P0.05]、总病程更长[(9±13)年vs.(6±7)年,P0.05]、住院次数更多[(2±3)vs.(1±1),P0.05]、住院天数更长[(69±48)dvs.(52±44)d,P0.05]。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72)、有自行停药史(OR=1.82)、家族史阳性(OR=1.91)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P0.0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病程5年及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相比,除了年龄更大[(37±11)岁vs.(22±4)岁,P0.05]、首发年龄更大[(22±8)岁vs.(17±2)岁,P0.05]和已婚比例更高(27.5%vs.4.3%,P0.05),其他临床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提示男性患者、家族史阳性、有自行停药史可能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以病程是否在五年以上来界定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纳入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以阳性症状为主患者100例和70例健康成人,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完成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比较两组听觉网络、执行网络和凸显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及网络内功能连接,并对两组间存在差异的脑功能连接指标与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听觉网络与凸显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增加[(0.49±0.27)vs.(0.38±0.23)],同时听觉网络与执行网络[左侧:(-0.10±0.22 vs.(0.002±0.21);右侧:(-0.05±0.24)vs.(0.05±0.21)]及凸显网络与执行网络间功能连接[(0.001±0.28)vs.(0.11±0.24)]降低。网络内功能连接分析显示,患者组听觉网络的左侧颞上回功能连接降低,以及执行网络的脑岛和顶下小叶脑区功能连接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前凸显网络和右执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与冲动性行为呈负相关(r=-0.24,P<0.05),听觉网络和右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