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跟骨复位器配合克氏针撬拨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46例51足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病例,研究术前术后Bhler角、Gissanes角与跟骨宽度的复位情况,随访期间观察并发症,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4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0个月,术前Bhler角、Gissanes角、跟骨宽度分别为(14.2±5.1)°、(108.6±7.6)°、(40.1±3.2)mm,术后分别为(33.6±3.2)°、(130.2±5.6)°、(30.1±2.2)mm,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估效果,优37足,良10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达92.1%。结论该方法纠正跟骨宽度和关节结节关节角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能够减少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4.1)岁。测量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5.3)个月。术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P0.05)。Maryland评分83.2±8.4。结论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亮  叶如卿  王猛 《中国骨伤》2019,32(4):314-320
目的:比较单纯撬拨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与小切口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98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撬拨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组(A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2.6±6.7)岁;SandersⅡ-Ⅲ型30例,SandersⅣ型20例。小切口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组(B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1.9±7.2)岁;SandersⅡ-Ⅲ型28例,SandersⅣ型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B觟hler角、Gissane角及AOFAS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14.6±6.3)个月。术后两组B觟hler角、Gissane角及AOFAS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对于SandersⅡ-Ⅲ型患者,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1年B觟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SandersⅣ型患者,B组术后1个月、1年时B觟hler角[(35.40±1.85)°、(35.15±1.90)°]和Gissane角[(127.80±5.49)°、(127.00±3.06)°]高于A组B觟hler角[(27.85±3.42)°、(27.25±1.80)°]和Gissane角[(118.00±4.13)°、(117.50±5.04)°](P0.05);两组术后1个月、1年时B觟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提高(P0.05); B组术后1年AOFAS评分91.00±5.46高于A组84.50±4.64(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Ⅱ-Ⅲ型中度跟骨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但对于SandersⅣ型重度跟骨骨折,与撬拨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小切口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可获得更好的复位和可靠固定,改善患足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小切口联合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8—2015-10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联合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10例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观察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改变,并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观察术后足部功能情况。结果本组均获15~24(16.1±5.6)个月随访。均已经获骨性愈合并行内固定取出手术治疗。跟骨Bohler角由术前(9.6±5.3)°恢复至末次随访时(2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1,P0.001);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87.6±9.5)°恢复至末次随访时(126.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1,P0.001)。末次随访疗效按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9例,良1例。结论跟骨外侧小切口联合撬拨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丰富了跟骨骨折微创治疗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8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在跟骨外侧皮质开窗后直视下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尽量恢复Gissane角、Bhler角;对有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及异体骨植骨后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上测量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与术前进行比较。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31例患者(32足)获得随访,失访5例(6足),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X线片示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Bhler角:术前-3.6°±5.8°、术后29.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术前88.9°±6.3°、术后115.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跟骨长度、宽度及结节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优11足,良13足,可5足,差3足。结论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疗效满意,SandersⅣ型骨折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6.
戴锋  俞鹏飞  姜宏 《中国骨伤》2017,30(12):1080-1083
目的 :探讨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2例,均为单足,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0~65(41.73±12.46)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的变化,术后12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8~36(27.05±4.92)个月;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10.73±1.24)周。B?hler角由术前的(11.36±5.92)°恢复到术后的(33.36±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issane角术前(99.23±8.61)°与术后(114.64±6.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跟骨宽度由术前(46.59±1.40)mm恢复至术后3个月的(42.15±0.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95.05±6.86,优16例,良5例,差1例。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骨髓炎发生。结论:跗骨窦小切口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跟距后关节面暴露充分、易于取出、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跗骨窦小切口术中需仔细操作辨认,保护腓肠神经、肌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临床疗效、并发症差异。方法收集两家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17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斯氏针撬拨复位组(撬拨组,98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切开组,78例),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比较两组跟骨Bhler角和Gissane's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Bhler角和Gissane's角均得到有效纠正,两组术后Bhler角和Gissane'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SandersⅣ骨折疗效优良率高于撬拨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开组SandersⅡ~Ⅳ骨折总的并发症及SandersⅡ、Ⅲ骨折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撬拨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两种方法均可应用,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建议采用切开复位手术,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数值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0~32(14±3.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结论距下关节小切口复位、植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关节面复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枚螺纹克氏针竹排式成角固定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4例(15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撬拨复位、多枚螺纹克氏针竹排式成角固定;术后评定患足功能,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Gissane角。结果 14例均获随访,时间3~14个月。功能评价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6足,良7足,可2足。术后跟骨高度、长度、宽度、Bhler角、Gissane角均接近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复位、多枚螺纹克氏针竹排式成角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28例,均为单足,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4~55(37.2±3.9)岁。手术前后测量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6(13.7±1.3)个月。所有骨折获得愈合,愈合时间9~12(10.2±1.3)周,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骨髓炎发生。跟骨宽度由术前的(34.15±2.58) mm降至术后的(30.49±2.37) mm(P0.05),Bohler角由术前的(14.16±3.27)°增加至术后的(31.95±3.07)°(P0.05),Gissane角由术前的(128.45±9.04)。降至术后的(120.83±8.15)°(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由术前的(15.68±4.7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88.32±2.65)分,其中优1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指导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接受程度高,且对骨折周围软组织条件无特殊要求。但须注意避免选择粉碎严重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测量手术前后跟骨X线片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宽度,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足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功能评价:优32例,良4例,可4例.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和AOFAS评分比较:术后3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斯氏针撬拨复位、小切口钢板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有效恢复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宽度,具有微创、易于取出、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08-1513
