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同期患者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品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膜透析(PD)患者居家换液洗手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换液洗手正确率为主题,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对我中心162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洗手正确率进行查检,分析其缺陷原因,全体圈员投票选出要因,根据"三现"原则找出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换液洗手正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我中心162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洗手正确率由63.6%提高至87.7%,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换液洗手正确率,降低腹膜透析患者治疗费用,缩短医护人员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病人疾病好转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病友会,个别交流等多元化形式对58例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对有关知识掌握及腹膜操作的熟练程度。结果58例腹膜透析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及腹膜透析技术的掌握明显高于教育前,并对自护充满了信心。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特别是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通常可由患者在家中自我进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和指导患者掌握腹膜透析的基本技术,可提高患者对肾脏病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无菌观念,防止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51例腹膜透析(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探讨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交流法、操作考核法、观察法、咨询随访等方法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总评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患者对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因人制宜,及时加强巩固患者所学知识,可以提高患者对PD的依从性,降低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选择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成为趋势。家庭腹膜透析的治疗和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家庭腹膜透析成败[1]。本研究拟总结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日益受到重视 ,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建立 ,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从 1993年8月至 1999年 12月 ,用“O”型及双联腹透装置开展维持性腹膜透析 (CAPD)治疗的患者 71例 ,其中开展家庭腹膜透析5 9例 ,由于注重健康教育 ,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提高了生活质量 ,5 9例家庭腹膜透析患者中 ,13例恢复全天工作 ,占 2 2 % ;37例恢复半天工作或家务劳动 ,占 6 3%。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每次 6 9个病人月 ,低于文献报导的每次 6 3个病人月 [1 ] ,整个健康教育过程分术前、术…  相似文献   

9.
孟祥敏  范宇宏 《吉林医学》2005,26(9):969-969
腹膜透析(CAPD)已成为晚期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腹膜透析具有溶质清除效果好,保持残存肾功能,接近生理状态且不象血液透析要依赖血透机器,可在家中进行等优点,并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患者文化水平关系,对医学知识缺乏及经济、社会、家庭条件关系,导致患者不能主动配合医护治疗,不能正确自我保健.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谈心、示范、讨论等方法,对34例行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史婵  韩丹  强永妮 《吉林医学》2014,(5):1097-1098
目的:总结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60例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调查,设定目标,然后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从80.5%提高至95%。结论:品管圈活动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通过溶质的弥散及对流作用达到超滤及清除毒素的目的,因其较高的早期存活率,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更低的交叉感染危险性及舒适性优于血液透析[1],现已作为一种普遍的治疗方式被较多的尿毒症患者选用.而患者因为特殊的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依赖医生护士的病人角色转变为自我护理者由自己在家操作,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操作上的困难,所以培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取多媒体集体授课的教育形式,并采取个别指导面对面交流,辅以播放VCD光盘,发放家庭腹膜透析手册等.结果: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曾峰 《中原医刊》2004,31(22):66-66,F003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科先后对3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社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PD)患者的社区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6-2009年在我院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40例腹膜透析患者,建立患者病情档案以为社区护理提供基础资料,定期进行社区管理干预,包括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对社区管理前后患者的水肿情况和其他各观察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社区管理前后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膜透析患者社区管理前后外出口感染、操作熟练、感觉舒适、参加社会活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管理是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长期健康生存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年限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腹膜透析患者能够更生动的了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教材,配制生动的声色、动画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受到腹膜透析患者的欢迎结论:采用多媒体技术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加强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更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更有利于患者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PD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对55例行腹膜透析的病人,在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教育、指导出院等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回顾。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结论:医护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病人建立及形成一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调查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肾腹膜透析患者的情况,包括饮水、饮食、生活卫生、经济状况、周围环境及社会活动等,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估营养状况,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提高饮食蛋白和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调查发现蛋白质与热量摄入不足、蛋白质和氨基酸丢失、残余肾功能下降、透析不充分、容量超负荷、微炎症状态、代谢性酸中毒等,是造成居家腹透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结论 及早发现居家腹透患者的营养不良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和潴留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清除毒素、超滤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黎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黎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通过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依据"5W2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黎族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平均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3.6%提高到活动后的90.7%(P<0.05)...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应用健康教育的程序,通过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患者培训课程,向腹膜透析患者传授腹膜透析知识及技术。结果与结论:提高了患者规范性操作水平,减少了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