[目的]评估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例(23足),其中男20例(20足),女3例(3足);年龄18~70岁,平均38.4岁。左侧14足,右侧9足;开放性骨折2例(2足),闭合性骨折21例(21足)。根据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3例,Ⅲ型10例。手术均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个月,平均22.8个月。术后无针道感染和骨髓炎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患者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9.35±1.67)°和(121.83±4.45)°,与术前的(15.17±4.39)°和(100.57±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10,P0.001;t=12.396,P0.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100分,平均86.4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6%(20/23)。1例SandersⅢ型骨折术后6周复位丢失,6个月后并发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最适宜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SandersⅢ型骨折若移位的骨折块比较大,且术者能充分领悟骨折的移位机制和三维空间位置,通过撬拨也能够较好的实现复位,方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华  李宇卫  姜宏  张志刚  陆斌杰 《中国骨伤》2017,30(12):1084-1090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集53例单侧闭合跟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治疗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治疗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5~82(44.7±14.2)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7例,Ⅲ型16例;对照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62(42.2±11.3)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评分进行足部功能评价。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8~40(19.9±7.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40(21.7±7.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land评分分别为90.45±5.76和89.10±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拔复位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6-07诊治的50例跟骨骨折,25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经皮组),25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组)。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切开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ndersⅡ、Ⅲ型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末次随访时的Marylan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开组SandersⅣ型患者以上观察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情况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主张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而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优先考虑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撑开器双向撑开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1例(13足)跟骨骨折,全部为男性,年龄24~57岁,平均36.4岁。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5足。术后观察切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B?hler角、Gissane角及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骨折愈合,无切口感染或切口不愈合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跟骨B?hler角由术前的(9.6±7.3)°恢复至术后1年的(20.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的(92.7±8.5)°恢复至术后1年的(12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Maryland足部评分为88.79±8.25,优11足,良2足。结论:撑开器双向撑开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可以有效固定骨折,减少切口并发症,术后随访影像及功能满意,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跗骨窦小切口辅以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5-06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辅以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57例。术后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并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足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12~20)个月。术后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均恢复良好,且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91.3%。结论跗骨窦小切口辅以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42足)跟骨骨折采用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结果 38例均获随访14~20个月,平均18个月.跟骨结节Bohler角与Gissane角由术前平均(10.5±6.7)°、(133.5±7.5)°矫正至术后1周平均(31.2±6.4)°、(125.3±5.4)°,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29.5±5.3)°、(127.5±6.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撬拨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1例跟骨Essex-LoprestiⅡ型患者,21例行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A组),20例行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管型石膏外固定术(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跟骨Bhler角及Gissane角的变化,评估跟骨复位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足功能:A组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20/21;B组优2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13/2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皮肤坏死,无切口及针道感染。结论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近期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戚树斌  孙鲁  王明喜 《中国骨伤》2009,22(12):886-889
目的:通过成本-效果分析评价闭合撬拨复位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优劣性,为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山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中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80例,应用闭合撬拨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撬拨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60±3.15)岁;切复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10±3.45)岁。术后1年复查时,测量B觟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的宽度、步态周期中的站立相、HM-HL、足弓指数、距下关节灵活性,应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确定优良率,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撬拨组和切复组的B觟hler角分别为(30.32±1.72)°及(30.54±3.13)°;Gissane角分别为(133.73±6.73)°及(134.86±4.90)°;跟骨中部的宽度分别为(30.18±1.59)mm及(30.24±1.25)mm;步态周期中的站立相分别为(0.679±0.070)s及(0.715±0.090s;HM-HL分别为-(36.49±7.56)N及-(34.32±6.50)N;足弓指数分别为(30.26±2.69)及(30.47±1.89);距下关节灵活性分别为(10.53±2.30)°及(10.89±1.86)°;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分别为(81.78±17.11)分及(82.95±11.93)分。撬拨组的成本效果比为6.06,切复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36.19。结论: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术无论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还是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